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分校一轮同步周练1 直线运动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直线运动)1、 【 2013 广东高考】m/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 50m/机在滑行前,s s (2013 全国卷大纲版 )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间隔为 2s,他们运动的 像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 则At=2s 时,两球的高度差一定为 40mBt=4s 时,两球相对于各自抛出点的位移相等C两球从抛出至落地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D甲球从抛出至达到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的相等3、 【 2013 上海高考】 汽车以恒定功率沿公路做直线运动,途中通过一块沙地。 汽车在公路及沙地上所受阻力均为恒力,且在沙地上受到的阻力大于在公路上 2、受到的阻力。 汽车在驶入沙地前己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驶入沙地到驶出沙地后的一段时间内,位移s 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可能是4、 (2013 海南卷)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 象如图所示。 下列 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5、 【 2013 广东高考】 如图 7,游乐场中,从高处 A 到水面 B 处有两条长度相同的光滑轨道。 甲、乙两小孩沿不同轨道同时从 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甲的切向加速度始终比乙的大B甲、乙在同一高度的速度大小相等C甲、乙在同一时刻总能到达同一高度D甲比乙先到达 B 处T 2T/2 T 2T 2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 (2013 四川卷 )甲、乙 3、两物体在 t=0 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 x 轴运动,其 像如图所示,则A 甲、乙在 t=0 到 t=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乙在 t=0 到 t=7s 之间的位移为零C甲在 t=0 到 t=4s 之间做往复运动D甲、乙在 t =6s 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7、 ( 2013 全国新课标 I) 、如图直线 a 和曲线 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a 和 b 的位置一时间(xt)图线。 由图可知A 在时刻 a 车追上 b 车B 在时刻 a、b 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 在 段时间内, b 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D 在 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比 a 车的大 8、【2013 江苏高考】. (10 分)某兴趣小组利 4、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倾斜的球槽中放有若干个小铁球,闭合开关 K,电磁铁吸住第 1 个小球. 手动敲击弹性金属片 M,M 与触头瞬间分开, 第 1 个小球开始下落,M 迅速恢复,电磁铁又吸住第 2 个小球. 当第 1 个小球撞击 M 时,M 与触头分开,第2 个小球开始下落. 这样,就可测出多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 (1)在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有_.(A)电路中的电源只能选用交流电源(B)实验前应将 M 调整到电磁铁的正下方(C)用直尺测量电磁铁下端到 M 的竖直距离作为小球下落的高度(D)手动敲击 M 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2)实验测得小球下落的高度 H =1. 5、 980 m,10 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 T =6. 5 s. 可求出重力加速度 g =_m/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情况下,世昌的博客 (4)某同学考虑到电磁铁在每次断电后需要时间 t 磁性才消失,因此,每个小球的实际下落时间与它的测量时间相差 t,这导致实验误差. 为此,他分别取高度 量 n 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 他是否可以利用这两组数据消除 t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请推导说明9、 【 2013 广东高考】.(18 分) (1 )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 16(a)所示其中斜面倾角 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 50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 16(b)所示, 6、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 4 个记录点未画出。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A. 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B. 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C. 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D.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穿过限位孔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用字母填写) 图 16(b)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T= s 计数点 5 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 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 a= 10、 ( 2013 山东理综).(13 分)(1 )图甲为一游标卡尺的结构示意图,当测量一钢笔帽的内径时,应该用游标卡尺的_(填 “A”“B”或“C 7、”)进行测量;示数如图乙所示,该钢笔帽的内径为_1 3 5 世昌的博客 、 ( 2013 浙江理综) 如图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车上。 一同学用装置甲和乙分别进行实验,经正确操作获得两条纸带和,纸带上的 a、b 、c 均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 (1)任选一条纸带读出 b、c 两点间的距离为 ;(2)任选一条纸带求出 c、e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纸带和上 c、 (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图中 (填选项)A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B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C纸带 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为用装置乙 8、实验所得 1D纸带 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纸带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 ( 2013 全国新课标 I)(13 分) 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 A 和 B,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存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记 R。 在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A、B 和 R 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0,2l) (0, 和(0 ,0)点。 已知 A 从静止开始沿 y 轴正向做加速度太小为 平行于 x 轴朝 x 轴正向匀速运动。 在两车此后运动的过程中,标记 R 在某时刻通过点(l,l)。 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求 B 运动速度的大小。 13 (2013 全国卷大纲版 )(15 分)一客运列车匀速行 9、驶,其车轮在铁轨间的接缝处会产生周期性撞击。 坐在该客车中的某旅客测得从第 1 次到第 16 相邻的平行车道上有一列货车,当该旅客经过货车车尾时,货车恰好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沿客车行进方向运动。 该旅客在此后的 ,看到恰好有 30 节货车车厢被他连续超过。 已知每根铁轨的长度为 节货车车厢的长度为 车车厢间距忽略不计。 求:(1) 客车运行速度的大小;(2) 货车运行加速度的大小。 14. (2013 四川卷 ) (15 分)近来,我国多个城市开始重点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行为。 每年全国由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上万起,死亡上千人。 只有科学设置交通管制,人人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证行人的生命安 10、全。 如下图 2 所示,停车线 前方斑马线边界 的距离为 23m。 质量 8t、车长 74km/h 的速度向北匀速行驶,当车前端刚驶过停车线 车前方的机动车交通信号灯由绿灯变黄灯。 (1)若此时前方 C 处人行横道路边等待的行人就抢先过马路,卡车司机发现行人,立即制动,卡车受到的阻力为 3104N。 求卡车的制动距离;(2)若人人遵守交通规则,该车将不受影响地驶过前方斑马线边界 确保行人安全,D 处人行横道信号灯应该在南北向机动车信号灯变黄灯后至少多久变为绿灯。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 A D 8、(1)B D (2) )增加小球下落的高度;多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也 11、可)9、 ( 1)(2) (3) ; 316549)(10、 ( 1)A;答案: (1) 1(2) s,或s。 小于 (3)C 1解析:(1)选择纸带 读出 b、 c 两点间的距离为 择纸带读出 b、 c 两点间的 1距离为 2)选择纸带 读出 c、 e 两点间的距离为 出 c、 e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 1为 = 10s=s。 择纸带读出 c、 e 两点间的距离为 出 c、 e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10s=s。 )分析纸带上的点距离可以看出,纸带 做匀加速运动,纸带做加速度逐渐减 1小的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所以带 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为用装置乙实 1验所得,选项 C 正确。 12、 解 12、析:设 B 车的速度大小为 v,如图,标记 R 在时刻 t 通过点 K(l,l ) ,此时 A、B 的位置分别为 H、G。 由运动学公式,H 的纵坐标 的横坐标 别为 l+ 1xB=在开始运动时,R 到 A 和 B 的距离之比为 2:1,即 :1由于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在以后任一时刻 R 到 A 和 B 的距离之比都为 2:1。 因此,在时刻 t 有 G=2: 1 由于 G= x G= (yA+l):(2l) 由式得 l y A=5l 23联立式得 3、 ( 1)设连续两次撞击轨道的时间间隔为 t,每根轨道的长度为 l,则客车的速度为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3 分) 其中 l25.0 m,v 解得 (2 分)7.5/sv(2)设从货车开始运动后 t20.0 s 内客车行驶的距离为 车行驶的距离为 车的加速度为 a,30 节货车车厢的总长度为 L3016.0 (3 分) (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