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会议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公司会议管理制度 会议管理制度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会议程序,提高公司总体决策管理能力和办事效率,更好地协调工作,研究落实重大事项的对策措施和寻求解决有关问题的方法,预防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顺利完成公司预算考核目标,并保证公司各项管理工作规范、高效、有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对各级管理者贯彻充分授权管理的指导思想,基于公司颁发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定,采用谁主管谁决策、谁主管谁对过程管理的效果和结果负责、谁主管谁有权决定和处理所属范围内事务的管理思路。 第三条 与会人员应对会议的各自的表决意见及有关保密内容必须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的不问,不该看的的不看,并严格遵守执行会议的各项决定。 第四条 会议按类别、内容不同由相关单位组织,并做好会议管理。 第五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各车间、部门。 第二章 会议类别第六条 本制度所指的会议包括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中层干部会议、经济分析会、生产经营分析会议、生产经营协调会议、专题会议、部门日常管理例会和接待会议等。 第七条 专题会议指公司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工程管理、预算管理、合同评审等会议。 第二章 会议的组织管理第一节 总经理办公会第八条 总经理办公会是对公司发展和管理中的重大事项的研究与决策。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组织实施公司董事会的决议、分解落实公司年度计划、讨论确定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和投融资计划;对公司生产经营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研究、决策,特别就安全生产、环保和产品质量等问题进行工作部署,明确采购、生产、销售等关键环节的指导意见;讨论公司重要人事任免、机构设置以及制度审议等。 第九条 总经理办公会议原则上每半月召开一次。 特殊情况可临时召开。 第十条 总经理办公会议由公司总经理主持,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等经营班子成员参加,参加会议的人员应积极发言、明确表态。 总经理办公会研究讨论专题问题时,如有必要可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列席。 第十一条 总经理办公会由公司办公室通知、记录和整理纪要。 第二节 中层干部会议第十二条 中层干部会议是公司围绕战略发展、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等工作而适时召开的会议。 月度、季度、年度经济分析会议是其中一项重要会议。 会议传达、落实公司管理理念、思想、重大决策、决定。 通报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和发展情况,总结工作情况,表扬先进、批评落后,统一思想、明确责任。 激发中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凝聚力、战斗力和工作效率。 第十三条 召开中层干部会议由公司总经理批准,参加人员原则上为公司各车间、部门副职及以上。 第十四条 公司中层干部会议的组织单位由公司办公室通知、记录和整理纪要。 第三节 经济分析会第十五条 经济分析会是公司对月(季)度生产经营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查找问题、制定措施并解决问题的会议。 会议听取各车间、部门有关上月工作汇报和总结,由会议主持人对此作出明确的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指出计划完成较差或执行不力的责任部门或人员,提出解决办法,分析、研究和落实改进方案,明确提出并责成相关部门按照会议要求保质保量完成规定的任务。 第十六条 经济分析会原则上每月的第一个周二召开,特殊情况可临时召开。 第十七条 召开经济分析会议由公司总经理批准,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主持,参加人员原则上为公司各车间、部门副职及以上。 第十八条 公司经济分析会议的组织单位由公司办公室通知、记录和整理纪要。 第四节 生产经营分析会议第十九条 生产经营分析会是公司逐项检查本期制定的各项计划完成情况和制度执行情况;分析生产各项指标、技术改造、市场动态、产品价格、客户管理、原料辅料采购情况以及存在问题,通过分析比较,找出差距,落实整改,不断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研究解决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研究落实采购、生产、销售等有关工作方案;对总经理办公会、经营分析会各项决议进行贯彻落实,特别就安全生产、环保和产品质量等问题进行具体部署,明确产品销售、原辅料采购的具体方案;分析公司每周的生产成本、生产经营运行质量,提高生产运行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管理水平的会议。 第二十条 生产经营分析会议原则上每半个月召开一次。 第二十一条 生产经营分析会议由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主持,公司经营班子成员和生产、经营、质量、仓储、安全等相关部门及生产车间负责人参加。 第二十二条 生产经营分析会议由公司生产部通知、记录和整理纪要。 第五节 生产经营协调会议第二十三条 生产经营协调会是公司每周生产经营工作的通报会议。 会议在听取有关生产经营工作的回报的基础上,及时协调解决各车间、部门提出的问题,讨论研究并提出下周生产经营工作计划。 第二十四条 公司生产经营协调会议原则上每周二召开。 第二十五条 生产经营协调会议由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主持,参加人员原则上为公司各车间、部门副职及以上。 第二十六条 生产经营协调会具体由公司生产部通知、记录和整理纪要。 第六节 专题会议第二十七条 公司专题会议是研究批准相关部门提出的生产、工艺、技改、质量、安全、工程、预算项目的实施方案;分析、研究近期成本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经营管理、预算管理、合同评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明确并责成相关部门按照会议要求保质保量完成规定的任务的会议。 第二十八条 公司有关生产、安全、经营、质量、安全、设备、技改、预算等方面的专题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 第二十九条 专题会议由公司总经理批准,分管的副总经理(总助)主持,公司各车间及职能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参加。 第三十条 专题会议由所属分管部门组织并承办通知、记录和整理纪要,办公室协调安排会议室。 第三十一条 专题会议结束后 1 个工作日内,由承办部门将此方面的专题会议纪要经会议主持人审核签发后执行,同时报送上级组织备案。 第七节 部门日常管理例会第三十二条 公司所有车间、部门必须有效地召开部门日常管理例会,并保证做到会议的质量达到公司规定的目的。 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各车间、部门的会议质量、会议时间、会议效果等进行过程抽查或评估。 第三十三条 部门日常管理例会至少涵盖如下内容:传达贯彻股份公司及公司会议、文件及领导指示精神;了解本部门及下属本期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制订下期工作计划,纠正不正确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行为;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如 环法)进行研究分析部门开展各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改进办法,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分析部门员工提出的工作问题并讨论研究相关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以恰当的形式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融洽成员之间的关系,营造团结进取的氛围;安排专题培训等。 第三十四条 部门日常管理例会原则上每周召开一次,由部门负责人主持,必要时邀请分管领导参加。 第三十五条 公司所有车间、部门必须保存完整的部门日常管理例会原始签到记录和会议记录,保存期为 1 年。 第八节 对外接待会议第三十六条 对外接待会议主要包括政府机关和上级领导来公司检查、指导工作的汇报会议。 第三十七条 对外接待会议视来宾级别和来访目的由公司总经理或相关的分管副总经理(总助)接待,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属于业务对接的由公司分管副总经理(总助)和指定人员接待。 第三十八条 对外接待会议属公司层面的由公司办公室负责联系和组织;属于业务对接和专题内容的由公司对接部门负责联系和组织,公司办公室可协调会议室安排接待等工作。 第九节 其他会议第三十九条 公司党委会、党员大会、职代会(工代会) 、董事会、监事会及团队研讨等其他会议,可根据实际或部门职责由公司有关部门对应组织。 第三章 会议的组织、管理和服务第一节 会议的组织第四十条 会议的批准(一)临时召开的公司级内部小范围会议须经分管领导批准,公司级大型会议须经总经理批准。 (二)本制度已列出的会议按照规定程序批准。 第四十一条 涉及公司多个部门共同召开并有公司领导参加的会议,由会议主要牵头部门与办公室联系,备案会议情况;需办公室协调安排的,由办公室统一安排。 第四十二条 会议组织包括但不限于会议通知、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会议主持人、参会人员、会场安排、会场布置、会议设施准备、会议材料拟稿和发放、会议记录、会议录音录像摄影、会议纪要以及会场横幅、会议宣传等。 第四十三条 会议通知(一)会议需提前通知,一般会议应提前半个工作日以电话或其他方式通知,大型会议需至少提前 2 个工作日下发正式书面通知。 (二)会议通知包括但不限于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会议内容和要求等。 第四十四条 会议的准备(一)做好会议通知。 确保应到人员按时参会。 (二)做好会场的落实和安排,包括会场环境的布置和设施检查及服务。 人员和服务用品。 (三)做好参会人员的引导和组织。 (四)重要接待会议应制定会议及接待方案,方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接机接站、车辆调度、餐饮、住宿、横幅、席卡、摄影摄像、公共活动等安排。 第二节 会议室的管理与服务第四十五条 公司 1 号、2 号会议室由公司办公室负责管理,其他会议室按照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由相关部门自行管理。 第四十六条 会议室的日常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会议室的安排使用、环境保洁、设施管理、会议服务等。 第四十七条 会议室要做到会议召开前 30 分钟各项工作准备结束,会后 30 分钟会场清洁工作结束,特殊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安排。 第四十八条 公司各部门召开会议需要借用其他部门管理的会议室的,由会议主办单位提前 2 小时与会议室管理部门联系安排。 使用时,务必保持环境整洁和设施安全。 第四十九条 1 号、2 号会议室重要会议的服务,由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其他日常及业务会议由会议组织部门安排服务。 第四章 会议资料管理第一节 会议纪要的整理与印发第五十条 会议纪要的整理和会议以其他形式公开内容由会议组织部门负责拟写和下发。 (一)总经理办公会议、中层干部会议、经济分析会、生产经营分析会议、生产经营协调会议须整理会议纪要,会议纪要具有与公司规章制度具有同等的效力。 (二)专题会议根据安排整理会议纪要。 (三)其他各类会议可视情况整理成会议纪要和其他形式的简报等。 第五十一条 会议纪要的签发 总经理办公会议、中层干部会议、经济分析会结束后,公司办公室及时整理会议纪要,报公司总经理审核、签发后印发。 其他会议纪要由会议组织部门及时整理,报分管领导审核签发后印发。 会议纪要的发放范围是参加会议的领导和有关的部门。 第五十二条 会议纪要整理和印发应在 2 个工作日内完成,特殊情况除外;若会议纪要决定、事项涉及保密内容,应派人直接送达签收。 第二节 会议纪要的格式第五十三条 各种会议纪要行文的印制格式原则上要求按照公司统一要求制作,主要包含以下基本要点:(一)文本全部使用 纸。 (二)文头用“某某公司某某会议纪要(可分两行排列)”的指定标题,用小一号宋体套黑字,正文部分用四号仿宋体非套黑字。 (三)如需要标识秘密等级或紧急程度,以三号黑字体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 1 行,两字之间空 1 字;如两类标识需要同时标识,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 1 行,紧急程度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 2 行。 (四)发文字号由年份和序号组成,在发文机构标识下空 2 行,用小四号宋体非套黑字,居中排版,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 ”括入,如200920 号。 (五)成文时间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 “零”写作“”。 (六)页码用 4 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码标识,置于版心下边缘之下一行,空白页不标识页码。 (七)会议纪要需有“抄报”或“发” ,左空两格用 3 号宋体字标识“抄报” ,后标全角冒号;抄送机关间用顿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标句号。 第三节 会议资料的存档第五十四条 各类会议资料必须存档。 总经理办公会议、中层干部会议、经济分析会和公司级专题、接待等会议资料由办公室负责按季度分类分次存档。 按年度移交公司档案室;其他会议资料由各承办部门自行存档。 第五十五条 公司重大会议等会议资料存档实行一会一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