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冲刺模拟考试理综试题(四)(2014.05)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四)理 综 试 题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 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愿答案使用 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 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可能用蓟的相对原子质量: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 2、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呻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或生命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乳酸蓊和酵母菌中都含有核糖体和染色体B植物细胞都会有叶绿体,并能通过叶绿体合成生长所需的有机物C当玉米因连续阴雨而不能正常传粉时,可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来保证产量D糟予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基因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2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3下图细胞 I、物质 E、 F 的关系可能是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如图甲表示赤霉素的作用机理,图乙表示几种激素对茎段生长的影响。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图甲中的 a 表示促进,b 表示抑制B图乙 3、说明生长素和赤霉素具有协同作用C赤霉素缺乏的植物体无法完成生长素的合成D控制玉米茎秆高度的基因可能与赤霉素的合成代谢有关5一批基因型为从与 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 1:3。 自然状态下( 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从、Aa、数量之比为A3:2:1 B7:6: 3C5:2:1 D1:2 :26分析右图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进行海洋渔业捕捞至 c 时对应的种群数量为宜 Bc d 段种群数量下降 C该种群数量在 e 点达到 K 值 D该种群数量呈“S ”型增长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变色硅胶干燥剂含有 燥剂呈蓝色时,表示不具有吸水干燥功能B“硝基苯制备”实验中,将温度计插入水浴,但水银球不 4、能与烧杯底部和烧杯壁接触C蝉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D除去干燥 混有的少量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 液、浓硫酸的洗气瓶820时向 20酸溶液中不断滴入 溶液 化如图所示。 此过程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错误的是9物质 x 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常被用于制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在医学上也有广泛用途。 下列关于物质 X 的说法正确的是AX 的分子式为 质 x 最多可以和 3 气发生加成反应 CX 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足量的 X 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 a 2应得到的气体的 5、物质的量相同10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 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 向 即用培养皿湿润蓝色扣在上面。 已知: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11二氯化二硫(S 2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常温下,水易水解,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2下图 I、别是甲、乙两组同学将反应 设计成的原电池装置,其中 2 均为碳棒。 甲组向图 I 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浓盐酸;乙组向图 杯中逐滴加入适量 40%液。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组操作时,电流计(G)指针发生偏转13有关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 6、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如图所示,两相同物块分别放置在对接的两固定斜面上,物块处在同一水平面内,之间用细绳连接,在绳?的中点加一竖直向上的拉力,使两物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与斜面间的夹角小于 90当增大拉力,后,系统仍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绳受到的拉力变大 B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变小C物块对斜面的压力变小 D物块受到的合力不变15如图所示为汽车在 7、水平路面上启动过程中的 v 一 t 图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动段表示以额定功率行驶时的加速阶段,幻段是与动段相切的水平直线,下述说法正确的是16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北斗”系统中两颗卫星均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都为厂,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 A、 B 两个位置(如图所示) 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地球半径为尺,关于两颗卫星线速度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7如图所示,两个宽度均为三的条形区域,存在着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均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以竖直虚线为分界线,其左侧有一个用金属丝制成的与纸面共面的直角 8、三角形线框底边 为牡,并处于水平现使线框以速度移水平匀速穿过匀强磁场区,则此过程中,线框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设逆时针电流方向为正方向,取时间 作为计时单位)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如图所示,a、b、c 、d 分别是一个菱形的四个顶点,20现将三个等量的正点电荷+Q 分别固定在 a、b、c 三个顶点上,将一个电量为+9 的点电荷依次放在菱形中心 O 点和另一个顶点 d 点处,两点相比Ad 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由 O 指向 q 在 d 点所具有的电势能较大Cd 点的电势小于 O 点的电势Dd 点的电场强度小于 D 点的电场强度20如图所示,牵线彳为电源口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 9、关系图象;直线艿为电源 6 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琴图象;直线 c 为一个电阻尺的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如果将这个电阻尺分别,接到 a、b 两电源上,那么有AR 接到 a 电源上,电源的效率较低BR 接到 b 电源上,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大CR 接到 a 电源上,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大DR 接到 b 电源上,电阻的发热功率和电源的效率都较高 21一质量为 l 物体,以 10 的初速度从足够长的粗糙斜面上的 A 点沿斜面向上运动,1s 末物体恰好到达最高点,6 s 末物体的速率恰好为 10 眺,则A1 s6 s 内物体所受重力的平均功率为 50 s 末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 20 l s 内物体 10、胡捌暾的变化量大小与 l s6 s 内机械能的变化量大小之比为 l:5D1 s6 s。 内物唾恸麓变化量的大小与机械能的变化量大小之比为 1:2第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22 题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 33 题第 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2(7 分) 某同学想测出兰州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升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为了减小误差,他设计了一个实验如下:将一根长直铝棒用细线悬持在空中(如图甲所示) ,在靠近铝棒下端的一侧固定电动机 M,使电动机转轴处于竖直方向,在转轴上水平固定一支特制笔 N,借助转动时的现象,将墨汁甩出形成一条细线调整笔的位置, 11、使墨汁在棒上能清晰地留下墨线启动电动机待转速稳定后,用火烧断悬线,让铝棒自由下落,笔在铝棒上相应位置留下墨线图乙是实验时在铝棒上所留下的墨线,将某条合适的墨线么作为起始线,此后每隔 4条墨线取一条计数墨线,分别记作作 B、C 、D 、E将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 A,此时 B、C、 D、E 对应的刻度依次为 1468 915 341 1746 知电动机的转速为 3 000r: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1)相邻的两条计数墨线对应的时间间隔为 s:(2)由实验测得兰州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ms 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该同学计算出划各条墨线时的速度 v,以 为纵 12、轴,以各条墨线到墨线 A 的距离 h 为横轴,描点连线,得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象,据此图象 (填“能”或“不能”)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 23(8 分) 老师要求同学们测出待测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所给的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E,定值电阻尺 I(阻值未知),电压表 V(量程为 30 V ,内阻很大 ),电阻箱R(09999),单刀单掷开关 刀双掷开关 线若干某同学连接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电路,他接下来的操作是: a拨动电阻箱旋钮,使各旋钮盘的刻度处于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后,将 到 合 录下对应的电压表示数为 2,20 V,然后断开 S1;b保持电阻箱示数不变,将 换到 6,闭合 示),然 13、后断开 S 记录此时电压表的读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1)请你解答下列问题:图甲所示电阻箱的读数为 ,图乙所示的电压表读数为 V由此可算出定值电阻 阻值为。 (计算结果取 3 位有效数字) (2)在完成上述操作后,该同学继续以下的操作:将 换到 a,多次调节电阻箱,闭合 出多组电阻箱的示数蠢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 U,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如图丙所示的 图象由此可求得该电池组的电动势 E 及内阻 r,其中 E= V,电源内阻 r= (计算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24(4 分)如图所示,从 A 点以 水平速度抛出一质量 m=1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当物块运动至 B 点时,恰好沿切线方向进入光滑圆弧轨道 圆弧轨道后滑上与C 点等高,静止在粗糙水平的长木板上,圆弧轨道 C 端切线水平,已知长木板的质量M=4、B 两点距 C 点的高度分别为 H=h=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迭因数 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求:(1)小物块运动至 B 点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2)小物块滑动至 C 点时,对圆弧轨道 C 点的压力;(3)长木板至少为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如图所示,在 面的第一象限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