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新课标高三物理精华试题每天一练(11)内容摘要:

1、(11)辽宁信息资源部物理编辑室 编1. 地球赤道上有一物体随地球的自转,所受的向心力为 心加速度为 速度为 速度为 1;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高度忽略),所受的向心力为 心加速度为 速度为 速度为 2;地球的同步卫星所受的向心力为心加速度为 速度为 速度为 3;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第一宇宙速度为 ,假设三者质量相等,则( )B C D123123123131. D 解析: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相同,即1=3,根据关系式 v= r 和 a= 2r 可知,v 1v3,a 1造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都围绕地球转动,它们受到的地球的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可得 2、22, , 可见,轨道半径大的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和角速度均小,即 v2v 3,a 2a 3, 2 3;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高度忽略)的线速度就是第一宇宙速度,即 v2=v,其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即 a2=g;所以v=v2v 3v 1, g=a2a 3a 1, 2 3=1,又因为 F=以 3F 1;可见,选项误,D 正确。 本题答案为 D。 ,其电流 I 随它两端电压 U 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a)所示,将它与两个标准电阻 2 并联后连在电压恒为 U 的电源两端,三个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均为 P,现将它们连接成如图(b)所示的电路,接在该电源的两端,设电阻器 D 和电阻 2 消耗的 3、电功率分别是 1、P 2,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有( )AP 1=4 BP D=P/4 CP D= DP 14P 解析:根据图 a 可知,电阻器 D 的阻值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当电阻器 D 两,其阻值为 R=U/I;根据题意,两个标准电阻的阻值 2=R=U/I,电功率P=将它们连接成如图(b)所示的电路,电阻器 D 两端电压小于 U,其阻值=R 1=以 ,选项 C 错误;若 可得 22并并,所以 P D,选项 A 错误;R 2 两端电压 并 U,所以 ,P DP 2P/4,选项 B 错误;设流过 2 和 电流分别为22U并 2 和 D,所以 22R( 2R= P 2,选项4D 正确。 本题答案为 D 4、。 3. 如图所示,虚线 a、b、c 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 线为一带负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R 、Q 是这条轨迹上的三点,R 同时在等势面 b 上,据此可知( )A三个等势面中,c 的电势最高B带电质点在 P 点的电势能比在 Q 点的小C带电质点在 P 点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比在 Q 点的小D带电质点在 P 点的加速度比在 Q 解析: 由于带点质点做曲线运动,其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必定指向轨道的凹侧,且和等势面垂直,考虑到质点带负电,所以电场线方向是从 c 指向 b 再指向 a,根据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减小,可知 bU a,故选项 A 5、 正确;质点带负电,且 P 点的电势低于 Q 点,根据负电荷在电势越低的地方电势能越大,可知带电质点在 P 点的电势能比在 Q 点的大,选项 B 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带电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各点处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保持不变,选项 C 错误;由于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P 点处的等势线较密,所以 Q,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带电质点在 P 点的加速度比在 Q 的加速度大,选项 D 错误。 本题答案为 A。 弧轨道后恰能通过最高点P,然后落回水平面不计一切阻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球落地点离 O 点的水平距离为 2RB小球落地点时的动能为 5 C小球运动到半圆弧最高点 P 时向心力为零D若将半圆弧轨道上部的 1/4 圆弧截去,其他条件不变,则小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比 P 点高 解析:小球运动到半圆弧最高点 P 时,重力恰好提供向心力,即 mg=,所以 ,小球经过 P 后做平抛运动,下落时间 t= ,小球落地点离 O 点的水平g x=R,所以选项 C 说法错误,A 说法正确;小球从 P 点到落地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所以,落地时的动能 ,选项 B 说法正确;若2521将半圆弧轨道上部的 1/4 圆弧截去,其他条件不变,则小球离开轨道后做竖直上抛运动,设小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h,则 ,所以 h=5R/2,比 P 点高 项 D 说法正确。 本题答案为 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