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新课标高三物理精华试题每天一练(06)内容摘要:

1、(06)辽宁信息资源部物理编辑室 编1. 如图所示,表示做直线运动的某一物体在 05s 内的运动图象,由于画图人粗心未标明 vt 图还是 xt 图,但已知第 1s 内的速度小于第 3s 内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一定是 B该图一定是 C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D物体的位移越来越大1 解析:若是 象,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根据题图,该图线在第 1s 内的斜率不为零,而第 3s 内的斜率为零,这说明物体在第 1s 内的速度大于第 3s 内的速度,该图一定不是 ,一定是 ,选项 B 错误,A 正确; 象的纵坐标表示瞬时速度,根据题图,该物体的速度先增大(02s)后不变(24s)然后再逐渐减小( 2、46s) ,所以选项 C 错误;v 象的“ 面积”表示位移,根据题图,该“面积”越来越大,所以物体的位移越来越大,所以选项 D 正确。 本题答案为 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悬挂一小球,小球和弹簧的受力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 1 的施力者是弹簧 BF 2 的反作用力是 3 的施力者是小球 DF 4 的反作用力是 解析:F 1 指小球的重力,其施力者是地球,选项 A 错误;F 2 是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其反作用力是小球对弹簧的作用力 3 的施力者是小球,选项 确;F 4 是天,其反作用力是弹簧对天花板的作用力,选项 D 错误。 本题答案为如图所示,物块 A 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 B 上面,B 3、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 A、 B 静止;现用力 F 沿斜面向上推 A,但 未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 B 之间的摩擦力可能大小不变 BA 、 B 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变小CB 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D 解析:施加推力前,B 对 A 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大小等于 为斜面倾角) ,施加推力 F 后,若 F=2 B 对 A 的摩擦力大小不变,方向相反,A 仍然静止,选项 A 正确,B 错误(其实,A 、 B 之间的摩擦力也可能变大,设 A、 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fm,f m 肯定大于 当 2 ,A 仍然静止,而 的摩擦力变大) ;因为 运动,弹簧长度未变,弹力一定不变, 4、选项 D 正确;把A、 B 看做一个系统,施加推力前,该系统只受到重力 G 和弹簧弹力 N 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施加推力 F 后,其受力如题图所示,其中重力 G 和弹簧弹力 N 等大反向,因为系统仍然平衡,所以在竖直方向上肯定还受到竖直向下的摩擦力的作用,选项 C 错误。 本题答案为 . 如图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的模型,它的水平传送带的长度为 L=8m,传送带的皮带轮的半径均为 R=送带的上部距地面的高度为 h=有一个旅行包(视为质点)以速度 0m/s 的初速度水平地滑上水平传送带。 已知旅行包与皮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带轮与皮带之间始终不打滑。 g 取 10m/论下列问题:(1)若传送带 5、静止,旅行包滑到 B 点时,人若没有及时取下,旅行包将从 B 端滑落,则包的落地点距 B 端的水平距离为多少。 (2)设皮带轮顺时针匀速转动,若皮带轮的角速度 1=40s,旅行包落地点距。 (3)设皮带轮以不同的角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画出旅行包落地点距 B 端的水平距离 s 随皮带轮的角速度 变化的图象。 (只需画出图像,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4解析:(1)旅行包做匀减速运动 a=g=6m/行包到达 B 端速度为 ,包的落地点距 B 端的水平距离为m/s/961020 .)当 1=40s 时,皮带速度为 1R=8m/s,当旅行包的速度也为 m/s 时,在皮带上运动了位移 ,以后旅行包做匀速直线运动,3264210 所以旅行包到达 B 端的速度也为 m/s,包的落地点距 B 端的水平距离为。 8211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