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四川省凉山州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测试理综试题(2013.05)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部分,考试时间共 150 分钟。 化学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 I 卷(选择题共 42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7 小题,每小题 6 分,满分 42 分。 在每 2、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据统计,截至 2013 年 1 月 13 日零时,在全国 74 个监测城市中,有 33 个城市的部分检测站点所检测的数据显示空气质量属于严重污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空气质量报告的各项指标中,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指数B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是防治酸雨的措施之一,石灰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废气脱硫方法C大气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超标会形成酸雨,正常雨水的 为 7,酸雨的 D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主要成分是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物等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 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B催化剂都不 3、参与化学反应,反应前后质量、组成和性质都保持不变C应用盖斯定律,可间接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热D由于分子间氢键的存在,第 氢化物的沸点大小关系为:列变化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将少量 液滴入氨水中: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将少量 入 液中:C澄清石灰水与稀硝酸反应:D水玻璃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4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将等物质的量的 于水配成的溶液中:2c(K +)= c(c(3)B向 液里加入适量的 体后得到的混合溶液中:C向 010 液中滴加适量的 液至溶液呈中性,该中性溶液中:D向 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使溶液呈中性,该中性溶液中:5下列实验操作及结论正确的是A使湿润的红色 4、石蕊试纸褪色的气体一定是 取 858馏水应选用 10量筒,而不能选用 50量筒C检验氯代烃中含氯的方法是:向氯代烃中加入碱溶液,加热后先用稀硫酸酸化,再加入 液进行检验D可用石墨作电极电解 混合溶液,确定 金属活动性强弱6铁和稀硫酸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反应: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可以用右图表示B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当正极产生 224L 气体时,有 56g 铁溶解C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溶液中 向 极移动D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是:2e =将 苏打和 氧化钠置于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反应后测得容器内的氧气为 1 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b=2 5、 B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 2器中一定没有残余的 水蒸气 Da: b1第卷(非选择题,共 58 分)8 (14 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凡能用化学用语的必须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回答):(1)用原子符号表示中子数为 8 的编号为的原子_,以上元素中原子的电子层数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三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三种元素能按原子个数比 1:2:1 形成一种在室内装修过程中常见的气体污染物。 该气体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1分子中 键的数目为_。 (3)写出的单质在的单质中燃烧产生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该化合物与足 6、量的低价硫酸盐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同主族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在许多性质上都存在着递变规律。 下图是、的单质及分别和、形成的化合物的键能大小。 由图中键能数据推断得知:R 键(R 表示、 、)的键能随分子中键长的增长而 (填“增大”或“减小” )。 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分子中化学键的键长逐渐增大,键能_(填“一定减小”或“不一定减小” )根据图中键能数据,写出的气态单质在的气态单质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 9 (14 分)近期,我国个别企业违法排污导致地下水严重污染又成为媒体焦点。 对水的质量监控有很多指标,其中水中溶解氧(多少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 I对溶解氧( 7、测定步骤是:在一定温度下量取 鲜水样,在碱性条件下使其中的 化为H) 2:向步骤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液,使其中生成的 H) 2 再还原成最后用 准溶液滴定步骤中生成的 消耗 准溶液 1)步骤使用的指示剂是淀粉试液。 滴定终点时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情况是_。 (2)硫代硫酸(H 2一种二元弱酸。 步骤应选用 _滴定管进行滴定,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_。 (3)水样中溶解氧(浓度为 I该实验需用 体配制 100准溶液。 (4)请按配制的过程填写选用仪器的顺序:_ (填编号)。 玻璃棒胶头滴管100量瓶 天平25杯(5)配制 准溶液时,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 A没有用蒸馏水洗涤烧杯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 8、度线C配制前容量瓶洗净后没干燥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E用天平称量药品时,左盘低,右盘高10 (16 分)已知: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其中通过三种现代仪器分析法得知有机物 A 的相关信息如下(l)写出下列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反应 _ ;反应。 (2)由 H 通过缩聚反应生成的链状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I 是高分子化合物,其链节为。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有机物结构简式_。 该有机物与 A 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该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1:1:6该有机物能发生银镜反应1有机物与 应生成 0 5气(5)当 1别在 9、一定条件下与足量的 和金属 应时,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_1 (14 分)2012 年冬季,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状况受到人们的强烈关注,其中O、 是主要污染性气体。 I汽车内燃机工作时发生的反应 是导致汽车尾 气中含有 重要原因之一。 (1)有人欲选用合适的催化剂,使反应 2NO(g)=N 2( g)+O 2(g)能较快进行以达到除去 目的。 你认为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填“能”或“不能” )。 (2)利用催化技术可将汽车尾气中的 体转化成无毒气体,相关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在一定温度下,10L 某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 10、源免费下载地址 根据土表数据计算 04s 间用 示的平均速率 v( ;达到化学平衡时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是否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 )。 在 56s 时,若 K 增大,5s 后正反应速率 (填“增大”或“减小” )在 56s 时,若 K 不变,以上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原因可能是。 A 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缩小容器的体积C降低 度 D升高温度 探究硫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里是否有 化学兴趣小组在绝热环境下进行了定量实验探究。 探究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3)对数据进行分析可知,等质量的硫在纯氧中燃烧产生的 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 (填“多”或“少” ) ,原因可能是。 A纯氧中氧气浓度高,有利于化学平 11、衡 向右移动B化学反应C纯氧中氧气浓度高,单位时间内发热量大,致使反应体系的温度较高,不利于化学平衡向右移动D3g 硫在纯氧中燃烧比 3g 硫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不利于化学平衡向右移动生物部分理科综合共 300 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部分,考试时间共 150 分钟。 生物试卷分为第 1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90 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 0 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 0 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 12、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 I 卷(选择题,共 42 分)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 7 题,每题 6 分)1下面两图分别构建了孟德尔有关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亲代(P)和杂种子一代(F 1)碗豆不同茎高数量分布的数学模型(纵坐标代表植株的株数,横坐标代表植株在高度上的度量范围)。 请据此推理 豆茎高的高度及数量分布的数学模型应为2如右图,表示某细胞内的部分细胞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所有的细胞器均为该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组成部分B该细胞有可能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植物细胞C该细胞所在的生物体可能是消费者,但不可能是生产者或分解者D在上图所显示的细胞器中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只有 3 种3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移动速度较慢B葡萄酒呈现红色的原因是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2013年四川省凉山州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测试理综试题(2013.05)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童年的发现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5.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三 .围绕“发现”,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 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谈谈自 己的体会。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并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2.探讨交流,理清脉络 (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张娟娟
想:一个 乘 数不变,另一个 乘 数乘几,得到的积怎样变化。 你有什么发现。 ( 2)小组交流。 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 教师巡视全班,了解各小组的交流情况。 ( 3)全班汇报交流。 指名汇报交流,教师可以让参与汇报的学生到讲台前运用实物投影进行汇报。 汇报预测: ① 第一个 乘 数不变,第二个 乘 数乘 2,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 2。 ② 第一个 乘 数不变,第二个 乘 数乘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是对 其他的算式也同样适用呢。 看看第( 2)组算式能用这个规律吗。 你们能根据我们发现的规律列一组算式吗。 学生举例并反馈。 探究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 ”的规律。 师:刚才我们是从上往下观察发现了规律的,那从下往上观察,用刚才比较研究的方法,比一比,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具体应该怎样比呢。 学生认真观察对比,可小声地与同桌交流。 引导说出:两数相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