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物理母题题源系列 12 交流电的产生与描述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母题来源】 2014 年天津卷第 7 题【母题原题】 所示,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圈两次分别以不同的转速,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图象如图 2 中曲线 a、b 所示,则A两次 t=0 是时刻线圈平面均与中性面重合B曲线 a、b 对应的线圈转速之比为 2:3C曲线 a 表示的交变电动势频率为 25线 b 表示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 10所以选项 D 错误。 题意图】 本题考查交流电的产生原理和交流电的描述,涉及中性面特点、交流电的有效值、频率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考试方向】 交流电的产生和描述,通常涉及中性面特点、交流电 2、的 “四值” 、周期、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特别是有效值的计算一直是考查的热点。 【得分要点】 当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转轴匀速转动时,线圈中便会产生正弦式交流电,这与转轴的位置或者线圈的形状无关,即转轴不一定是对称轴,线圈也不一定是矩形线圈。 (1 )中性面:指的是与磁感线垂直的平面。 可见,当线圈处在中性面位置时, 虽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但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零。 (2 )交变电流的瞬时表达式:交流电瞬时表达式的形式与开始计时时线圈的初位置有关,若从中性面开始计时,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E 从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的位置开始计时,瞬时表达式为 e=t 3、+ 2)或 e=3 )交流电的最大值:E m=中 N 为线圈的匝数,B 为匀强磁场的场强,S 为线圈的面积(注意 S 与线圈形状无关) , 为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的角速度。 (4 ) 交流电的有效值: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定义的,即让交流电和直流电通过同样阻值的电阻,如果它们在同一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这一交流电流的有效值就跟这个直流电流相等。 只有正弦(或余弦)交流电的有效值与最大值之间才有, ,。 若不是完整的正弦(或余弦)交流电,则2/ 2/ 2/必须利用有效值的定义重新计算。 注意:计算线圈某时刻的受力情况用瞬时值;讨论电容器的击穿电压,即电容器接在交流电路中,则交变电压的最大值 4、不能超过电容器的耐压值;计算与电流的热效应有关的量(如计算热量、功、功率以及确定保险丝的熔断电流等)用有效值,电流表、电压表和功率表等电工仪器的示数和各种电器设备“铭牌”上所标的电压、电流值均指有效值,我们平时所提到的交变电流的数值,如我国民用交变电流照明电压 220V 和动力电压 380V 等都是指有效值;计算通过电路横截面的电荷量要用平均值:。 1.【2014 年北京朝阳区一模】一正弦交变电流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该交变电流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周期为 B电压的有效值为 压的最大值为 V D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 (V)20 2.【2014 北京市房山区高 5、三一模】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如图 1 所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如图 2 所示,则At =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为零Bt =线框平面与中性面重合C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 311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频率为 100 :正弦交流电3.【天津市红桥区 2013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如图甲所示为一台小型发电机构造的示意图,线圈逆时针转动,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正弦规律图象如图乙所示。 发电机线圈内电阻为 l0 ,外接灯泡的电阻为 90。 则A在 t=时刻,穿过线圈磁通量为零 B瞬时电动势的表达式为62C电压表的示数为 6V D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重庆市重庆一中高 2 6、014 级高三下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物理试题】如图所示, 匝矩形磁感应强度为 的匀强磁场中绕轴 匀速转动,线框面积为 ,电感不计,外电路接电阻 、理想交流电流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图示位置线圈的感应电动势为 B交流电流表的示数()C一个周期内通过 的电荷量 D 两端电压的有效值5.【2013 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如图所示,单匝矩形闭合导线框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线框面积为 S,电阻为 R。 线框绕与边重合的竖直固定转轴以角速度 从中性面开始匀速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转过 6时,线框中的电流方向为 B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 2从中性面开始转过 2的过程中,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框转一周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2【答案】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