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规范要求—英语第二内容摘要:
广西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规范要求—英语第二 1广西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基本规范要求英语第二专业(多种用途英语方向)本规定根据广西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规范要求教字200429 号制定。 一、存档保管要求1存档保管材料范围存档保管材料包括:(1)封面, (2)中文摘要(合关键词) , (3)英文摘要(含关键词) , (4)论文目录, (5)毕业设计(论文)正文, (6)参考文献, (7)附录(非必要组成部分) , (8)致谢, (9)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0)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1)进展情况记录, (12)毕业论文评阅表(指导教师) , (13)规范审查表。 2装订要求将存档材料(1)(8)按顺序装订成第一册,将存档材料(9)(13)按顺序装订成第二册。 两册材料均一式两份。 3. 电子版要求论文必须用 辑打印,不接受手写稿。 交打印稿时,同时交电子文档。 为便于建立档案,电子文档以“学号+姓名” (学号与姓名之间空一格)建一个文件夹,内含论文第一册(命名:学号 姓名 论文)和第二册 档(命名:学号 姓名 第二册) ,如:论文第二册论文只能为一个 档,即论文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安排在一个。 二、存档材料的规范要求(一)对第一册存档材料的规范要求1封面采用学校规定的统一格式的封面,按要求填写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学科(专业)等内容。 (具体可参照封面范本)注:封面到可教材科或文印店购买(8K 黄色硬皮纸)2中文摘要中文摘要应简捷明了,字数为 400 字左右。 内容包含本项毕业论文工作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及结论、关键词等。 突出毕业论文工作中具有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部分,不自做评价。 3英文摘要外文摘要要求有论文题目,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要求用词准确、语法规范、意思完整。 4目录目录一般列至三级标题,文字表述与正文要一致,并标明页码。 5正文毕业论文总字数不少于 5000 英文单词。 写作内容可因课题的性质不同而变化。 一般可包括(1)前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 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2)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和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3)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 其基本的要2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指明基于本课题的成果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6参考文献(详见本文附件式文献引用规范 )不得罗列同正文没有直接关系的文献,参考文献条目与引文夹注要对应。 外文文献排列在前,以姓氏的首字母为序排列, 包 括 姓 氏 的 前 缀 , 如 : 被 改 成“M.”; l 改 成 “。 ( 阿 拉 伯 文 名 字 通 常 在 姓 氏 和 前 缀 之 间 加 上 连字 号 “”, 所 以 姓 氏 和 前 缀 自 成 一 体 )。 中文文献排列在后,以姓氏的拼音为序排列。 参考文献不编序号。 网络等电子化数据:互联网资料参考文献,按照每条文献的首字母排列,以 ., :. 陈扬盛(2001 年 2 月 20 日)。 基本学力测验考虑加考国三下课程。 报。 2001 年 2月 20 日,取自:(如某些词典、辞书、百科全书)则按书名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的参考文献按作者姓名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列,无明显作者的中文参考文献按书名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7附录(非必要组成部分)正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包括放在正文中过分冗长的图表及有关说明等。 附录排在参考书目之后,附录的内容包括数据、图表、访谈录、照片等,是否列出根据具体需要而定。 8致谢对给子支持、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各种条件的单位及个人表示感谢。 致谢应实事求是、诚恳热诚。 (二)对第二册存档材料的规范要求对第二册中各项需要签名的栏目,均应手写签名;装订要整齐规范。 1任务书任务书下达时间应为论文开始之前,一名学生一份任务书,各栏目均应填写,填写内容要具体。 2广西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填写时间应为任务书下达之后设计(论文)撰写之前,一名学生一份开题报告,各栏目均应填写,填写内容要具体。 3进展情况记录进展情况记录要按周填写所做工作的具体内容,教师应按周签名。 进度起始、结束时间应与任务书上的起止时间相吻合。 设计(论文)时间跨两个学期的可用两张进展表。 4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表评 阅 表 各 栏 目 都 应 填 写 , 评 语 按 要 求 从 各 方 面 对 设 计 ( 论 文 ) 进 行 简 述 评 价 , 200 字 以 上。 三、毕业设计(论文)打印的标准格式1两册材料均一律采用计算机打印,并用 16K(非 16 开。 16K 尺寸是 6 开的尺寸是 6格复印纸输出,边距为:左边距 边距及上下边距为 2距 特殊要求外,均两端对齐。 从正文部分起,插入页眉,内容为论文英文标题,左对齐,新罗马五号字。 2封面论文英文题目用 罗马)小二号字,中文题目用黑体二号字,居中;其他各栏用宋体四号字,居中。 3中文摘要中文摘要页第一行为论文中文标题,三号字,加粗,居中。 下空一行(小四号字)。 “中文摘要”字样位于第二行,字样用黑体三号字,居中。 4摘要正文用宋体小四号。 5 “关键词:”字样用黑体小四号,空二字左排。 6关键词用宋体小四号,与“关键词:”同一行排,各词之间用分号隔开,结束不用标点。 37英文摘要第一行为论文英文标题,三号字,加粗,居中。 第二行为作者和导师姓名,居中,小四号字,格式范例如下:张三) 覃成强)第三行为“样,三号字,加粗,居中。 摘要内容用 小四号。 关键词用 小四号,其他要求同中文关键词。 8论文目录英文“样位于第一行,三号字,加粗,居中,下空一行(小四号字)。 目录内容用小四号字,标题和页码间用圆点(·····)连接。 一级标题顶格,以下每一级标题依次缩进 4 个英文字符,一级标题字体用 ,以下各级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字之间用小数点(英文句号)连接,不加粗。 9论文正文(1)标题要求:每章应单独起页。 一级标题居中,其他标题左对齐。 一级标题(如 )用三号字,加粗。 单独一行。 二级标题(如 用小三号字,加粗。 前后空一行。 三级标题(如 四号字,加粗。 前后不空行。 四级标题(如 小四号字,不加粗。 前后不空行。 (2)正文内容要求:字体:除特别说明外,英文用 文用宋体。 字号:除特别说明外,用小四号字。 正文内容两端对齐,每段首行缩进 4 个英文字符。 长文引用(中文引文如超过 100 字,英文引文超过 40 词)时,需要另起新的一段,新段每行对齐,全部内缩三个空格,中文使用楷体,英文用斜体,夹注紧随引文末尾:At of of he to He up to on of to of by to (1989, 句在两例以上时,按顺序用(1) (2) (3)等对所有的例句统一编号。 每例另起一行, 每例首行缩进 4 个英文字符,回行时与上文例句对。 10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的英文字样,用小二号罗马体,加粗,居中,下空一行(小四号字)参考文献:外文在前,中文在后,分别按首字母顺序排列,不编号。 单条文献如果超过一行,第二行首向内缩紧 4 个字符。 (参考文献其他具体要求详见本文附件式文献引用规范 )附录:附录的具体标题居中,加粗,四号字。 如果有多个附录,每个附录按照“1,”编号,顶格,加粗,四号字,下一行才写附录具体标题。 致谢:内容长度不超过一页。 11页码:中、英文摘要“目录”单独编码,使用小写罗马数字(i, )。 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统一编码,使用阿拉伯数字(1,2,3,)。 所有页码格式均置于“页面底端(页脚) ”,居中。 四、其他相关事项:(一)注释:正文一律采用尾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 ,不用脚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稿纸的下端)。 对引文的来源注释用夹注,对文内有关特定内容的注释用尾注。 1. 尾注(非必然组成部分)4正文内容如有需作出特别说明或解释之处以尾注的形式处理,即在正文需要注释之处的右上方按顺序加注数码 1、2、3、,在正文之后,文献目录之前另起一页用 四号黑正体居中标明“不同注释条目之间要空一行,注释条目根据相关内容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1.、2.、:of of as in 夹注详见本文附件式文献引用规范之“内文引注格式”。 2. 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并应在文中进行说明,例如:“”。 表序一般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为“第二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也为“2以此类推。 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不加标点。 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居中(5 号字,加粗)。 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 表格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 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 表内文字说明 5 号字,不加粗。 表中若有附注时,用小 5 号字,写在表的下方,句末加标点。 仅有一条附注时写成:有多条附注时,附注各项的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例如:。 3. 图选图: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 图题及图中说明:每幅插图均应有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 图号按章编排,如第三章第一图的图号为“。 图题置于图下,用 5 号字。 有图注或其他说明时应置于图题之上,用小 5 号字。 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 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在图题右上角加引用文献号。 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 、(b)等置于分图之下。 图中各部分说明应采用中文(引用的外文图除外)或数字项号,各项文字说明置于图题之上(有分图题者,置于分图题之上)。 插图编排: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 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排写该图整体时,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至次页最前面。 中加国际学院2011 年 10 月 20 日5附件: 参 考 文 献 规 范所谓 式是指美国心理学会 (所出版的出版手册 (中,有关投稿该学会旗下所属 27 种期刊时必须遵守的规定而言。 该手册详细规定文稿的架构、文字、图表、数字、符号等的格式,通称为 式(,相关领域的期刊、大学报告、学位论文也常参考其格式,做为要求投稿者及研究生之依据。 本届论文中英文文献引用书写格式,均以 2001 年(第 5 版)美国心理学会 格式为准。 而中文的文献引用格式要完全以英文的 式书写,确实有某些困难。 因此,在尽可能维持 本格式的原则之下,针对中中文的格式,我们分成二大部分(内文引注格式和文末参考文献格式)对 献引用书写格式作如下规定:一、内文引注格式正文内某些引文和(或)所依据的文献,需以夹注的形式随文在括弧内注明。 文内引用分直接引用和非直接引用。 前者指直接引用文献中的句子,而后者不直接引用,只是意指某某作者在某文献中的观点。 前者 用“ 姓名年代页码 ”格式,后者则使用“ 姓名年代”格式。 直接引用:a. 来自专著的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 格式:作者,出版年份,p. 页码“As of of as in (1986, p. 241)be in of of is of 桂世春 , 1995, p. 136)文作者书写只使用姓而不使用名。 若中国作者的文献为英文发表,则使用作者发表文章时采用的汉语拼音或其他形式,以全名出现,比保持原名姓与名之顺序(如,。 b. 来自某篇文章的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 格式:作者,发表年份“of (1974).“on is a t” (1972)英文文献,括号内的页码表示一律使用英文词 s)的缩写 p.(单页)或者 两页或两页以上)。 非直接引用:on to 1986)网络等电子化数据。 格式:(号)“A is a of a s ()注:. “参考文献”中的编号,是为了便于注明文内引语的出处。 文末参考文献中的网络等电子化数据均统一以“字”编号,置于参考文献最末,具体可参见第一册正文至致谢(样板) 中分。 4. 引文为多个作者(以下仅以引用期刊文章内容为例,因此夹住均为出现页码)(1)如果作者有两位,格式为:6用在文句中:甲作者与乙作者(出版年) (注:中文用 “和/与”,英文用 “用在括号中:(甲作者、乙作者,出版年) (注:中文用 “、 ”,英文用 “&” ,并在 “&” 符号的前后各空一格)例:997)2001) .(何兆雄、蒋艳梅,1997). ( 2001).(2)三到五个作者a. 第一次引用:写出所有的作者姓名,加上年代。 格式为:用在文句中: 作者 1、作者 2、作者 3、作者 4 与作者 5(出版年)用在括号中: (作者 1、作者 2、作者 3、作者 4、作者 5,出版年)例: 1993) . .(& 别提醒:在括号夹住中,书写完倒数第二位作者的姓氏后要加上逗号 ( , ),继而空一格再书写 & 的符号。 b. 第二次引用于同一段落时:中文文献仅写出第一位作者加上“等”字,英文文献使用英文的 “et ,不加出版年代。 例:(et .(卓林军等)et 再次引用于不同段落时:中文文献仅写出第一位作者加上“等”字,英文文献仅写出第一位作者加上“,并加上出版年代。 例: (1993)(3)六位或六位以上作者:中文文献仅写出第一位作者加上“等”字,英文文献仅写出第一位作者加上“ ,并加上出版年代。 例:(陈美枝等,2002)( 2001)et (2001)5. 同姓也同年代之作者(1)同姓但不同名(不同作者):以名字的缩字来区别。 例:L. H. (2001)S. L. (2001)(2)同姓也同名(同一作者):在出版年后加 a、b、c 以示区别。 例:1998a)1998b)6. 机构或团体为作者(1)第一次引用格式:用在文句中:机构全名机构简称 (出版年)用在括号中:(机构全名机构简称 ,出版年)例:(2003)(中国科学院中科院,1998)( 2003)(2)第二次引用:格式:(机构简称,出版年)例:2003)7特别提醒:在文末引用文献格式中,不得使用机构简称,必须使用机构全名。 7. 学校名称为作者之文献格式:(学校全名,出版年)例:(上海外国语大学,2003)(1986)8. 同时引注两个以上之文献(1)同作者但不同著作:依出版年代由早至晚排列,以逗号(,)分开。 格式:作者(较早出版年, 较晚出版年)例: 1996a, 1996b, 1997)(2)不同作者:依作者姓氏字母(A 到 Z)或笔划(少至多)依序排列,以分号(;)分开。 格式: (A 作者, 年代; B 作者, 年代; C 作者, 年代)例:(方硕,1991;洪树霖等,1987;钱白梁,2001)(2001; 1997)二、文末参考文献(一 ) 期 刊 、 杂 志 、 新 闻 、 摘 要 文 献 1. 中 文 期 刊 格 式 A作 者 (年 代 )。 文 章 名 称。 期 刊 名 称 , 期 别 , 页 别。 例 如 : 沈 姗 姗 ( 1996)。 教 育 选 择 与 控 制 理 念 的 另 类 思 考。 教 育 资料与研究,4,14. 中 文 期 刊 格 式 B: ( 作 者 超 过 6 人 )作 者 等 人 ( 年 代 )。 文 章 名 称。 期 刊 名 称 , 期 别 , 页 别。 例 如 : 林 天 佑 、 虞 志 长 、 张 志 毓 、 余 瑞 阳 、 邱 春 糖 、 杨 士 贤 等 人 ( 1996)。 教 育 政 策 执 行及 制 订 过 程 之 分 析。 初 等 教 育 学 刊 , 5,1. 中 文 期 刊 格 式 C ( 文 章 已 获 同 意 刊 登 , 但 尚 未 出 版 )作者 (印制中)。 文章名称。 期刊名称。 例 如 : 吴 清 山 、 林 天 佑 ( 印 制 中 )。 教 学 领 导。 教 育 资 料 与 研 究。 4. 英 文 期 刊 格 式 AA. A., B. B., & C. C. (1999). of xx( 例 如 : J. M., & P. W. (1999). of 13(1), 英 文 期 刊 格 式 B ( 作 者 超 过 6 人 )A. A., B. B., C. C., D. D., E. E., F. F., et (2000). of xx( 如 : S. A., S. G., I. N. J., D., L., et (2000). An of of 68, 期 刊 格 式 C ( 文 章 已 获 同 意 刊 登 , 但 尚 未 出 版 )A. A., B. B., & C. C. (in of 如 : M., & S. C. (in in 杂 志 格 式 作 者 ( 年 月 )。 文 章 名 称。 杂 志 名 称 , 期 别 , 页 别。 8例 如 : 王 力 行 ( 2001 年 2 月 20 日 )。 落 在 世 界 队 伍 的 后 面。 远 见 杂 志 , 6, 14. 英 文 杂 志 格 式 A. A., & B. B. (2000, 0). 如 : E. R., & L. R. (2000, 0). to of 290, 报 纸 格 式 A记 者 或 作 者 ( 年 月 日 )。 文 章 名 称。 报 纸 名 称 , 版 别。 例 如 : 陈 扬 盛 ( 2001 年 2 月 20 日 )。 基 本 学 力 测 验 考 虑 加 考 国 三 下 课 程。 , 第 6版。 报 纸 格 式 B ( 无 作 者 、 用 【 】 符 号 标 示 文 章 性 质 )文 章 名 称 ( 年 月 日 )。 报 纸 名 称 , 版 别。 例 如 : 推 动 知 识 经 济 发 展 须 脚 踏 实 地 【 社 论 】 ( 2000 年 9 月 5 日 )。 中 国 时 报 , 第 2 版。 报 纸 格 式 AA. A. (1993, 0). 如 : J. (1993, 0). 报 纸 格 式 B (无 作 者 )(1993, 5). p. 如 : to of (1993, 5). p. 摘 要 数 据 格 式 A:A. A., B. B., & C. C. (1999). of xx( 如 : N. J. S. L., M. S., & L. L. (1991). in of is 17, 摘 要 数 据 格 式 B: (二 手 资 料 )A. A., B. B., & C. C. (1999). of xx( 如 : K., Y., & A. (1992). of of 3, 91993, 2, o. 604. (二 )书 籍 、 手 册 、 书 的 一 章 1. 中 文 书 籍 格 式 A作 者 ( 年 代 )。 书 名。 出 版 地 点 出 版 商。 例 如 : 林 文 达 ( 1992)。 教 育 行 政 学。 : 版 社。 2. 中 文 书 籍 格 式 B ( 注 明 版 别 )作 者 ( 年 代 )。 书 名 ( 版 别 )。 出 版 地 点 出 版 商。 例 如 : 吴 明 清 ( 2000)。 教 育 研 究 基 本 观 念 与 方 法 分 析 ( 3 版 )。 : 版 社。 3. 中 文 书 籍 格 式 C ( 作 者 为 政 府 单 位 , 政 府 出 版 )单 位 ( 年 代 )。 书 名 ( 编 号 )。 出 版 地 点 作 者。 例 如 : 教 育 部 ( 2000)。 中 国 教 育 统 计 ( 编 号 : 00615480170)。 北 京 : 作 者。 书 籍 格 式 D ( 无 作 者 或 无 编 辑 者 )9书 名 ( 年 代 )。 出 版 地 点 出 版 商。 例 如 : ( 略 ) 书 籍 格 式 AA. A. (1993). 如 : C. I. (1971). of 书 籍 格 式 B ( 注 明 版 别 )A. A. (1993). (2nd . 如 : R. (1987). 2nd . 书 籍 格 式 C ( 作 者 为 政 府 单 位 , 政 府 出 版 )(1991). ( 如 : (1991). by in 990 ( 书 籍 格 式 D ( 无 作 者 或 无 编 辑 者 )(1993). 如 : s 10th . (1993). 书 文 集 格 式 ( 多 位 作 者 , 并 有 主 编 )作 者 ( 主 编 ) ( 年 代 )。 书 名。 出 版 地 点 出 版 商。 例 如 : 吴 清 山 ( 主 编 ) ( 1996)。 有 效 能 的 学 校。 北 京 : 版 社。 书 文 集 格 式 A ( 多 位 作 者 , 并 有 主 编 )A. A. (. (1991). 例 如 : T. J. ( (1991). of 书 文 集 格 式 B (主 编 二 位 以 上 )A. A., & B. B. (. (1991). 如 : J. T., & L. N. (. (1991). of 百 科 全 书 或 辞 书 格 式 作 者 (主 编 ) (年 代 )。 书 名 (第 4 版 , 第 5 册 )。 出 版 地 点 出 版 商。 例 如 : 黄 永 松 等 人 ( 主 编 ) ( 1985)。 汉 声 小 百 科 ( 第 4 版 , 第 5 册 )。 南 宁 : 广 西 科 技 出版 社。 百 科 全 书 或 辞 书 格 式 A. A. (.(1980). 6th 1. 如 : S. (. (1980). of 6th 1 翻 译 书 格 式 A: ( 有 原 作 者 出 版 年 代 )译 者 ( 译 ) ( 译 本 出 版 年 代 )。 书 名 ( 原 作 者 : M. H.。 译 本 出 版 地 点 : 译 本 出 版 商。 ( 原 著 出 版 年 : 1996)例 如 : 吴 美 丽 ( 译 ) ( 1998)。 管 理 其 实 很 原 作 者 : M. H.。 桂 林 : 广西 师 范 大 学 出 版 社。 ( 原 著 出 版 年 : 1996) 翻 译 书 格 式 B: ( 无 原 著 出 版 年 代 )译 者 ( 译 ) ( 译 本 出 版 年 代 )。 书 名 ( 原 作 者 : R. G.。 译 本 出 版 地 点 : 译 本 出 版 商。 例 如 : 林 明 地 、 杨 振 升 、 江 芳 盛 ( 译 ) ( 2000)。 教 育 组 织 行 为 ( 原 作 者 : R。广西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规范要求—英语第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