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教案设计内容摘要:
)精读发现的步骤。 “梦见飞行 ”。 多种形式朗读,感受梦想的奇妙。 ( 1)师范读。 生 闭上眼睛想象梦境,谈感受。 ( 2)师引读并拓展说话,感受作者 “异想天开 ”、 “天马行空 ”、富于幻想。 师:我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 …… 飞过 ——(生:街道上空); 飞过 ——(生:白桦林梢头); 飞过 ——(生: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 飞过 ——(生自由想象说)。 我想去哪里就飞到哪里,真是 ——(用课文中的词) “随心所欲 ”。 ( 3)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请教老师 ”。 过渡: “我 ”和同学经常在梦中飞翔,我们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便去请教老师。 ( 1)同桌分角色读读我和 老师的对话。 ( 2)请 “学生 ”说说:你一个接着一个提问,当时是怎么想的。 请 “老师 ”说说:你刚才与学生的谈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 3)想象当时的情景,师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探索猜测 ”。 过渡:老师的答案并不能令我满意,便激发了 “我 ”的想象力,我对于 “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的这个答案的渴求越来越强烈。 出示句子: “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 ( 1)为了解开人是怎么来的谜底,他是怎样研究这条鱼的呢。 他翻来覆去地在看些什么。 想些什么。 ( 2)朗读这句话。 ,朗读。 我终于。童年的发现教案设计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童年的发现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5.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三 .围绕“发现”,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 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谈谈自 己的体会。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并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2.探讨交流,理清脉络 (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
2013年四川省凉山州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测试理综试题(2013.05)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部分,考试时间共 150 分钟。 化学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 05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张娟娟
想:一个 乘 数不变,另一个 乘 数乘几,得到的积怎样变化。 你有什么发现。 ( 2)小组交流。 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 教师巡视全班,了解各小组的交流情况。 ( 3)全班汇报交流。 指名汇报交流,教师可以让参与汇报的学生到讲台前运用实物投影进行汇报。 汇报预测: ① 第一个 乘 数不变,第二个 乘 数乘 2,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 2。 ② 第一个 乘 数不变,第二个 乘 数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