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50米,走了多少步。 ( 100 步) 讨论: 1000 米是多长。 走 2020 步,相当于 20个第一、第二小题:从简单的回忆中引入新课,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探索新知做好铺垫,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系统性。 第( 5)小题的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感受到认识千米的必要性。 直跑道那么长。 走一个来回就是 100 米。 10 个 100 米是 1000 米, 1000 米就是 1千米。 我们可以写成 1千米 =1000 米 全班齐读一次。 (指导学生朗读:用不同 的停顿来区分) (课件出示,相机板书) 追问: 2千米 =( )米 (让学生说想法,如: 2 千米里有 2个 1千米,就是 2020 米) 4 千米 =( )米 3000 米 =( )千米 9 千米 =( )米 6000 米 =( )千米(想。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2013年高三物理二轮冲刺《对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的考查》知识点专练练习(30分钟,含详解)
1、(本卷共 4 小题,满分 60 分建议时间:30 分钟 )命题专家寄语本部分是高考试题中的重点内容,高考压轴题,对审题能力,运算能力、利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高,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问题分为两类:一类为电场与磁场的相邻场,另一类为电场与磁场的叠加场,处理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带电粒子受力,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1(2012江苏连云港调研)如图 1 所示,两导体板水平放置
华师大版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案及教案
于 E, 试说明: △ CEB 是等腰三角形。 ( 14 分) 如图,已知△ ABC 为等边三角形, D 是 AC 的中点, E 是 BC 延长线上一点,且 CE=CD, 试说明 : BD=DE( 16 分) 六 、课后作业: 已知: 如图 △ ABC 中, BO 平分∠ ABC, CO 平分∠ ACB,过点 O 作 DE∥ BC交 AB于 D,交 AC 于 E, 试说明 : DE=BD+EC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九龙小学张立春
1000 米好长呀。 通过教学楼的长度累加,加深理解 1 千米: ( 1)、孩子们知道教学楼的长度大约是多少米吗。 (教师:教学楼的长度大约是 50 米) ( 2)、几个这样的教学楼排成一排是 1000 米。 ( 20 个)让孩子们结合实物感受 1000 米确实很长。 抽象概念,揭示千米和米 的关系: ( 1)孩子们,刚才这些长度用米尺 1 米、 1 米的去测量方便吗。 (对,很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