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学案例(2)内容摘要:
、 让我们带着对花生的赞美,再次读一读父亲的话。 1 教师小结:父亲将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更加突出了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 (四) 难道父亲仅仅是想赞美花生的品格吗。 我们看父亲接下来是怎么说的。 出示父亲的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 学生齐读,谈理解。 父亲希望我们做怎么的 人呢。 (五) 这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 从哪儿看出来。 出 示“我”说的话 ,学生 齐读。 出示 去掉“只”的 句子 ,学生齐读。 去掉“只”,意思有什么不一样。 讨论交流。 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人呢。 学 生交流。 教师 简介:许地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了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华生。 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年仅 48 岁。 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许地山曾经说过的话( 出 示句子):“我要像落花生那样 ,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 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是否明白父亲我们一起过收获节的真正目的了。 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像花生那样默默奉献的人。 让我们来交流。 四、 拓展 延伸 ,感悟写法 (一) 自己读读这篇借物喻人的 文章 —— 《山中的老杏树》 ,想想,作者是借什么来赞扬怎么的人呢。 (二) 这是一篇优美、感人的文章, 它 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借(老杏树) 赞美 了第 4 页 共 6 页 (不怕寂寞、不畏艰难、扎根深山、乐于奉献、胸怀坦荡)的 人。 五 、 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一) 师: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 这节课我们自己读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和大家合作交流。 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了一家人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谈花生,知道父亲谈花生主要是告诉孩子们做人的道理,谈花生也就是在谈人生。 我们每个 人说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可以说说课文,可以谈谈作者,可以说说我们今天的共同学习。 学生自由表达。落花生教学案例(2)
相关推荐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卷两部分共 16 页。 满分 24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016 3 4 7 8 S 32 K 39 05 6 4 0 08 1 127 07第 卷(必做,共 87
虽有 /佳肴, 弗 食, 不知 /其旨也;虽我 /至道,弗学,不知 /其善也。 是 故/学 /然后知不足,教 /然后知困。 知 不 足,然后 /能自反也;知困,然后 /能自强也。 故 曰 : 教学 /相长也。 《 兑 命》 曰 : “ 学 /学半。 ” 其 /此之谓乎。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节奏鲜明。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理解难懂的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合作探究,解决字词问题
的在哪儿呢。 生: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 师:这会儿尝了没。 尝了没有。 尝了吗。 他摇了摇头。 还没呢。 真写尝花生的,看看课文的结尾,就那么一句话,说“花生 做的食品都 —— 吃完了 ”。 师:就那么一句,还写了什么啊。 议花生 师:是,其实那天晚上我们是边尝边议,可是经过刚才大家的寻找发现,这里的尝花生都是寥寥几笔,而议花生呢,用了那么多的笔墨
这么写。 (议花生这件事,让作者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 ,作者写的详细具体,而次要部分就写得简略,这是这篇著名散文的第一个特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板书),我们平时写文章也不能平均用力,也得分主次,主要的详写,次要的略写 . 四、抓住重点,自学课文3 15 自然段 过渡:下面我们就直奔主要部分 315 自然段,看看那天晚上父亲和我们在一起围绕花生都谈了些什么。 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