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内容摘要:
是对 其他的算式也同样适用呢。 看看第( 2)组算式能用这个规律吗。 你们能根据我们发现的规律列一组算式吗。 学生举例并反馈。 探究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 ”的规律。 师:刚才我们是从上往下观察发现了规律的,那从下往上观察,用刚才比较研究的方法,比一比,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具体应该怎样比呢。 学生认真观察对比,可小声地与同桌交流。 引导说出: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 (板书) 师:同样的,一起来看它对第( 2)组算式适用吗。 你能再举出例子吗。 学生举例 并反馈。 合并规律。 师:既然许许多多的乘法算式中都有这样的变化特点,它就是今天我们探究的积的变化规律,谁来把这个规律再说一说。 师:数学讲究简洁美,我们能不能把这两条规律合并成一句话呢。 板书: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师:说得太棒了。 祝贺你们发现了积的变化规律,你们愿意用这个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吗。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小黑板出题题目: 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 5倍,积( );一个因数缩小 7倍,积( );一个因数不变,要想使积扩大 24倍,另一个因数( )。 评讲这题时要跟学生强调 “扩大几倍 ”与 “乘几 ”, “缩小几倍 ”与 “除以几 ”的关系。 课本第 58页的 “做一做 ”。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做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张娟娟
想:一个 乘 数不变,另一个 乘 数乘几,得到的积怎样变化。 你有什么发现。 ( 2)小组交流。 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 教师巡视全班,了解各小组的交流情况。 ( 3)全班汇报交流。 指名汇报交流,教师可以让参与汇报的学生到讲台前运用实物投影进行汇报。 汇报预测: ① 第一个 乘 数不变,第二个 乘 数乘 2,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 2。 ② 第一个 乘 数不变,第二个 乘 数乘
2013年四川省凉山州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测试理综试题(2013.05)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部分,考试时间共 150 分钟。 化学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 05
2013年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零诊考试理综试题(2012.08)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选择题)和第 (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 I 卷 1 至 4 页,第 5 至 11 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带走并保存好,答题卡交回。 第 I 卷(选择题 共 120 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机读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将考号、科目准确无误地填涂在机读卡上,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