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三物理备考训练习题8(二轮复习资料)内容摘要:
1、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有如下一些步骤A在弹簧下端挂上一个钩码,观察指针所指位置,测出弹簧的伸长量 弹簧固定悬挂在金属横杆上,将刻度尺竖直固定在弹簧旁,观察弹簧指针所指位置,并记下该位置C在坐标纸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以 F 为纵坐标、x 为横坐标,根据实验数据,选定两坐标轴适当的标度D将各组实验数据在平面坐标上进行描点,观察点的分布与走势,用平滑曲线作出反映 F 和 x 对应规律的图象E将铁架台放在水平实验桌上,将金属横杆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F给弹簧下端挂上两个钩码、三个钩码,分别观察指针所指的位置,测出对应的伸长量 x2、x 3G根据图象和数据做出结论并整理仪器实验中合理实验 2、步骤排序为() A B2(2011临沂质检)如图 2 44 甲所示,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压力) 时,在电脑上得到了弹簧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的关系图象,如图 244 乙所示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图 244A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B弹力增加量与对应的弹簧长度的增加量成正比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200 N/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解析由题图乙知,Fx 是一个过原点的直线,k N/m200 N/m,可知 A 错,、D 正确答案2011安徽卷,21(1) 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 3、质量的砝码实验测出了砝码质量 m 与弹簧长度 l 的相应数据,其对应点已在图 245 中标出(g 9.8 m/s2)45(1)作出 ml 的关系图线;(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N/1)如图所示(2)如图 246(a)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图 246(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 ;(2)实验中需要测量(记录)的物理量有_;(3)图 246(b)是弹簧所受弹力 F 与弹簧伸长长度 x 的 Fx 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 N/m. 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解析该实验探究的是弹力 F 和弹簧伸长量 x 的关系, 4、故还需要测量长度的仪器即刻度尺弹簧弹力由二力平衡得到: F要记录悬挂钩码个数;形变量为 xll 0,故需要测量弹簧原长和弹力(外力 )对应的弹簧长度 Fx 图线 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k 200 N/m ,图线不过原点是由弹簧自身重力引起的1)刻度尺(2) 弹簧的原长、悬挂钩码个数以及与弹力(外力)对应的弹簧长度(3)200弹簧自身有重力5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图 247 所示的实验装置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下面的表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测量次序 1 2 3 4 5 647 图 24 8(1)根据实验数据在图 248 的坐标纸上已描出了前四次测量的弹簧所受弹力大小 x 之间的函数关系点,请把第 5、6 次测量的数据对应的点描出来,并作出Fx 图线(2)图线跟 x 坐标轴交点的物理意义是_(3)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k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图线如右图所示(2)弹簧的原长(3)42 N/m。2013年高三物理备考训练习题8(二轮复习资料)
相关推荐
用 sp2杂化方式 C.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 2p轨道形成 π键 D.两个碳 原子形成两个 π键 11.膦( PH3)又称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电石气的杂质中常含有磷化氢。 以下关于 PH3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孤对电子 B. PH3是非极性分子 C.它的分子构型是平面三角形 D.磷原子采用 sp2杂化方式 12.氯化硼(
1、(2)物理试题(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的一个选项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体积小的物体均可看做质点B一切物体的重心都在该物体的几何中心C一对平衡力的合力一定为零D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产生时间不同
、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构成,但 不是所有的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不同的原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原子很小,但有质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猜想,表达 观察,分析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体会,理解 小组活动: 阅读思考 对获取的信息进行交流,表达 二、相对原子质量 [讲解 ] 通过现代科学仪器可精确地测出原子的实际质量。 阅读教材
米的高度。 师:看,象这样把米尺竖着放,从地面到墙上的哪个位置的高度是 1 米。 请大家估计一下,从老师脚底到哪个位置的高度是 1 米。 1 米正好到老师的腰部(师站在米尺前量)。 你觉得 1 米能到你身体的哪个地方呢。 同桌两人合作,用米尺量一量。 质疑:为什么都是 1 米的高度,都是从脚底量起,到老师的腰这里的高度是 1 米,而到这位同学下巴的高度是 1 米。 生:一米的高度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