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中物理得分宝典系列 01专题一 第1章 运动的描述内容摘要:
1、知识结构展示力与运动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相互作用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时间和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自由落体运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行星的运动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宇宙航行经典力学的局限性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牛顿三定律及应用力学单位制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曲线运动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抛体运动圆周运动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弹力摩擦力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概述,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称为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的分支叫做力 2、学。 本章涉及的知识点有质点、参考系、坐标系、位置、位移、时刻、时间间隔、矢量、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打点计时器、速度图象等,本章不仅是下一章学习的基础,也是以后力学各章学习的基础。 在高考考纲中,本章属于级考点的知识有参考系、质点;属于级考点的是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根据近几年高考情况,本章考查的重点是质点、位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速度图象、打点计时器这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也是常考的知识点,但这些知识点单独命题的几率很低,大多借助匀变速直线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图象问题、动力学知识综合考查。 预测以后考查的重点和命题方式,近期不会发生变化,仍是质点、位移、瞬时速度、平均速度、速度 3、图象、加速度这些知识点,考查方式仍会与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动力学知识等综合命题。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 质点 参考系 时间和位移考纲解读名师解读考纲内容 要求参考系、质点 位移 参考系、质点和位移是描述运动的物理量,贯穿于高中物理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等部分;质点和位移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单独命题较少,多为与匀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综合命题,也常通过图象立意命题,有选择题和计算题两种形式。 难度中等左右。 基础巩固运动的描述参考系 坐标系任意选择,假定不动直线、平面、空间坐标系质点1定义2判断依据时刻与时间1定义: 2区分:位移与路程时间1定义2区分: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1定义2公式3矢量区 4、分:加速度1定义2公式3矢量4对应象的斜率5与 v、无直接关系 (1)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这时,我们突出“ ”这一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 的点,称为质点。 (2)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 (填“可以” 、 “不可以” ,下同)把地球看作质点,在研究地球的自转时, 再把地球当做质点。 2 (1)在描述一个物体的 时,选来作为 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2)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 ,需要在 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物体沿直线运动时,要建立 坐标系,建立时,要规定 、 、。 (3)坐在美丽的校园内学习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是静止不动的,这是因为选取 5、作为参考系的缘故,而“坐地日行八万里”是选取 作为参考系的。 如图是一个钟表的实物图,上面有时针、分针和秒针。 在每一瞬间,钟表上三针各指示一个示数,我们可以读出这个数值对应的这一瞬间,也就是 ,为了表示时间的长短,人们把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 ,简称为时间。 时刻的读数有一个零点的问题,原则上,任何时刻都可以作为时刻 ,我们常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作为时刻。 路程表示物体。 从运动起点指向运动终点的有向线段称为。 位移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 其大小就是物体运动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 ,其方向由 指向。 一旦给定了起点和位移,物体 的位置就完全确定了。 自我校对:1.(1)物体具 6、有质量;有质量(2)可以;不可以2.(1)运动;标准(2)位置变化;参考系;直线;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3)地面;间间隔;零点;零点. 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位置变化;矢量;距离;起点;终点;终点实验探究图 1:根据上面这段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5 时 14 分指的是时间间隔还是时刻。 11 分零 8 秒是时间间隔还是时刻。 (2)在观测日环食时是否可将月亮看成质点。 (3)月亮绕地球一周,位移是多少。 参考答案:(1)15 时 14 分指的是时刻,11 分零 8 秒是时间间隔;(2)不能;(3)零解析:(1)时刻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点,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两点 7、间线段的长度,所以 15 时 14 分指的是时刻,11 分零 8 秒指的是时间。 (2)在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所以在观测日环食时不能将月亮看成质点。 (3)月亮绕地球一周,起点与终点重合,位移为零。 重点突破一、直击考点考点一 质点本考点单独考查的命题很少,一般借助具体问题通过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对质点的理解。 质点是物体理想下的一种模型,在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以被看做质点。 物体能否被看做质点要由问题的性质决定。 一般平动的物体可以被看做质点,物体的线度远小于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时,物体可以被看做质点。 【例 1】 8、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 被看成质点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被看成质点C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一定不能被看成质点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 被看做质点,有时不能被看做质点,一般借助具体问题通过选择题、计算题的形式来考查对参考系的理解。 参考系是为研究其他物体而选定的作为参考的物体。 参考系的特点是:(1)可以任意选择,可以选不动的物体,也可以选运动的物体;(2)选为参考系的物体必须假定为静止;(3)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可能不同。 【例 2】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B研究物体的 9、运动时,应先确定参考系C参考系必须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D实际选取参考系的原则是对 物体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考点三 直线运动的位置 、位移和路程本考点一般结合匀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通过选择题、计算题的形式来考查这几个物理量。 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线段的长短表示位移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大小一般小于路程,只有在单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在位移坐标轴上,位置用点表示,位移用线段表示;若建立的是直线坐标系,物体在时刻 时处于1t“位置” ,在时刻 时处于 “位置” ,那么, 就是物体的“位移” ,记为1 2【例 3 10、】如图 2 所示,物体沿 x 轴做直线运动,从 A 点运动到 B 点。 由图 2 判断 A 点坐标、B 点坐标和通过的位移和路程。 考点四 时刻与时间问题本考点直接命题的几率很低,一般借助实际问题或直线运动来综合考查。 思路与方法:在时间坐标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用线段表示。 时刻对应物体的位置,时间对应一段位移或路程。 图 2 【例 4】如图 3 所示的时间轴上标出的是下列哪些时间或时刻 ( )A第 4s 初 B第 6s 末C第 3s D前 3s【解析】 图 3 中的时间轴上标出的是一段线段,线段对应的是时间。 因此图 3 标出的是前 3s 的时间。 【答案】D【点评】在时间轴上, “点”对应的秒(s) 11、后面还有“初”或“末”字,时间对应的秒(s )后面有“内” ,或前面有“前”字。 二、走出误区误区一 误认为质点就是质量小、体积小的的物体,质量大的物体不能被看做质点。 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不是能否作为质点的条件,只有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产生的影响能忽略不计,才是物体可以作为质点的判断条件。 【例 1】(原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比乒乓球大,所以地球不能 被看做质点B地球总是不能作为质点C地球有时可以作为质点D乒乓球不能作为质点误区二 误认为路程就等于位移的大小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只由始末位置确定,与物体的具体路径无关。 位移可用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 12、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位移是矢量,其运算符合矢量相加的法则。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 路程是标量,其大小既与始末位置有关,又与具体路径有关。 路程运算符合算术相加的法则。 二者大小关系:一般情况下,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例 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李沿直线向东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小李沿直线向东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C小李通过一段路程为 10m,其位移可能为零D小李从同一点两次出发,一次的路程是 20m,另一次是 15m,但这两次的位移可能相同图 3,时间就是很长的时间;认为很短的时间不能分 13、为许多时刻,长时间才可以分为许多时刻时间间隔和时刻单位相同,都是标量,其二者的区别可用下表表示:【例 3】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表示时间短,时间表示时间长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刻D1 能分成 60 个时刻错解:时刻与时间混淆,时间再短也不是时刻,故错选项;一段时间可以包含无数个时刻,故选项 D 错误。 正解:刻与时间轴上的一点相对应,时间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选项 B 正确;作息时间表就是时刻表,其上数字表示时刻,选项 C 正确。 巩固复习1.(原创)有关路程和位移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B位移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C路程是运动起点指向运动终点的有向线段的长D )A第 2s 内 B前 2s 内 C第 5s 初 D第 6s 末3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是实际存在的理想化模型B体积很小的物体可以被看成是质点,而体积较大的物体不能被看做质点C只要物体运动不是很快,就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D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时,可以将物体看 做质点4某质点沿半径为 r 的圆孤如图 所示,由 a 点运动到图,则它通过的位移大小是 ,方向。2013年高中物理得分宝典系列 01专题一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相关推荐
是什么意思。 再想想怎样解决问题,可以 借助圆片分一分,也可以想其他的方法,然后在小组交流讨论,看哪个小组讨论得更好。 ( 3)学生汇报。 方法一:可以用圆片分一分,把 6个 ,平均分成 3份, 是 2个。 方法二:联系分数的含义:把 6个蘑菇平均分成 3份,每份是 2个。 方法三:把这篮蘑菇平均分成 3份,白蘑菇是其中的 1份,是 2个。 提问:把 6个蘑菇平均分成 3份,每份是多少。
同学 ,展示时语句要流利哟) 活动二:折一折,涂一涂 ,请你折出正方形的 14 ,并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找 14 的方法很多哟,看一看你们组有几种方法,都可以在黑板上展示出来,要说清楚你是怎么折的。 ) ,你愿意折出它们的几分之一就折出几分之一,并涂上颜色。 【 检测反馈 】。 一、温习旧知 二、导入 做游戏:用指头表示数 四块月饼平均分给 2 个人,每人分几块。 两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
引导学生把场景图中的食品 平均分。 (1)把 4 个苹果平均分成 2 份, 每人分得多少 ? (2)把 2 瓶矿泉水平均分成 2 份, 每人分得多少 ? (3)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 2 份, 每人分得多少 ?(一半) 一半可以用 哪个数来表示呢 ?要表示“ 一半 ”就要学习新的数 —— 分数。 揭示课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 )认识 1/2,会写、会读 1/2。 讨论
行适当的迁移和拓展。 学生从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认知起点出发 ,发挥 “再创造 ”的作用 ,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 “为什么不同的折法都能用 1/4 表示 ”的追问下 ,引导学生渐渐明晰 “折法 ”和 “形状 ”都不是分数的本质属性 ,而 “平均分成几份 ”“表示这样的 1 份才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才是分数的本质属性。 】 (选择学生折出的不同图形展示。 ) 师 :同样大小的正方形
1、。 在新课标考纲中,该部分有级要求的知识点两个: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级要求的知识点有两个: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环绕速度。 根据对近年高考卷的分析,发现本专题考查的热点有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定性或定量计算速度、加速度、周期、质量、密度,有环绕速度,有卫星发射与变轨问题等。 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和计算题两种。 预测 2013 年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与往年一样,不会发生变化
的 1 4 平均分成 2份,每份是这堆苹果的 ( ) ( ) 1 2 平均分成 3份, 每份是这堆苹果的 ( ) ( ) 2 3 ( ) ( ) 1 3 2份是这堆苹果的 平均分成 6份, 每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