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新课标高三物理精华试题每天一练(32)内容摘要:

1、(32)辽宁信息资源部物理编辑室 编1某物体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 1 s 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物体在第 2 s 内和第 3 s 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C物体在 4 s 末返回出发点D物体在 5 s 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 0.5 C 解析:根据 象,在 0和 4,图线位于横轴上方,这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2,图线位于横轴下方,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在第 1s 末前后瞬间,图线都位于横轴上方,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都与正方向相同,选项 A 错误;在 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物体在第 2 s 内和第3 s 内对应图线的斜率不 2、变,所以加速度不变,选项 B 正确;根据“面积法” ,图线与横轴物体在 4 s 末返回出发点,选项 C 正确;物体在 5 s 末仍然沿正方向远离出发点运动,只不过开始减速运动,到 6s 末速度降为 0,所以物体在 6 s 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 1 m,选项 D 错误。 本题答案为 用一轻绳将小球 P 系于光滑墙壁上的 O 点,在墙壁和球 P 之间夹有一矩形物块Q,如图所示。 P 、 Q 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物体受 4 个力 B若绳子变短,Q 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CQ 受到 3 个力 若绳子变长,解析:本题需要先运用隔离法分析物块 Q,物块 Q 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3、小球P 对其施加的水平向左的压力和光滑墙面对其施加的水平向右的弹力,显然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物块在竖直方向上不能平衡,所以其还受到小球 P 对其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的作用,四力平衡;对小球 P 受力分析,显然其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大小为 、沿绳子方向向上的拉力 T、水平向右的弹力 N 和竖直向下的摩擦力 f,也是四力平衡,所以 A 正确, C 错误;因为 P、 Q 均处于静止状态,所以 P 对 Q 施加的摩擦力大小等于物块 Q 的重力,即 f=项 B 错误;若绳子变长,绳子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设为 )将变小,小球 P 受力平衡,满足 f= f=以T=( 变小时,绳子的拉力 T 4、 将变小,选项 D 正确。 本题答案为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块 1、2 用轻质弹簧秤相连,如图所示,现对物块 1、2 分别施加方向相反的水平力 2,且 弹簧秤的示数 ( )定等于 2 B一定等于 C一定大于 于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3C 解析:利用整体法,可求出由两物块共同的加速度为 a= ;以物块 121m为研究对象,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有 以 F=1- =F(;因为 以 ,即212121212 (。 本题答案为 C。 2(4. 某同学想利用 电风扇的转速和叶片长度,他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该同学先在每一叶片边缘粘上一小条长为 l 的反光材料,当叶片转到某一位置时,光传感器就可接收到反光材料反射的激光束,并在计箅机屏幕上显示出矩形波,如图乙所示,已知屏幕横向每大格表示的时间为 510电风扇匀速转动的周期为_s;若用游标卡尺测得 l 的长度如图丙所示,则叶片长度为 10 解析:根据乙图可知,相邻矩形波出现的时间间隔为 t=0个矩形波的持续时间为 t= 110风扇每转动一圈, 计箅机屏幕上会连续显示出 3个矩形波,所以电风扇匀速转动的周期为 T=3t=0据丙图,l=350 以叶片边缘转动的线速度为 v=l/ t=0 105m/s,根据关系式R 可得,叶片边缘转动的半径即叶片长度 R=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