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针对训练第一轮总复习资料 必修2第4章第3讲知能演练轻巧夺冠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单项选择题1(2013广州模拟)亚运会中的投掷链球、铅球、铁饼和标枪等体育比赛项目都是把物体斜向上抛出的运动,如图所示,这些物体从被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A物体的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B物体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C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物体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答案:一个乒乓球上下振动,振动的幅度愈来愈小,关于乒乓球的机械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能守恒B机械能减少C机械能增加D机械能有时增加,有时减少答案:2012高考福建卷)如图所示,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顶端安装一定滑轮,小物块A、B 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 2、 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 初始时刻, A、B 处于同一高度并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剪断轻绳后 A 下落、B 沿斜面下滑,则从剪断轻绳到物块着地,两物块( )A速率的变化量不同B机械能的变化量不同C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相同D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解析:选 地时的速率皆为 ,故 A、剪断轻绳前的平衡状态可得 m 重力势能变化量m 错误由 F 得 A B v 12 2 120 ) 可知 A B,D 正确2 高 1.5 m 的光滑平台上有一个质量为 2 小球被一细线拴在墙上,球与墙之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质弹簧当烧断细线时,小球被弹出,小球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 60角,则弹簧被压缩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为(取 g 3、10 m/)A10 J B15 0 J D25 :选 m/s m/s, v 2 210010m/s,由机械能守恒得:E p 入数据解得:E p10 J,A 正确匀质杆长为 r,从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沿光滑面2动,半径为 r 的 圆弧,水平面则当杆滑到 14置时的速度大小为()A. D22gr 初始状态静止,末状态匀速平动,整个过程无机械能损失,故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E p解得:v ,B 正12 r2 .(2013重庆模拟)一个小孩在蹦床上做游戏,他从高处落到蹦床上后又被弹起到原高度,小孩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起的整个过程中,他的运动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图中只有 和 为直线则根 4、据该图象可知()A小孩在蹦床上的过程仅在 时间内B小孩在蹦床上的过程仅在 时间内C蹦床的弹性势能增大的过程在 时间内D蹦床的弹性势能增大的过程在 时间内解析:选 明小孩此时开始与蹦床接触, t 1时间相同,说明 A 错误,B 正确;t 3时刻小孩的速度为零,此时小孩运动到最低点,蹦床的弹性势能最大,故弹性势能增大的过程在 、D 均错误7.(2013南京金陵中学高三模拟) 如图所示,小车上有固定支架,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用轻质细绳拴挂在支架上的 O 点处,且可绕 O 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绳长为 水平方向向左匀速运动,当小车突然碰到矮墙后,车立即停止运动,此后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可能是( )A 5、大于 B小于于 D等于 2 点时,小球的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则由 h ,C 可能;小球上摆的高度 Lh2L 时,小球在高于 O 点的某位置12 20 高点的速度不为零,即动能不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h ,B 可能,小球能通过圆周最高点时,上升的高度为 2L,D 可能;由12 20 ,仍有 h ,综上所述,A 不可能长为 L 的轻绳把一个小铁球悬挂在高为 2L 的 O 点处,小铁球以 O 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且恰能到达最高点 运动中轻绳断开,则小铁球落到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A. ,则小球在最高点处的速度 v球在 B 点处的总机械能为L 论轻绳是在何处断的,铁球的机械能总是守恒的 6、,因此到达地12 72面时的动能 2 小球落到地面的速度 v ,正确答案为 2 7.(2013河北教学监测)如图所示,倾角为 30、高为 L 的固定斜面底端与水平面平滑相连,质量分别为 3m、m 的两个小球A、B 用一根长为 L 的轻绳连接,A 球置于斜面顶端现由静止释放 A、B 两球, B 球与弧形挡板碰撞过程时间极短且无机械能损失,且碰后只能沿斜面下滑,两球最终均滑到水平面上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不计一切摩擦,则( )AA 球刚滑至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5 球刚滑至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为12球在水平面上不可能相撞D在 A 球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轻绳对 B 球先做正功、后不做功解析:选 球和弧 7、形挡板碰撞无能量损失,并且 B 球的方向变为沿斜面向下由于 A、B 球在一条线上,所以 A、B 球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 球上升过程中,A 球未到达水平面时) 当 A 球刚到水平面时,B 球在竖直高度为 L/2 处,由能量守恒定律得3 (3mm) v ,解得 ,A 错误;因 A 球到达水平面上,B 球还在斜12 21 125以 B 球到水平面时速度比 A 球快对 B 球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得 ,B 错误;由于 v2v 1,所以 B 球可以追上 A 球,C 错12 21 12 12 2 32 球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前 L 距离绳对 B 球做正功,A 球到达斜面中点后,绳不再对 B 球做功,D 正确 8、二、长为 L 的轻杆中点 A 和端点 B 各固定一质量为 m 的球,杆可绕无摩擦的轴 O 转动,使杆从水平位置无初速度释放摆下求当杆转到竖直位置时,轻杆对 A、B 两球分别做了多少功。 解析:设当杆转到竖直位置时,A 球和 B 球的速度分别为 球组成的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那么由于杆和球的相互作用力做功总和等于零,故系统机械能守恒若取 B 的最低点为重力势能参考平面,可得2 A 12 2B 12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故2v A ,v B 2解出杆对 A、B 做的功对 A 有:W A 0,2 2A0.2 有:W B 0,所以 2 2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半径为 R 的半圆形轨道 9、,其中圆弧部分光滑,水平段长为 L,一质量为 m 的小物块紧靠一根被压缩的弹簧固定在水平轨道的最右端,小物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突然释放小物块,小物块被弹出,恰好能够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 A,取 g10 m/弹簧长度忽略不计,求:(1)小物块的落点距 O的距离;(2)小物块释放前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解析:设小物块被弹簧弹出时的速度大小为 达圆弧轨道的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 1)因为小物块恰好能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故向心力刚好由重力提供,有mg 射出后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的规律有xv 3t2R 2联立解得:x2R ,即小物块的落点距 O的距离为 2R.(2) 10、小物块在圆弧轨道上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R 12 2 12 23小物块被弹簧弹出到运动到圆弧轨道的最低点的过程由功能关系得: 2 21 12 2小物块释放前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等于小物块被弹出时的动能,故有12 2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联立解得:E p 1)2R(2) 2.(2013皖南八校联考)如图所示,光滑固定的竖直杆上套有一个质量 m0.4 小物块 A,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通过固定在墙壁上、大小可忽略的定滑轮 D,连接小物块 A 和小物块 B,虚线 平,间距d1.2 m,此时连接小物块 A 的细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 37,小物块 A 恰能保持静止 11、现在在小物块 B 的下端挂一个小物块 Q(图中未画出 ),小物块 A 可从图示位置上升并恰好能到达 C 处,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0.8、力加速度 g 取 10 m/1)小物块 A 到达 C 处时的加速度大小;(2)小物块 B 的质量;(3)小物块 Q 的质量解析:(1)当小物块 A 到达 C 处时,由受力分析可知:水平方向受力平衡,竖直方向只受重力作用,所以小物块 A 的加速度 ag10 m/s 2.(2)设小物块 B 的质量为 子拉力为 F;根据平衡条件:m .5 3)设小物块 Q 的质量为 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得m Bm 0)1.6 d0.8 得:m 00.3 1)10 m/s 2(2)0.5 3)0.3 kg。2014年高考针对训练第一轮总复习资料 必修2第4章第3讲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两小儿辩日ppt王崧舟
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乎。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孔子 : 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 、教育家和政治家。 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有弟子三千
2014年高考针对训练第一轮总复习资料 必修1第3章第1讲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单项选择题1如图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示意图,两个斜面对接,让小球从其中一个固定的斜面滚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斜面的倾角逐渐减小直至为零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A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B如果没有摩擦,小球运动时机械能守恒C维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不需要力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就不会运动解析:选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1]
75 37 48 3220= 7430= 6540= 8850= 2 3 4 5 12 44 25 38 1 4 2 3 587= 693= 211= 374= 7 3 1 4 51 66。
2014年高考针对训练第一轮总复习资料 必修1第1章第3讲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制了物体运动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图中纵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移 s,横坐标表示时间 t,由此可知该物体做( )A匀速直线运动B变速直线运动C匀速曲线运动D变速曲线运动解析:选 t 图象所能表示出的位移只有两个方向,即正方向与负方向,所以 sst 图线的斜率反映的是物体运动的速度,由图可知,速度在变化,故 B 项正确, A、C、D 错误2如图所示,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