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中物理得分宝典系列 25专题五 第5章 物理学应用内容摘要:
1、 (2011上海)两个相同的单摆静止于平衡位置,使摆球分别以水平初速 、 (1竖直平面内做小角度摆动,它们的频率与振幅分别为 和 ,则( 2v 12,f,A)A , B ,122f12AC , D ,1C 提示:单摆的周期和频率取决于装置本身,振幅取决于能量。 因两单摆相同,则固有频率、周期相同,而 即 ,所以 ,故正确选项为 C。 2112(2011 海南)一列简谐横波在 t=0 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介质中 x=2m 处的质点 P沿 y 轴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 y=10t )于这列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周期为 B振幅为 20播方向沿 x 轴正向 D传播速度为 10m/2011 全国新 2、课标)一振动周期为 T,振幅为 A,位于 x=0 点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 y 轴正向开始做简谐振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横波沿 x 轴正向传播,波速为 v,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 P,关于质点 P 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振幅一定为 期一定为 度的最大值一定为 始振动的方向沿 y 轴向上或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E若 P 点与波源距离 s=质点 P 的位移与波源的相同3示:简谐横波的所有质点的振动的周期和频率都等于波源的振动周期和频率,选项 B 正确;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振幅不变,选项 A 正确;质点的振动的速度在平衡位置最大,与机械波的传播速度无关,选项 C 3、错误;质点的起振方向都和波源的振动的起振方向相同,选项 D 错误;由波速 得 ,P 点和波源相差一个波长,则 点的振动特点和波源始终相同,选项 E 正确。 (2011 福建)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试验中:(1)用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 (2)小组成员在试验过程中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A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 30 度的摆角,并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B测量摆球通过最低点 100 次的时间 t,则单摆周期为 10悬线的长度加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D选择密度较小的摆球,测得的重力加速 4、度值误差较小5 (2011 全国新课标卷) 一半圆柱形透明物体横截面如图所示,底面 银(图中粗线),O 表示半圆截面的圆心。 一束光线在横截面内从 M 点的入射角为30, 0 ,0。 求(1)光线在 M 点的折射角;(2)透明物体的折射率。 5 (1)15 ( 2) 261)如图所示,透明物体内部的光路为折线 、 M 点相对于底面称,Q 、 P 和N 三点共线设在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的r,a,。 根据题意有 30 由几何关系得,r,+r30 且 a+r 由式得 r15 (2)根据折射率公式有 式得 26综合提高一、考题预测1 (2012 武汉调研)有关光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拍摄玻璃橱窗 5、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B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C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折射形成的色散现象D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E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2 (2011 上海崇明)如图所示,是两列频率相同的相干水波于某时刻的叠加情况,图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波峰和波谷,此时( )Aa 点振动加强,c 点振动减弱Ba 点振动减弱,b 振动加强C线的中点振动减弱D线上振动都加强2A 提示: 点及 线上均为振动加强点,点 均为振动减弱点,故正确选项为 A。 3 (2011 上海闸北)一单摆因从甲地移 6、到乙地,而使振动变快了,其原因及校准方法正确的是 ( )A甲地的重力加速度小于乙地的重力加速度,应将摆长适当缩短B甲地的重力加速度小于乙地的重力加速度,应将摆长适当增长C甲地的重力加速度大于乙地的重力加速度,应将摆长适当缩短D甲地的重力加速度大于乙地的重力加速度,应将摆长适当增长3B 提示:单摆振动变快,由单摆周期公式 产生原因是重力加速度变大,故正确选项为 B。 4 (2010 湖南)如图所示,一个弹簧振子在 A、 B 两点间做简谐运动,O 点为平衡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它在 A、 B 两点时动能为零B它经过 O 点时加速度方向要发生变化C它远离 O 点时作匀减速运动D它所受回复力 7、的方向总跟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方向相反5 (2010 上海)如图所示,一列沿 幅为 2速为2波的传播方向上两质点 ,于一个波长) ,当质点点 在 轴下方与 轴相距 1( )A此波的周期可能为 波的周期可能为 12C从此时刻起经过 5, 此时刻起经过 ., 点可能在波峰位置5A 提示:由题意知,A 、 B 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B 点对应的位置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如 解得 =周期为1=;第二种情况如 B2,得 =选项 A 正确、选项 B 错误;因 ,则从此时刻起经过0b 点既不可能在波峰也不可能在波谷,选项 C、D 错误。 (2012 湖南联考)一列简谐横波,A 为振源,在 B 点刚开始振动时的 8、图象如图所示图中数据单位都是 m,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 1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振源 A 开始振动时的速度方向向下B从振源 A 开始振动到形成如图所示波形,此后再经过 02s,振源 A 到达波峰D从 M 点开始运动到如图所示时刻,M 通过的路程为 (2011 北京东城)某同学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他将单摆挂起后,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1)测摆长 l:用米尺量出摆线的长度;(2)测周期 T:将摆球拉起,摆角小于 5时自由释放摆球,在摆球某次通过最低点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将此作为第一次,接着一直数到摆球第 60 次通过最低点时,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读出这段时间 t,算出单摆的周期 T= ;60t( 9、3)将所测量的 l 和 T 值代入单摆周期公式,算出重力加速度 g,将它作为实验的最后结果写进实验报告中去。 请在下面的空白处,分别指出各步骤中遗漏或错误的地方。 (1) ;(2) ;(3)。 7 (1)要用卡尺测出摆球的直径 d,摆长 l 等于摆线长加上 2d(2) 单摆周期 T 的计算,应该是 T= )改变摆长,多次测量,取 g 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的最后结果提示:8 (2011上海)两列简谐波沿速均为 ,两波源分别位于0.4/、 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当 时, 点的位移0t 9 (2009 北京)在“用双缝 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将双 缝干涉实验仪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 1) ,并选用缝间距 d 10、双缝屏从仪器注明的规格可知,700 然后,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 (1)已知测量头主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副尺上有 50 分度某同学调整手轮后,从测量头的目镜看去,第一次映入眼帘的干涉条纹如图 2(a)所示,图 2(a)中的数字是该同学给各暗纹的编号,此时图 2(b)中游标尺上的读数 着再转动手轮,映入眼帘的干涉条纹如图 3(a)所示,此时图 3(b)中游标尺上的读数_9提示:10 (2012 江西联考)如图所示,由某种透明物质制成的 圆柱体横截面(,透明物质折射率为 今有一束平行光以 45o 的入射角射向2柱体的 面,这些光线中有一部分不能从柱体的 上射出,设凡射到 的光线全部被吸收,也不考虑 11、 的反射,求圆柱 B 表面的几分之几。 二、过关强化训练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 0 分。 )1 (2012 河北唐山联考)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火车过桥时要减速是为了防止火车发生共振B“闻其声不见其人”是波的衍射现象电磁波谱中最容易发生衍射现象的是 射线D利用雷达测出发射微波脉冲及接收到脉冲的时间间隔可以确定雷达和目标的距离1示:火车过桥时要减速是为了防止桥梁发生共振,选项 A 错误;“闻其声不见其人”是声波的衍射现象,选项 12、 B 正确;电磁波谱中最不容易发生衍射现象的是 射线,选项 C 错误;利用雷达测出发射微波脉冲及接收到脉冲的时间间隔可以确定雷达和目标的距离,选项 D 正确。 2(2011 江苏)如图所示,沿平直铁路线有间距相等的三座铁塔 A、 B 和 C。 假想有一列车沿 向以接近光速行驶,当铁塔 B 发出一个闪光,列车上的观测者测得 A、 )A同时被照亮BA 先被照亮CC 先被照亮D无法判断2C 提示:火车的观察者是以火车为参考系,那么灯塔A 、 B、 、 是远离光线运动的,C 是向着光线运动的,所以在火车上观察者看来,光线先传播到 C,即正确选项为C。 3 (2011江苏淮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B麦克斯韦用实验方法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从。2013年高中物理得分宝典系列 25专题五 第5章 物理学应用
相关推荐
H E 认知掌握 10′ 自制 53 实际运用 课件 根据课件中的情景,小组合作进行练习。 G. F、 H 灵活运用 15 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 ,建立经验; ,引发动机; ,建立概念; 示范,正确操作; ,形成表象; ,启发思维; ,引起思辨; ,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复习巩固;。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 — 播放 — 讲解; — 播放 — 讨论; — 播放 — 概括; —
对号入座 :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 每 空 1 分 共 13 分) 1.如果 a 是偶数, b 奇数,那么 ab 一定 是( ), )( ba 一定 是( )。 A、奇数 B、偶数 C、无法判断 2.一个数有因数 3,又是 4 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 A、 6 B、 8 C、 12 3.用长 10cm、宽 6cm 的长方形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形,至少需要( )个。 A、 30
1、、液体与气体考纲解读基础巩固1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晶体一般情况下,有_的几何形状,各向_性,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各向_性,没有一定的熔点。 单个的晶体颗粒是_晶体。 由许多单晶体杂乱无章地组合而成的是_晶体;同种物质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即晶体与非晶体并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_。 在液体表面各部分之间相互吸引,能使液体表面绷紧的力
小组汇报分类情况,可能出现: ( 1)按分母相同和不同来分。 ( 2)按分子与分母关系分:分子比分母小;分子比分母大;分子等于分母。 (板书) 师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研究按照分子与分母的大小关系进行 的分类。 其实这些分数在数学上都有各自的名字,想知道吗。 ,引出课题 学生自学课本第 69 页。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探究的内容:真分数和假分数。 (板书课题)。 探究二: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
1、概述高考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呈现以下特点: 考查范围相对稳定,主要集中在放射线性质、原子核衰变现象及衰变方程、质能方程和核反应方程等;考查题型为选择题,题目较容易且不避陈题;考纲对本章知识要求知道天然放射现象及其规律,知道天然放射现象的原因是原子核的衰变; 知道三种射线的本质和特点; 知道原子核的衰变规律,知道衰变本质,会写两种衰变方程。 了解半衰期的概念; 知道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知道核能
编出这道题。 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 357 千米。 一列快车从天津开出,同时有一列慢车从济南开出,两车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快车平均每小时行 79千米,慢车平均每小时多少千米。 例 5 想 :相遇时 ,快车所行的路程加上慢车所行的路程等于什么。 解:设慢车平均每小时行 X千米。 79 3 + 3X = 357 237 + 3X = 357 3X = 120 X = 40 答:慢车平均每小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