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三3月高考模拟理综试题(2013.03)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满分 24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0 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12 16 127 32 0 6 4 0 卷(必做,共 87 分)注意事项:1第 I 卷共 20 小题。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若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3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产生 2、了过量的运动神经细胞,它们只有接受了足量的神经生长因子才能生存,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其它的则发生凋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细胞将不再分裂B存活的神经细胞与靶细胞间可建立突触结构C神经细胞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编程性死亡D只有在胚胎发育时期神经细胞才会发生凋亡2现脱掉某 60 肽中的 2 个丙氨酸(相应位置如下图) ,得到几种不同的有机产物,其中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存在。 下列有关该过程产生的全部有机物中相关原子、基团或肽键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A肽键数目减少 2 个 B氢原子数目增加 4 个 C氧原子数目增加 2 个D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 4 个3右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 3、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分泌吲哚乙酸的方式是 c B垂体细胞通过来识别促甲状腺激素C图中都能运动,而一般不能运动D神经细胞在形成动作电位时 K+的运输方式是 对于人类的单基因遗传病、,在被调查的若干家庭中发病情况如右表。 据此推断,一定属于伴性遗传的是(注:每类家庭人数 200300 人,表中+为发现病症表现者, B C D5某人由于支原体感染而患肺炎,有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神经和免疫系统均参与了调节B病人会因供氧不足而使体内乳酸含量增高,导致肌肉酸痛C人的体温主要是由位于下丘脑和垂体的体温调节中枢调控的D支原体的遗传物质是 细胞器的主要成分是 4、蛋白质和 取生理状况相同的二倍体草莓(2N=14 )幼苗若干,随机分组,每组 30 株,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幼芽,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可以导致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B实验的自变量是秋水仙素溶液浓度和处理时间C0 2%的秋水仙素溶液阻断中心体形成纺锤体的能力更强,诱导成功率更高D高倍镜下观察草莓芽尖细胞的临时装片,发现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均为 28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O 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B 是酸性氧化物,能与 液反应C溶液、胶体和悬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是否带电荷D日本核泄漏产生 原子,其中子数比 的中子数少 28设 阿伏加德罗 5、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 4L 全溶于水时,转移电子数为 温下,l l 的 液中含有的 H+的数目为 02N 准状况下,224 L 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 温下,23 g 混合气体中含有 氧原子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间存在静电吸引力BI 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对应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都是依次增强D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室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杂质B乙烯和聚乙烯都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汽油、柴油和植物油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D分子式同为 沸 6、点不同的分子共有两种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够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是12下列关于常温下电解质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碳酸氢铵溶液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的离子反应:B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氨水和盐酸混合后,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液和 2O 溶液,溶液中 前者小于后者D 25 时, 的 01 液中由水电离出的13常温下,向 100 01 液中逐滴加入 002 液,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 化情况(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元强酸B一元弱碱CN 点水的电离程度小于 K 点水的电离程度DK 点对应的溶液的 0,则有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7 小 7、题,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4物理学家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和方法,始终激励着我们。 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A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B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C亚里士多德发现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牛顿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15我国“蛟龙号”深潜器进行下潜试验,从水面开始竖直下潜,最后返回水面,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有A本次下潜的最大深度为 6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 0025ms 2C超重现象发生在 3 68时间段D0 6时间段平均速度大 8、小相等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定滑轮的粗糙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 、B 两物体跨过滑轮通过细绳连接,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现用水平力作用于物体 A 上,缓慢拉开一小角度,斜面体与物体 B 一直保持静止。 此过程中A绳子对物体 A 的拉力一定变大B斜面对物体 B 的摩擦力一定变大C地面对斜面体的弹力不变D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变大17我国研制的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 ,计划到 2020 年完全建成。 系统由 5 颗地球同步轨道和 30 颗地球非同步轨道卫星组网而成。 2012 年 12 月 27 日,北斗导航系统正式投 9、入运营。 这些卫星的运动均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北斗导航系统中地球同步轨道的卫星可以定位在济南正上方B北斗导航系统中卫星的运行速度可以大于 79km/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周期和月亮绕地球的周期相同D北斗导航系统中离地球越近的卫星线速度越大18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5:1,原线圈接交流电源和交流电压表,副线圈接有“220V ,440W ”的热水器、 “220V,220W ”的抽油烟机。 如果副线圈电压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副线圈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B电压表示数为 1100 2水器的发热功率是抽油烟机发热功率的 2 倍D1抽油烟机消耗的电能为 1 10、32点电荷 Q 固定在正方形的一个顶点上,带电粒子 P 仅在该电荷的电场力作用下运动时,恰好能经过正方形的另外三个顶点 a、b、c,如图所示,则A粒子 P 带负电Ba 、b 、 c 三点的电势高低关系是C粒子 P 由 a 到 b 电势能增加,由 b 到 c 电势能减小D粒子 P 在 a、b、c 三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 2:1:220如图,水平的平行虚线间距为 d=60间有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 一个阻值为 ld,线圈质量 m=100g。 线圈在磁场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保持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其下边缘刚进入磁场和刚穿出磁场时的速度相等。 不计空气阻力,取 g=10m/A线圈下边缘刚进磁场时 11、加速度最小B线圈进入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电热为 圈在进入磁场和穿出磁场过程中,电流均为逆时针方向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线圈在进入磁场和穿出磁场过程中,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相等第 (必做 129 分+选做 24 分,共 153 分)注意事项:1第 共 18 道题。 其中 21为必做部分,31为选做部分。 2第 所有题目的答案,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3选做部分必须从中选择 1 道物理题、1 道化学题和 1 道生物题作答。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所选题号用 2B 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 【必做部分】21 ( 13 分)(1)用图甲所示 12、的装置做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 为了消除长木板与小车间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必须在长木板远离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块薄木板,反复移动薄木板的位置,直至不挂砂桶时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做_运动。 挂上砂桶后,某同学只改变小车的质量进行测量。 他根据实验得到的几组数据作出图乙的 象,请根据图乙在答题卡上的图丙中作出 图象。 1根据图丙,可判断本次实验中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为 N。 (2)某物理实验小组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的阻值。 可选用器材的代号和规格如下:电流表 程 250阻 5,)电流表 程 300阻 为 5)待测电阻 R(阻值约为 100)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 10)蓄电池 E(电动势为 13、6V,内阻,r 约为 1)单刀单掷开关 S,导线若干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小组同学根据实验器材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但两只电表的符号没有明确。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下列实验器材在答题卡上按电路原理图连成实验电路,并在电表下方的虚线框内标明两只电表的符号。 他们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用所测物理量表示待测电阻的计算式为。 22 ( 15 分)利用弹簧弹射和皮带传动装置可以将工件运送至高处。 如图所示,已知传送轨道平面与水平方向成 37角,倾角也是 37的光滑斜面轨道固定于地面且与传送轨道良好对接,弹簧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工件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025。 皮带传动装置顺时针匀速转动的速度 v=4m/s,两轮轴心相距 L=5m,B、C 分别是传送带与两轮的切点,轮缘与传送带之间不打滑。 现将质量 m=工件放在弹簧上,用力将弹簧压缩至 A 点后由静止释放,工件离开斜面顶端滑到皮带上的 B 点时速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