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针对训练第一轮总复习资料 必修2第4章第4讲知能演练轻巧夺冠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单项选择题1一颗子弹以某一水平速度击中了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并从中穿出,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子弹减少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增加的机械能B子弹减少的机械能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C子弹减少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和内能之和D子弹减少的动能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与子弹和木块系统增加的内能之和解析:选 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子弹减少的动能转化为木块动能和系统的内能,D 正确图所示为一个盛水袋,(不计水袋质量) 某人从侧面缓慢推袋壁使它变形,则水的重力势能( )A增大 B变小C不变 D不能确定解析:选 水的机械能增大,由于水的动能仍为 0,故重力势能 2、增大,A 对3(2013无锡模拟)如图所示,汽车在拱形桥上由 A 匀速率运动到 B,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牵引力与摩擦力做的功相等B合外力对汽车不做功C牵引力和重力做的总功大于汽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D汽车在上拱形桥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小于汽车增加的重力势能解析:选 匀速率运动到 B,合外力始终指向圆心,合外力做功为零,即 W G ,即牵引力与重力做的总功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A、C 错误,B 正确;因为汽车匀速率运动,所以在上拱形桥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汽车增加的重力势能,D 错误4从地面竖直上抛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上升的过程 3、中动能减少了 球上升和下降的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减少了 球上升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了 球上升和下降的整个过程中动能减少了 升的过程中动能减少量等于小球克服重力和阻力做的功,为 球上升和下降的整个过程中动能减少量和机械能的减少量都等于全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 2A、B、D 错误,C 正确5.(2013温州市五校联考)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压缩弹簧后用细线绑定拴牢将一个金属球放置在弹簧顶端(球与弹簧不粘连,放上金属球后细线仍是绷紧的) ,某时刻烧断细线,球将被弹起,脱离弹簧后能继续向上运动,那么该球从细线被烧断到金属球刚脱离弹簧的这一运动过程中(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 4、址 球所受的合力先增大后减小B球的动能减小而它的机械能增加C球刚脱离弹簧时的动能最大D球刚脱离弹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解析:选 明烧断线瞬间弹力大于重力,小球受到的合力向上,随着小球向上运动,弹簧形变减小,弹力减小,小球受的合力减小,A 错;当弹簧形变产生的弹力与小球重力大小相等时,小球受的合力为零,小球速度达到最大,动能最大,B 、C 错;此后小球继续上升,小球受到的合力变为竖直向下,小球减速,这个过程中,除重力做功外,还有弹力做功,弹力做正功,所以小球的机械能增加,球刚脱离弹簧时弹簧的弹性形变消失,弹性势能最小,故 D 正确手通过弹簧拉着物体沿光滑斜面上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受 5、重力和弹簧的弹力作用,物体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手的拉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C弹簧弹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D手的拉力和物体重力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解析:选 有重力和系统内弹力做功时机械能才守恒,手的拉力对系统做正功,系统的机械能增大,由功能关系可知,A 错,B 对;对物体,弹簧弹力是外力,物体所受外力中,除重力外只有弹簧弹力做功,因此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C 错;手的拉力作用于弹簧,因此引起弹簧的形变而改变弹性势能,D 错7.(2012高考安徽卷)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 R 的圆弧轨道,半径 平、直,一个质量为 m 6、 的小球自 A 的正上方 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 B 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已知 2R,重力加速度为 g,则小球从 P 到 B 的运动过程中( )A重力做功 2械能减少 外力做功 服摩擦力做功 点正上方由静止释放,通过 B 点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只有重力提供向心力,即:mg,得 v2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可得 D 正确8如图所示,质量为 M,长度为 L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 m 的小物块,放在小车的最左端,现用一水平力 F 作用在小物块上,小物块与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为f,经过一段时间小车运动的位移为 s,小物块刚好滑到小车的右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时小物块的动能为 F(sL)B 7、此时小车的动能为 一过程中,小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 Fs一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sL) ,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Ff)(s L) E A 错误;对小车分析:只有摩擦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 错误;小物块和小车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增加量为非重力做功,即(Ff)(sL)(sL) 错误;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摩擦力与相对路程之积,即 Q一长为 l 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 v 运转,工件从 A 处无初速度地放到传送带上,到达最高点 B 前有一段匀速的过程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传送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每当前一个工件在传送带上停止相对 8、滑动时,后一个工件立即放到传送带上,整条传送带满载时恰好能传送 n 个工件重力加速度为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传送带上摩擦力对每个工件做的功为 传送带上摩擦力对每个工件做的功为 个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由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Q传送带满载工件比空载时增加的功率为 Pmg v(解析:选 Wf传送带上摩擦力对每个工件做的12功为 、B 错误;工件加速过程的加速度12a ,加速到同速所用的时间 t ,故每va mg ,故 C 错误;满(比空载时,传送带增加的拉力 F(n1) mg 传送带满载比空载时增加的功率为 PF v ),D 正确二、非选择题10(2013安徽名校模拟)玉树地震发生后,需要向灾区运 9、送大量救灾物资,在物资转运过程中常使用如图所示的传送带已知某传送带与水平面成 37角,传送带的 分长 L5.8 m,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 v4 m/s 按图示方向传送,若在 B 端无初速度地放置一个质量 m50 救灾物资 P(可视为质点),P 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取g10 m/s 2,求:(1)物资 P 从 B 端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2)物资 P 到达 A 端时的动能解析:(1)P 刚放上 B 端时,受到沿传送带向下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a 0 m/s 2.(2)P 达到与传送带相同速度时的位移 s 0.8 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根据动能定理得(mg f)( 10、Ls) A 12到 A 端时的动能 900 1)10 m/s 2(2)900 J 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质量为 M1.5 薄木板 A 相连,质量为 m0.5 小球 B 放在木板 A 上,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2000 N/小 F20 N 的力作用在 B 上且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在 B 正上方处有一四分之一内壁光滑的竖直圆弧轨道,轨道半径R0.4 m,轨道下端 P 点距离弹簧原长位置高度为 hm撤去外力 F 后,B 竖直上升最终从 P 点切入轨道,到达 Q 点的速度为 m/1)B 在 Q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2)A、B 分离时的速度 v;(3)撤去 F 瞬间弹簧的弹性势能 1)由牛顿第二 11、定律得:15 N,方向竖直向下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15 N,方向竖直向上(2)A、B 在弹簧原长处分离后,B 在上升过程中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R h) 2 2v6 m/s.(3)撤去 F 到弹簧恢复原长 A、B 分离,弹簧上升 (mM)mM )(mM) p1)大小 15 N,方向竖直向上(2)6 m/s(3)12.(2013厦门模拟)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小车,左侧靠在竖直墙壁上,小车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 滑,在最低点 B 与水平轨道 切,长度 L2 m,圆弧半径 R1 m,整个轨道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 C 点以 8 m/块与 分的动摩擦因数 知物块 12、质量为 m1 车的质量 M3.5 g10 m/s 2)求: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1)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最低点 B 时对轨道的压力及离开 B 点上升的最大高度(2)物块滑回 B 点后再经多长时间离开小车及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解析:(1)物块由 C 到 B 的过程对物块由动能定理得 B 12据牛顿第二定律:NmgN,N的大小为 46 N,方向竖直向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得:h1.8 B(2)设物块滑回 B 点至轨道末端 C 处分离用时 t,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 mg对小车有:a 212 12解得:t v 车 a 2v 车 m/1)46 N ,方向竖直向下 1.8 m(2) s m/s23。2014年高考针对训练第一轮总复习资料 必修2第4章第4讲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