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新课标高三物理精华试题每天一练(11)内容摘要:
1、(11)辽宁信息资源部物理编辑室 编1. 地球赤道上有一物体随地球的自转,所受的向心力为 心加速度为 速度为 速度为 1;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高度忽略),所受的向心力为 心加速度为 速度为 速度为 2;地球的同步卫星所受的向心力为心加速度为 速度为 速度为 3;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第一宇宙速度为 ,假设三者质量相等,则( )B C D123123123131. D 解析: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相同,即1=3,根据关系式 v= r 和 a= 2r 可知,v 1v3,a 1造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都围绕地球转动,它们受到的地球的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可得 2、22, , 可见,轨道半径大的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和角速度均小,即 v2v 3,a 2a 3, 2 3;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高度忽略)的线速度就是第一宇宙速度,即 v2=v,其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即 a2=g;所以v=v2v 3v 1, g=a2a 3a 1, 2 3=1,又因为 F=以 3F 1;可见,选项误,D 正确。 本题答案为 D。 ,其电流 I 随它两端电压 U 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a)所示,将它与两个标准电阻 2 并联后连在电压恒为 U 的电源两端,三个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均为 P,现将它们连接成如图(b)所示的电路,接在该电源的两端,设电阻器 D 和电阻 2 消耗的 3、电功率分别是 1、P 2,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有( )AP 1=4 BP D=P/4 CP D= DP 14P 解析:根据图 a 可知,电阻器 D 的阻值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当电阻器 D 两,其阻值为 R=U/I;根据题意,两个标准电阻的阻值 2=R=U/I,电功率P=将它们连接成如图(b)所示的电路,电阻器 D 两端电压小于 U,其阻值=R 1=以 ,选项 C 错误;若 可得 22并并,所以 P D,选项 A 错误;R 2 两端电压 并 U,所以 ,P DP 2P/4,选项 B 错误;设流过 2 和 电流分别为22U并 2 和 D,所以 22R( 2R= P 2,选项4D 正确。 本题答案为 D 4、。 3. 如图所示,虚线 a、b、c 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 线为一带负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R 、Q 是这条轨迹上的三点,R 同时在等势面 b 上,据此可知( )A三个等势面中,c 的电势最高B带电质点在 P 点的电势能比在 Q 点的小C带电质点在 P 点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比在 Q 点的小D带电质点在 P 点的加速度比在 Q 解析: 由于带点质点做曲线运动,其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必定指向轨道的凹侧,且和等势面垂直,考虑到质点带负电,所以电场线方向是从 c 指向 b 再指向 a,根据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减小,可知 bU a,故选项 A 5、 正确;质点带负电,且 P 点的电势低于 Q 点,根据负电荷在电势越低的地方电势能越大,可知带电质点在 P 点的电势能比在 Q 点的大,选项 B 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带电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各点处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保持不变,选项 C 错误;由于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P 点处的等势线较密,所以 Q,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带电质点在 P 点的加速度比在 Q 的加速度大,选项 D 错误。 本题答案为 A。 弧轨道后恰能通过最高点P,然后落回水平面不计一切阻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球落地点离 O 点的水平距离为 2RB小球落地点时的动能为 5 C小球运动到半圆弧最高点 P 时向心力为零D若将半圆弧轨道上部的 1/4 圆弧截去,其他条件不变,则小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比 P 点高 解析:小球运动到半圆弧最高点 P 时,重力恰好提供向心力,即 mg=,所以 ,小球经过 P 后做平抛运动,下落时间 t= ,小球落地点离 O 点的水平g x=R,所以选项 C 说法错误,A 说法正确;小球从 P 点到落地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所以,落地时的动能 ,选项 B 说法正确;若2521将半圆弧轨道上部的 1/4 圆弧截去,其他条件不变,则小球离开轨道后做竖直上抛运动,设小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h,则 ,所以 h=5R/2,比 P 点高 项 D 说法正确。 本题答案为 C。2013年新课标高三物理精华试题每天一练(11)
相关推荐
0 ( 3)红笔芯比蓝笔芯少百分之几。 ( ) C、( 2016)247。 16 ( 4)蓝笔芯比红笔芯多百分之几。 ( ) D、( 2016)247。 20。 ( 1) 西藏境内藏羚羊的数量 1999 年是 7 万只左右,到 2020 年 9 月增加到10 万只左右。 藏羚羊的数量比 1999 年增加了百分之几。 A、( 10- 7)247。 7 B
1、(09)辽宁信息资源部物理编辑室 编1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B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伽利略用小球在斜面上验证了运动速度与位移成正比1C 解析:本题考查物理学史。 选项 A 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1、(13)辽宁信息资源部物理编辑室 编1. 2009 年 2 月 11 日,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铱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 805发生碰撞。 这是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完整在轨卫星碰撞事件。 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碎片可能影响太空环境。 假定有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长 B.
; ⑸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探究,了解串 、并联电路的区别 ; ⑵分析电路中电流强弱 ; ⑶掌握电流表使用 ; ⑷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 ⑷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魄力,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14)辽宁信息资源部物理编辑室 编1. 2008 年 9 月 25 日,我国利用“神舟七号”飞船将宇航员送入太空,9 月 26 日,飞船成功变轨。 由原来的椭圆轨道变为距离地面高度为 h(约 340圆形轨道。 已知飞船质量为 m,地球半径为 R,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由椭圆轨道变为圆形轨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