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针对训练第一轮总复习资料 必修1第1章第2讲知能演练轻巧夺冠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单项选择题1(2013福建六校联考)16 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以下说法与事实相符的是( )A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B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算并用实验验证了小球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解析:选 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则 A、B 错误;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牛顿总结 2、伽利略等前人的经验,得到牛顿第一定律,则 C 正确,D 错误2某动车组列车以平均速度 v 从甲地开到乙地所需的时间为 t,该列车以速度 甲地出发匀速前进,途中接到紧急停车命令紧急刹车,列车停车后又立即匀加速到 续匀速前进,从开始刹车至加速到 时间是 车刹车过程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若列车仍要在 t 时间内到达乙地,则动车组列车匀速运动的速度 为()A. t0 1212 vtv 0(tt 0)2 ,故选项 C 正确12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 s 与时间 t 的关系为 s3t 2t 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则该质点()A第 2 s 内的位移是 10 3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7 3、m/意相邻 1 s 内的位移差都是 4 意 1 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3 m/ s3t2t 2可知,质点在第 1 s 内位移 m,前 2 s 内位移 4 m,前 3 s 内位移 7 m,所以第 2 s 内位移 s2s 2s 19 m,A 错;前 3 s 内的平均速度 3 m/s9 m/s,B 错;s3t2t 2与 sv 0t 73 12照得 a2,所以 a4 m/s 2, D 错质小球被电磁铁吸附,断开电磁铁的电源,小球自由下落,已知小球的直径为 0.5 同学从计时器上读出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 03 s,则小球开始下落的位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A1 m B.4 m D1 4、.5 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vs /t 5 m/s,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 h m,故 B 正确 36 km/h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发现前方有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 m/s 2 的加速度,刹车后的第 3 s 内,汽车的路程为()A12.5 m B2 0 m D0.5 D.由 vt得 t2.5 s,则刹车后的 2.5 s 末,汽车已经停止运动,第 3 质上就是 2 s2.5 s 内的位移,s 2 0.5 m,A 、B 、C 错误,D 正确块 A、B 并排且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 的长度是L,B 的长度是 2L,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以速度 入 A,以速度出 B,子弹可视为质点, 5、其运动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子弹穿出 A 时的速度为()A. C. D. 3解析:选 a,子弹穿出 v,子弹在 :v 2v 2弹在 v v 22a2L,两式联立可得,21 2v ,因此 C 对2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 1 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 1 次、第 2 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2 m;在第 3 次、第 4 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 0.8 m,由上述条件可知(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 0.6 m/点运动的加速度是 0.3 m/ 1 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 0.5 m/ 1 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 0.1 m/ 点在第 6、 1 次、第 2 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 .2 m,在第 3 次、第 4 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 .8 m,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s ms n(mn) 得:a0.3 m/ A 错, B 对;又由 s1v 0T v 0m/s,所以 C、2错8.(2011高考安徽卷)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 s 所用的时间为 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 s 所用的时间为 )A. t2st2. t2st2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选 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知 ,v 2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知 v2v 1a 式可得 A 正确9.(2013北京四中模拟)如图所示,一杂 7、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接球,他每隔 0.4 s 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 4 个球,将球的运动近似看做是竖直方向的运动,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球点算起,取 g10 m/s 2)()A1.6 m B2.4 .2 m D4.0 时空中有三个球,由于相邻球的运动时间间隔均为 0.4 s,考虑到运动特点知,此时最高点有一个球因此,球单向运动时间为 0.8 s,故所求高度为:h 10( m3.2 2二、非选择题10某同学站在一平房边观察从屋檐边滴下的水滴,发现屋檐的滴水是等时的,且第5 滴正欲滴下时,第 1 滴刚好到达地面;第 2 滴和第 3 滴水刚好位于窗户的 8、下沿和上沿,他测得窗户上、下沿的高度差为 1 m,由此求屋檐离地面的高度解析:水滴的位置等效为一滴水做自由落体运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置图中自上而下相邻点距离比为 1357,因点“3” 、 “2”间距为 1 m,可知屋檐离地面高度为 (1357) m 3.2 .2 究人员为检验某一产品的抗撞击能力,乘坐热气球并携带该产品竖直升空,当热气球以 10 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到某一高度时,研究人员从热气球上将产品自由释放,测得经 11 s 产品撞击到地面不计产品所受的空气阻力,求产品的释放位置距地面的高度( g 取 10 m/析:法一:全程法将产品的运动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题意画出运动草图如图所示 9、规定向上为正方向,则 0 m/s,ag10 m/s 2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v 0t 495 95 段法仍然根据题意画出运动草图如上图所示将产品的运动过程分为 AB 和 BCD 两段来处理AB 为竖直上抛运动,BC D 为自由落体运动在 AB 段,根据竖直上抛运动规律可知 1 h 5 题意可知 1 s1 s10 500 h BDh 95 95 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 B 点进入水平面(设经过 B 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 ,最后停在 C 点每隔 0.2 s 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重力加速度 g10 m/s 2)求:t(s) v(m/s) (1)物体在斜面和水平面上滑行的加速度大小;(2)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时间;(3)t0.6 s 时的瞬时速度 1)由前三列数据可知物体在斜面上匀加速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5 2 m/s )由 5t(0.8t),解得 t0.1 s,即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时间为 0.5 s.(3)t0.6 s 时物体已在水平面上,其瞬时速度为vv 1.2a 2(1.2t)2.3 m/1)5 m/s 22 m/s 2(2)0.5 s(3)2.3 m/s。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