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教版初中生物学的100个问题一内容摘要:

1 细胞分裂 第 57 页第 3 自然段“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 细胞分裂过程中 . . . . . . . , 3 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 删除“细胞分裂过程中”。 1少 见的“常见植物” 顾名思义, 常见 植物就是 经常见到的 植物。 第 84 页列出了 12 种所谓 常见 植物。 其中有些植物并不 常见 ,如苏铁、红豆杉、椰子等,这些植物只能 在植物园或公园和产地(如椰子)见到。 建议把不 常见 的 3 种植物换成 常见 植物。 1 是“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还是“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第 88 页想一想,议一议说,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我只知道“谷雨前后,种瓜点豆”,从没有听说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有点孤陋寡闻。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 1973~ 1978 年在家务农 6 年,其中 1976 年、 1977 年担任两年生产队副队长, 1978 年辞去副队长职务,边劳动边学习,参加高考,并考入河北师大,选的专业就是与农业有关的生物学。 什么农活我都会,什么季节种什么作物、怎么管理 作物我都知道。 中国这么大,在河北省或说在黄河以北地区不可能,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绝不可能在清明前,种瓜点豆。 在四季不明显的南方和温室大棚什么时候都可以种瓜点豆,这也就没有了农业谚语了。 1 春天是大多数作物的播种季节 ,但无地 播种 第 88 页倒 4 行“春天是大多数作物的播种季节”。 实际上现在或者说近 40~50 年来,春季播种的作物很少或者说没有,大多数作物都是夏播,收完小麦后播种玉米、谷子、黄豆或其它小杂粮等,以前生产队还有在麦垄点播玉米或棉花。 近 50 年来,一年都是收获两季,秋季播种小麦,夏季播种玉米、谷子等农作 物,春天没有闲地可播种。 春天播种的作物只能一年收获一季,秋季收获后,播种小麦,小麦只能到下一年夏季收割。 所以说很少有春播,农村的孩子们也看不到春天播种农作物。 从第 1 15 两个问题可以看出,本书编者不是农村人,没有农村生活经历,是个农盲,不了解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 1 假设是根据什么作出的。 第 89 页正 5 行,“假设一般是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作出的,有时还需要查阅资料”。 据我了解, 一般 来说 , 是 科学家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后会提出假设,作为对观察结果的暂时解释。 也就是说 假设是根据 观察结果提 出的,而不是根据 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 提 出的。 正如本书第 14 页《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倒 10 行,“作出假设的依据:在比较阴暗的地方看到了鼠妇,而在明亮的地方没有看到”,这正是本文第 2 自然段观察的结果。 1 种子萌发的条件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88 页)、“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91 页)。 一般而言, 种子萌发的条件分为 内在条件 和 外在条件。 内在 (形容词),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跟“外在”相对);外在(形容词),事物本身以外的(跟“内在”相对)。 建议改为“种子萌发的 内在条件 ”和“种子萌发的 外在条件 ”。 91 页倒 8 行黑体字,“适宜 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都是种子萌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