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三4月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2013.04)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卷两部分共 16 页。 满分 24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016 3 4 7 8 S 32 K 39 05 6 4 0 08 1 127 07第 卷(必做,共 87 分)注意事项:1第 1 卷共 20 小题。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若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3 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图为描述多种生物学现象或过程的模型,相关叙述不准确的是A.若该图表示基因表达的过程则 d 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B若 a、b、c 表示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能量值,则 ab+该图表示酵母菌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则 c 过程发生在线粒体D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 b 为次级精母细胞,则四分体形成发生在 d 过程2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可用苏丹红代替龙胆紫溶液为染色体染色B观察到分裂中期的细胞核内染色体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C该实验的操作过程包括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压片观察D质量分数为 15盐酸和质量分数为 95%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 3、用3下图表示物质甲通过乙进入丙的过程,丙表示某种细胞或细胞结构,对此叙述正确的是A若甲表示性激素,通过载体乙作用于全身细胞B若乙表示核孔,则甲表示大分子的 蛋白质C若乙表示糖蛋白,则甲乙识别的过程体现了丙的流动性D若甲表示葡萄糖,通过乙进入肝细胞的过程离不开线粒体的作用4洋葱根尖细胞在含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 15 ,此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都被标记 B只有半数的染色体被标记C只有两条染色体被标记 D染色体都未被标记5关于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从而一定产 4、生新物种自然选择过程中,由于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生存环境的改变导致生物发生定向变异, B有二种说法错误C有三种说法错误 D以上说法都错误6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B图中、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激素C若表示垂体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分泌量增加D若表示某抗原入侵,则不能识别该抗原的细胞有效应 B 细胞、效应 T 细胞等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象环境报告中新增的“对一种新分子的描述B化学反应能够制造出新的物质,同时也能制造出新的元素C “光化学烟雾 5、” 、 “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D明矾O 4)用于自来水的净化、杀菌消毒8下列有关化学概念或原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 的水溶液都能够导电,因此都属于电解质B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为电池,输出电能C任何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越大,反应速率、反应物的转化率就越大D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9下列关于有机物性质描述中,正确的是A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可鉴别 苯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酸加热发生加成反应C乙酸、乙酸乙酯都可和 液发生中和反应D葡萄糖、油脂、蛋白质一定条件下都可水解为小分子10用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结论能够成立的是 液中含有 的个数是 1 足量稀硝 6、酸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 液加水稀释至体积增加 l 倍,其浓度变为 1LD常温下 的 溶液中, 23():):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属于同素异形体3537与 的中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排布却相同16定性: ;还原性:4 、 、 的离子半径依次增大,还原性依次增强K22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除去 H)3。 胶体中少量的 用渗析的方法B实验室中少量金属钠、钾常保存在汽油中C中和滴定时要将滴定管洗净并用待盛溶液润洗 2 3 次D将盐酸、液和 H)3。 溶液混合后,溶液显红色13人体血液里存在如下平衡: 使人体血液 保持在 7. 3545 之间,否则就会发生酸中毒或碱中毒。 其 随变化关系如 7、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323():()正常人体血液中, 的水解程度小于电离程度B人体发生酸中毒时,可饮用碳酸饮料缓解C00 的血液中, 233()()血液稀释至 一定不变H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7 小题,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O 分)确的是A.“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最早是由奥斯特发现的B牛顿运用理想实验法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就有一个沿着等势面的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静电力就要做功,这里用的是归纳法D在伽利略之前的学者们总是通过思辩性的 8、论战决定谁是谁非,是他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15如图所示,矩形物块甲和丙在水平外力 F 的作用下静止在物体乙的斜面上,物体乙静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现减小水平外力 F,三物体仍然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甲对物体丙的支持力一定减小C地面对物体乙的摩擦力一定减小B物体乙对物体甲的摩擦力一定减小D物体甲可能受 5 个力的作用16某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加速度传感器研究质量为 5 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规律,并在计算机上得到了前 4s 内物体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设第 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A先向正方向运动,后向负方向运动 9、B在第 3s 末的速度最大C在第 3 s 末距离出发点最远D在第 4s 末的动能为 17有些卫星因能量耗尽而报废,成为太空垃圾,所以被称为“垃圾卫星”。 “轨道康复者”是“垃圾卫星”的救星,被称为“太空 110”,它可在太空中给“垃圾卫星”补充能量,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 假设“轨道康复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五分之一,其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轨道康复者”的加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加速度的 25 倍B “轨道康复者”的周期是地球同步卫星周期的 倍5C站在赤道上的人用仪器观察到“轨道康复者”向西运动D “轨道康 10、复者”要在原轨道上加速才能 “拯救”更低轨道上的卫星18如图所示,虚线为某一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M、N 为运动轨迹上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如果实线表示电场线,则该粒子在 M 点的动能一定小于在 果实线表示等势面,则该粒子在 M 点的动能一定小于在 论实线丧示电场线还是等势面,粒子在 M 点的加速度一定小于在 N 点的加速度D不论实线表示电场线还是等势面,都不能确定 M、N 两点电势高低关系,但能确定该粒子所带电荷的正负19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如图,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 220 v,输电线总电阻为r,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 降 11、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 (变12,为理想变压器)。 要使额定电压为 200 V 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则A 1423nB升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大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C若 z 增大,输送功率不变,则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减小D若用电器增多,则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减小20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存在着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与斜面垂直,两磁场的宽度 为 L,一个质量为 m、电阻为 R、边长也为 L 的正方形导线框,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 刚越过 入磁场时,线框恰好以速度 做匀速直线运动;当 下滑到 中间位置时,线框又0匀速直线运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 v。 B线框离 12、开 过程中电流方向为 刚越过 ,线框加速度的大小为 3 从 刚越过 刚越过 程中,线框产生的热量为 20152高三巩固训练理科综合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卷(必做 1 29 分十选做 24 分,共 153 分)注意事项:1第卷共 18 道题。 其中 2130 题为必做部分,318 题为选做部分。 2第卷所有题目的答案,须用 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3选做部分必须从中选择 1 道物理题、1 道化学题和 1 道生物题作答。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所选题号用 2B 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 【必做部分】21. (13 分)(1)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 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穿过电磁打点汁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50 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 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l 、2、3 、4、5、6 、7 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 4 个打点(图中未标出) ,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 a=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了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2013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三4月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2013.04)
相关推荐
虽有 /佳肴, 弗 食, 不知 /其旨也;虽我 /至道,弗学,不知 /其善也。 是 故/学 /然后知不足,教 /然后知困。 知 不 足,然后 /能自反也;知困,然后 /能自强也。 故 曰 : 教学 /相长也。 《 兑 命》 曰 : “ 学 /学半。 ” 其 /此之谓乎。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节奏鲜明。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理解难懂的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合作探究,解决字词问题
的在哪儿呢。 生: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 师:这会儿尝了没。 尝了没有。 尝了吗。 他摇了摇头。 还没呢。 真写尝花生的,看看课文的结尾,就那么一句话,说“花生 做的食品都 —— 吃完了 ”。 师:就那么一句,还写了什么啊。 议花生 师:是,其实那天晚上我们是边尝边议,可是经过刚才大家的寻找发现,这里的尝花生都是寥寥几笔,而议花生呢,用了那么多的笔墨
个小朋友都很开心,只有玛丽坐在草地上,原来她最喜欢 的裙子掉了一朵小花,可她们班的六一联欢会就要开始了,看,她可 着急了,我们能帮帮她吗。 裙子上的图案是按黄绿黄绿的规律排列, 缺了朵黄花, 下面有 4朵 不同类型的花让学生来选择,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小花添上。 玛丽可高兴了,我们帮
、 让我们带着对花生的赞美,再次读一读父亲的话。 1 教师小结:父亲将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更加突出了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 (四) 难道父亲仅仅是想赞美花生的品格吗。 我们看父亲接下来是怎么说的。 出示父亲的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 学生齐读,谈理解。 父亲希望我们做怎么的 人呢。 (五) 这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 从哪儿看出来。
这么写。 (议花生这件事,让作者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 ,作者写的详细具体,而次要部分就写得简略,这是这篇著名散文的第一个特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板书),我们平时写文章也不能平均用力,也得分主次,主要的详写,次要的略写 . 四、抓住重点,自学课文3 15 自然段 过渡:下面我们就直奔主要部分 315 自然段,看看那天晚上父亲和我们在一起围绕花生都谈了些什么。 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