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新课标高三物理精华试题每天一练(35)内容摘要:

1、(35)辽宁信息资源部物理编辑室 编1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 A 的时间间隔为 次经过一个较高点 B 的时间间隔为 A、 B 之间的距离为 ( )A B C D2()()4()8)2C 解析:采取逆向思维法。 物体从最高点自由下落到较高点 B 的时间为 1落到较低点 A 的时间为 以 A、 B 之间的距离为 h=h g( 1 212 g( 2= g(t A2t。 182如图所示,在楔形木块的斜面与竖直墙间静止着一个铁球,铁球与斜面及墙间摩擦不计,楔形木块置于粗糙水平面上,斜面倾角为 ,球半径为 R,球与斜面接触点为 A,现对铁球再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压力 F,F 的作用线通 2、过球心 O,若 F 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 ( ) O F A A任一时刻竖直墙对铁球的作用力都大于该时刻的水平压力 面对铁球的作用力缓慢增大C斜面对地面的摩擦力保持不变DF 对 A 点的力矩为 FR 解析:铁球受力如图所示,正交分解得 FF F 见,F 变,F ,故 A 正确,B 错误;再分析斜面受力情况,由于 变,故斜面受地面摩擦力和地面对斜面的作用力都不变,选项 C 正确;A 点到力 F 作用线的距离为 R F 对 A 点的力矩为 FR 项 D 正确。 本题答案为 如图所示,滑块 A 与小球 B 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且滑块 A 套在水平直杆上。 现用与水平方向成 30 3、角的力 F 拉 B,使 A、 B 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A、 B 保持相对静止。 已知 A、 B 的质量分别为 2=10N,重力加速度为 10m/( )=30 =60 与水平直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与水平直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53. 解析:先选取小球 B 为研究对象,其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 小等于 10N;与水平方向成 30角的拉力 F,大小为 10N;绳子对其拉力 T。 三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有 N;在竖直方向上,有 B,即 N,又3 N,所以 T=10N, =30,选项 A 正确,B 错误。 再选取滑块 A 和小球 B 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系统四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有 N+,代入数据,可求出 N=25N;在水平方向上,有f=又 f= N,所以 N=代入数据,可求出 = ,故选项 C 错误,53D 正确。 综上可知,本题答案为 如图所示,m 为在水平传送带上被传送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 ,A 为终端皮带轮,已知皮带轮半径为 r,传送带与皮带轮间不会打滑,当 m 可被水平抛出时,A 轮每秒的转数最少是( ) B C D12grA 解析:小物体不沿曲面下滑,而是恰好被水平抛出时,满足关系式mg=r,即传送带转动的速度 v= ,其大小等于 A 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A 轮转动的每秒的转数 n=。 本题答案为 A。 2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