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版高中物理《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五) 必修1 第二章 第2讲力的合成与分解(教科版)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此套题为 ,请按住 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 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五)(40分钟 100 分)选择题(本大题共 16小题,112 每小题 6分,1316 每小题 7分,共 100分。 多选题已在题号后标出)1.(多选)(2013济宁模拟)关于物体的受力分解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重为 8用测力计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6N,则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013广州模拟)将物体所受重力按力的效果进行分解,下列图中错误的是()一根长为 l 的细绳一端固定在 一端悬挂质量为 ,为使细绳 2、与竖直方向夹 30角且绷紧,小球 小球施加的最小的力是()A. B. D. 2013青岛模拟)如图所示,在水平天花板的 a,杆与天花板保持垂直。 杆的下端有一个轻滑轮 O。 另一根细线上端固定在该天花板的线跨过滑轮 O,下端系一个重为 O 段细线与天花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系统保持静止,不计一切摩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6.(2013无锡模拟)如图甲所示,在广州亚运会射箭女子个人决赛中,中国选手程明获得亚军。 创造了中国女子箭手在亚运个人赛历史上的最好成绩。 那么射箭时,若刚释放的瞬间弓弦的拉力为 100N,对箭产生的作用力为 120 N,其弓弦的拉力如图乙中 2所示,对箭产生的 3、作用力如图中 弦的夹角应为() .(2013大连模拟)如图所示,作用于 2、F 3合力为零。 F 1沿向,大小已知。 F 2与+(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滑轮的质量和一切摩擦均不计,如果绳一端由 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物体 的变化情况是()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 的高度降低, 的高度升高, 的高度不变, 角变小12.(2013长沙模拟)如图所示,细绳 度 O,则在不断增加重物 )杆 端用水平绳连在墙 ,在水平向右的力 的过程中,杆 ) (多选)春节是全世界华人的重大节日,节日里有挂红灯笼的传统,如图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A、B 点等高,O 为结点,轻绳 O 长度相等,拉力分 4、别为 B,灯笼受到的重力为 G。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15.(2013宜宾模拟)在玉树地震的救援行动中, 千斤顶发挥了很大作用,如图所示是剪式千斤顶,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就能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 当车轮刚被顶起时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 05N,此时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 12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汽车顶起,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减小16.(多选)(能力挑战题)如图所示,A、B 为两个相同的双向力传感器,该型号传感器在受到拉力时读数为正,受到压力时读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A 连接质量不计的细绳,可沿固定的圆弧形轨道移动。 B 固定不动,通过光滑铰链连接长为 细绳 5、连接在杆右端终保持杆水平,绳与杆的夹角 表示。 用另一绳在 个传感器的读数用 2表示。 移动传感器 ,F 1、F 2的数值相应地发生变化,如表所示,(g=10m/() 30 60 150.2 解析】选 A、C。 力的分解一般按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斜面上物体的重力有促使物体压紧斜面的效果和促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效果, 选项 A 正确;斜向上的拉力有水平向前拉物体的效果和竖直向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选项 C 正确。 力的分解不改变力的性质和受力物体,故 B、D 均错。 2.【解析】选 C。 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测力计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杆的弹力作用,重力和拉力的合力与杆的弹力等大、反向,故 对 6、球作用力的大小为 ,C 正确。 2210 3.【解析】选 C。 A 项中物体重力分解为垂直于斜面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 2;B 项中物体的重力分解为沿两条细绳使细绳张紧的分力 2,A、B 项图画得正确。 C 项中物体的重力应分解为垂直于两接触面使物体压紧两接触面的分力 2,故 C 项图画错。 D 项中物体的重力分解为水平向左压紧墙的分力 2,故 D 项图画得正确。 4.【解析】选 C。 将 沿绳方向与施加的力的反方向分解, 如图所示, 所以施加的力与 故 C 正确。 25.【解析】选 D。 细线对天花板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G;以滑轮为对象, 两段细线的拉力都是 G,互成 120,因此合力大小是 G,根据共点力 7、平衡,a 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也是 G(方向与竖直方向成 60角斜向右上方);a 杆和细线对滑轮的合力大小为零,故 A、B、C 均错,D 正确。 6.【解析】选 D。 弓弦拉力合成如图所示,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合 所 以 可得 =106。 故 D 正确。 【总结提升】求解力的合成的一般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情况。 (2)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准确画出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3)若为多个共点力,可依次合成。 (4)用三角形知识进行求解或比较。 7.【解析】选 D。 因 2、F 3的合力为零,故 2、F 1的合力等大反向,故 可能在第三象限,A、B 均错; 2的合力与 而 向均已知,故 2 8、的合力与其夹角大小无关,C 错;当 2垂直时,F 3最小, 其最小值为 正确。 8.【解析】选 A、D。 设轻绳的拉力大小为 T,小球 受力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知水平方向:=10N,入得:=30,T=10N,故 A 正确,B 错误;对滑块 A 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知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fN=f= ,故 C 错、D 正确。 359.【解析】选 A。 结点 c 受到绳子向下的拉力 F 大小等于物块的重力 产生两个作用效果: 拉紧 和 ,将力 F 沿和 方向分解 ,如图所示。 由图中的几何关系可得 2= 有 中的拉力3121= mg,中的拉力 2= A 正确。 210.【解题指南】解答本 9、题可按如下思路分析:【解析】选 B。 在圆柱体缓慢转动的过程中,物块 随时间发生变化,A 错误;物块 P 受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 半径指向外的支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沿切线方向的静摩擦力 f,因圆柱体缓慢移动,所以物块 P 在任意位置所受合力为零,D 错误; 对三力正交分解,设重力 支持力N 方向所夹锐角为 ,则 N=f= A 转至 A的过程中, 先减小后增大,所以 N 先增大后减小,f 先减小后增大,B 正确,1.【解析】选 C。 最终平衡时,绳的拉力 F 大小仍为 二力平衡可得2 角不变, 但因悬点由 Q 移到 P,左侧部分绳子变长,故 A 应升高,所以 C 正确。 10、12.【解析】选 A。 作出力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 由于 O,所以 ,由四边形的两个邻边的长短可以知道13.【解析】选 D。 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可知,的拉力增大,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杆所受压力沿竖直方向的分力始终与重物的重力大小相等,故杆所受压力不变,D 正确。 14.【解析】选 A、B。 由 A、B 两点等高,O 等长可知,与 两力对称,B 选项正确;若两绳间的夹角 =120,B=G;当 120时:F A=,故 A 选项正确;这两个力的矢量和与重力是平衡力,C 选项错误;这两个力不是大小之和而是矢量之和等于 G,D 选项错误。 15.【解析】选 D。 千斤顶两臂对汽车的支持力为 05N,这三个力。2014版高中物理《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五) 必修1 第二章 第2讲力的合成与分解(教科版)
相关推荐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一模)理综试卷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 300 分,考试用时 150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 共 20 题 每题 6 分 共 12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请把答案涂在机读卡上。 1.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脂肪、肝、神经等多种组织细胞。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一模)理综试卷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 30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 共 20 题 每题 6 分 共 12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请把答案涂在机读卡上。 1.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脂肪、肝、神经等多种组织细胞。
小结:小朋友们既懂得观察,又会自己识字,真不错,这节课我们要把这些字记得更牢。 (三)、揭示课题,教学“目” 出示课题: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带读。 图字对照,认记“目”字。 ( 1)看图读字。 出示生字卡片和实物图片,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 (指导学生说完整话,并学习用数量词“一只”。 借助拼音认读“目”,并知道“目”是“眼睛”。 ( 2)比形认字。 比一比:图画、图画右
数据点和它回归直线上相应位置的差异 )ˆii yy ( 是随机误差的效应 ,称 iii yye ˆˆ 为残差 . (3)残差平方和 ni ii yy12)ˆ( .(4)相关指数 niiniiiyyyyR12122)()ˆ( 2R 的值越大 ,说明残差平方和越小 ,也就是说模型的拟 合效果越好 .在线性回归模型中 , 2R 表示解释变量对预报变量变化的贡献率 ,
200 你是怎样计算的。 和同学交流一下。 600里有 6个百,平均分成 3份,每份是 2个百,也就是 200。 探究算法 120247。 3= 40 12247。 3= 4 120247。 3= 40 3个班上手工课一共用去 120张彩色手工纸,平均每班用了多少张。 应该怎样列式。 又该怎么算呢。 可以把 120看成 12个十。 12个十除以 3是 4个十,就是 40。 探究算法 1. 算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