原电池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池的工作原理; 2.掌握构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 3.学会设计原电池; 教学重点: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写出简单的电极反应 ,设计 简单的 原电池 教学难点:原电池中盐桥的作用分析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实验探究与学生自主提问推进相结合 教学用品:多媒体设备:多媒体电脑及显示屏 实验仪器:每组电流表,导线两根,原电池容器两个,铜电极,锌电极,碳电极,盐桥。 (共 15 组, 4人一组 ) 化学药品: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 (共 15组 ) 其它用品:小手电, MP3,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电池 教学设计 【 引入 】 电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交通工具,人造卫星,平时我们用的手电 、手机、 MP3 等都需要。 能量间的转换是遵守能量守恒定律的,那么 电池是如何提供电能的呢 ?这其中 有着怎样的奥秘呢 ?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探究的课堂吧。 【板书】第 一 节 原电池 【 合作 探究 1】 将锌粉加入 CuSO4溶液中,测量温度的变化,分析能量变化情况。 生( 现象 ): 锌片溶解,表面产生了一层红色的固体物质,溶液颜色变浅,温度升高。 师、生: 发生的反应为: Zn + Cu2+ === Zn2+ + Cu 在这个反应中,锌失电子,直接给了与它接触的铜离子。 该反应 将化学能转化为了热能。 【过渡】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个反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呢。 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 【 合作 探究 2】 如果锌粉加入 CuSO4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试设计 实 验将反应释放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生: 现象 ( 1)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 2)锌片溶解,其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的固体物质; ( 3) CuSO4溶液颜色变浅; ( 4)铜表面也。原电池教学设计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2013年高三物理3月份百题精练
1、(2)物理试题(一)一、选择题(416=64 分,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错的或不选不得分)1、关于物理学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B牛顿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C笛卡儿明确指出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学设计
,不对称,为了便于计算和 描点,应左右均匀,对称取值,且常取一些整数值。 ( 2) 连线时点与点之间可能会有端点,连成折线,而应从左向右用光滑的线条连接,应选取较多的自变量 x 的值和对应的函数值 y。 ( 3) 图象与 x轴 y轴不能相交,因为自变量 x不能为 0. 教学活动 2: 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自主探索活动 ,并合作交流 (1)可以用画反比例函数 xy 6
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练习题
用 sp2杂化方式 C.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 2p轨道形成 π键 D.两个碳 原子形成两个 π键 11.膦( PH3)又称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电石气的杂质中常含有磷化氢。 以下关于 PH3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孤对电子 B. PH3是非极性分子 C.它的分子构型是平面三角形 D.磷原子采用 sp2杂化方式 12.氯化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