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针对训练第一轮总复习资料 必修1第3章第3讲知能演练轻巧夺冠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力计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0 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 8 N,关于电梯的运动( 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0 m/)A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4 m/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4 m/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2 m/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2 m/ 1 数为 8 N 时, 2得:a2 m/向向下,因此物体向下加速运动或向上减速运动,故 C 正确水平面上的箱子内,带异种电荷的小球 a、b 用绝缘细线分别系于上、下两边,处于静止状态地面受到的压力为 2、 N,球 b 所受细线的拉力为 b 的细线后,在球 b 上升过程中地面受到的压力( )A小于 N B等于 于 NF D大于 N b 的细线后, b 球会向上加速,造成两球之间的静电力 F 电 增大,剪断前由整体法有 NMgm agm 电 m a 球有NMgm 电 Nm 电 ,由于 F 电 F 电 ,所以 NNF,故选 体 A 叠放在物体 B 上,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 、 B 质量分别为 kg、m B2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始时 F10 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 45 N 的过程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拉力 F12 N 时,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 1 3、2 N 时,开始相对滑动C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D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解析:选 B 运动是因为 A 对它有静摩擦力,但由于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所以 B 的加速度存在最大值,可以求出此加速度下拉力的大小;如果拉力再增大,则物体间就会发生相对滑动所以这里存在一个临界点,就是 A、B 间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拉力 F 的大小,以 A、B 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A 受水平向右的拉力,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有Ffm 以 B 为研究对象,B 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fm f 为最大静摩擦力时,由 得 a m/ m/s 222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得 F(m Am B)a(62)6 4、N48 48 N 时,A、B 间的摩擦力都达不到最大静摩擦力,也就是说,A、B 间不会发生相对运动4(2013福建师大附中高三模拟) 如图所示,一个重力 G4 N 的物体放在倾角为 30的光滑斜面上,斜面放在台秤上,当烧断细线后,物块正在下滑的过程中与稳定时比较,台秤示数( g10 m/s 2)()A减小 2 N B减小 1 大 2 N D增大 1 a 5 m/直向下的分加速度为 aya2.5 m/s 2,台秤示数的减小量为 Gma y 1 N,故 B 正确量分别为 两个物体用水平细线相连,在大小恒定的拉力 F 作用下,先沿水平面、再沿斜面(斜面与水平面成 角)、最后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则在这三个 5、阶段的运动中,细线上张力的大小情况是()A由大变小 B由小变大C始终不变 D由大变小再变大解析:选 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 1m 2)( m1m 2)m 1 m2)a对 牛顿第二定律有:Tm 1m 1m 1 F,故绳中张力的大小与夹角 、动摩擦因数 无关,即 C 正.(2013成都外国语学校模拟)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 m、2m 和 3m 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 2m 和 3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质量为 3m 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为 2m 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当 F 逐渐增大到 T 6、 时,轻绳刚好被拉断C当 F 逐渐增大到 ,轻绳还不会被拉断D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质量为 m 和 2m 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 F(m 2m 3m) a,设轻绳的拉力恰好为 T,则有:T( m2m)a,以上两式联立可得,此时 F2T,即当 F2T 时轻绳刚要被拉断, 正确;对 m 分析,由 f得:f T,D 错误;此过程中,质量为 2m 的木块13受重力、地面支持力、m 对它的压力和摩擦力以及轻绳的拉力 T 五个力作用,故 A 错误7(2013三亚模拟)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 A、B 用轻质弹簧测力计相连,如图所示,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今对物块 A 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 F,使 A、B 7、 一起向左匀加速运动,设 A、B 的质量分别为 m、M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M D. m M m M 、B 整体为研究对象,它们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m )g,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N(Mm)g,水平方向向左的拉力 F,水平方向向右的摩擦力fN (Mm)FfF(M m)g( Mm)a,再以 B 为研究对象,其受力为竖直向下的重力 直向上的支持力 N平方向向左的弹簧拉力 F ,水平方向向右的摩擦力 fNf F a,a g,将代入整理得:F ,所以选项FM 确8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框架顶端,下端固定一个质量为 m 8、 的小球,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弹起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为()Ag,竖直向上 B. g,竖直向上M D. g,竖直向下M 整体法)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对整体有 Mgmg得 ag,方向为竖直向下,选项 D 正确M 隔离法)选框架为研究对象,因框架始终没有弹起,即框架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的瞬间,框架只受本身的重力 弹簧对它竖直向上的弹力F,由平衡条件可得 F选小球为研究对象,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弹簧对它的弹力 F,由牛顿运动定律得 F又 F F,即 a 固定光滑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将一质量为 过轻绳悬挂一个质量为 小球,静止释放后,小环与小球 9、保持相对静止以相同的加速度 a 一起下滑,此时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杆对小环的作用力大于 m 2gBm 1 不变,则 大, 越小C,与 m1、m 2 无关D若杆不光滑, 可能大于 解析:选 N( m1m 2) A 错;由(m 1m 2) m1m 2)a 得 a小球:m 2gm 2a 以 ,故 B 错 C 正确若杆不光滑,则 a,则 ,故 D 错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非选择题10(2012高考北京卷)摩天大楼中一部直通高层的客运电梯,行程超过百米,电梯的简化模型如图甲所示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因素,电梯的加速度 a 是随时间 t 变化的已知电梯在 t 10、0 时由静止开始上升, at 图象如图乙所示电梯总质量 m0 3 力加速度 g 取 10 m/1)求电梯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最大拉力 最小拉力 2)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了由 vt 图象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鉴此方法,对比加速度和速度的定义,根据图乙所示 at 图象,求电梯在第1 s 内的速度改变量 第 2 s 末的速度 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at 图象可知,F 1和 .0 m/s 2,a 21.0 m/s 2,则F1m(ga 1)0 3(10N0 4 m(ga 2)0 3(10N0 4 N(2)类比可得,所求速度变化量等于第 1 s 内 at 图线下的面积,可得 .5 11、 m/v2v 2v 01.5 m/,第 2 s 末的速率 .5 m/1)0 4 N0 4 N(2)0.5 m/s1.5 m/s光滑的水平面上停放着小车 B,车上左端有一小物体 A,A 和 B 之间的接触面前一段光滑,后一段粗糙,且后一段的动摩擦因数 车长 L2 m ,A 的质量 的质量4 2 N 的水平力 F 向左拉动小车,当 A 到达 B 的最右端时,两者速度恰好相等,求 A 和 B 间光滑部分的长度(g 取 10 m/析:小车 B 从开始运动到小物体 A 刚进入小车 B 的粗糙部分的过程中,因小物体 的光滑部分不受摩擦力作用,故小物体 A 处于静止状态设小车 B 此过程中的加速度为 动时间为 过的位移为 动的最终速度为 有:a 11当小物体 A 进入小车 B 的粗糙部分后,设小车 B 的加速度为 物体 A 的加速度为者达到相同的速度经历的时间为 共同速度 v2a 3有 a 2t2a 3 Ls 112 2 12 2综合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可得 A 和 B 间光滑部分的长度:.8 .8 m送带的水平部分 m,斜面部分 m,水平面的夹角37 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 送带沿图示的方向运动,速度v2 m/ 轻放到 a 处,它将被传送带送到 c 点,且物体 A 不会脱离传送带求物体 A 从。2014年高考针对训练第一轮总复习资料 必修1第3章第3讲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相关推荐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重心、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C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D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解析:选 项错;弹簧弹力的大小还与其形变量有关, B 项错;动摩擦因数与压力和滑动摩擦力无关,C 项错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里作用效果是指( )A弹簧测力计的弹簧被拉长B固定橡皮条的图钉受拉力产生形变C细绳套受拉力产生形变D使橡皮条在某一方向上伸长到某一长度解析:选 以在实验中的作用效果相同,是指橡皮条的伸长量相同且伸长到同一位置2(2013广州毕业班综合测试)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
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你的内心有什么感受。 准备接受小记者的采访。 你心中有什么问题想问,想问谁,问出来吧。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 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一问才知道, 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 原指望 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
一儿曰:“日初出 沧沧凉凉 ,及其日中如 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寒冷,到了正午时(感到它热得)像把手伸到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距离)近的(感觉)热,(距离)远的(感觉)凉吗 ?” 车篷,用来遮阳挡雨 到,至 就 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是 清凉而略带寒意 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 汤,热水 • 孔子不能 决 也。 • •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单项选择题1如图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示意图,两个斜面对接,让小球从其中一个固定的斜面滚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斜面的倾角逐渐减小直至为零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A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B如果没有摩擦,小球运动时机械能守恒C维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不需要力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就不会运动解析: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