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北省七市(州)高三4月联考理综试题(B)卷(2014.04)word版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启用前2014 年湖北七市(州)高三年级联合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014 年 4 月 19 日 9: 0011:30本试卷共 16 页,40 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 30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祝考试顺利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统一提供的 2B 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统一提供的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2、:用统一提供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对应题号右边的方框,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统一提供的 2B 铅笔涂黑。 考生应根据自己选做的题目准确填涂题号,不得多选。 答题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14 O16 3 4 728 S32 K39 6 4 08选择题 共 21 小题,共 126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 3、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识别功能主要由膜上的糖蛋白决定B细胞分化的过程中,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发生改变C衰老细胞内的多种酶的活性普遍降低D当密码子有一个碱基改变时,可能并不会改变其对应的氨基酸2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真核细胞必然会经历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生命历程B真核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C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色素都分布在基粒囊状结构的薄膜上D动物细胞的中心体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完成倍增3将萝卜磨碎制得的提取液,取少量分别加入 3、5、7、9 的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的几个试管中,保持 30C 温度,结果每个试管都产生气体。 提取液的加入 4、量加倍,重复上述实验,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试管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如下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这两次实验结果的差异主要是酶的活性大小不同造成的B曲线 B 是第一次实验的结果C在生物体内,过氧化氢酶只能催化某些反应,不能作为另一些反应的底物D提取液的量没有明显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最适 体内环境的稳态需要多种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发挥作用。 下图甲表示反射弧示意图,图乙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神经信息在 b、c 和 e 中传递的形式都相同B图甲中,神经信息在 b、c 和 e 中传递的速率 5、都相同C 接 种 后 的 机 体 被 相 同 病 原 体 再 次 感 染 时 , 产 生 免 疫 的 主 要 途 径 是 图 乙 中 的 D图乙中,细胞 a、细胞 c 和细胞 d 的作用,都具有特异性5下列有关变异或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能遗传给后代的突变基因产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可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二倍体生物用秋水仙素处理形成四倍体,二者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D突变和基因重组都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6下图为某鱼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 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定小于) 10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称可入肺颗粒物,表面积大,能吸附有毒有害物质B汽车尾气、工业废水 6、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C装饰材料释放的苯、甲苯、甲醛等易挥发性烃类物质会导致室内空气污染D嫦娥三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8 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300 乙醇水溶液中所含 H 原子数为 g 钠在 充分反应得到 3.5 g 固体,转移电子数为 准状况下, 甲烷中含有碳原子数为 5时, 的 液与 100时水电离产生的 H+数目都为 106 子式为 含有“ 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7 种 B8 种 C9 种 D10 种10根据中学化学课本中的数据资料作出以下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化合价数据可以确定某些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利用密度数据可判断液体物质挥发性 7、的大小C利用溶解度数据可推测将一些物质混合物分离开来的可能性D利用原子半径数据可推断某些原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11阿司匹林是常见的解热镇痛药,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阿司匹林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发生取代、酯化反应,但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阿司匹林分子中最多可以有 13 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1 物质完全氧化最多可消耗 10 气D1 物质最多可与 3 生反应12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电解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加入氧化铜固体不可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浓度B常温下由水电离产生的 c(H+)=1012 的溶液中加入铝粉都能够产生氢气C已知 010 ,K 012。 在含、2 浓度相同的溶液中滴加几滴稀 8、 液时,则先生成淀D在 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直至过量,开始没有沉淀,随后产生沉淀,最后沉淀消失13 T时在 2 L 密闭容器中使 X(g)与 Y(g)发生反应生成 Z(g)。 反应过程中 X、Y、Z 的浓度变化如图 1 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 2T 1)时,Y 的体积分数(或 Y 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2 所示。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4X(g)Y(g) 2Z(g)B反应进行的前 3 ,用 X 表示的反应速率 v(X)0.3 L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 增大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 3 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二、选择题:本题 9、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下列说法中与物理学史实不符的是A牛顿通过多次实验发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第一个测出万有引力常量 G 的值D伽利略通过实验及合理外推,指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15把水星和金星绕太阳的运动视为圆周运动。 从水星与金星和太阳在一条直线上开始计时,若测得在相同时间内水星、金星转过的角度分别为 1、 2(均为锐角) ,则由此条件可求得水星和金星A质量之 10、比 B到太阳的距离之比C绕太阳的动能之比 D受到的太阳引力之比16 a、 b 是 x 轴上的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 x轴 a、 b 之间各点对应的电势高低如图中曲线所示。 从图中可看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a 、 P 间和 P、 b 间各点的电场方向都指向 P 点Ba 和 b 一定是同种电荷,但是不一定是正电荷C电势最低的 P 点的电场强度最大D把带负电的检验电荷沿 x 轴由 a 移到 b 的过程中,电场 力对该电荷先做正功后做负功17在某潜艇的潜水实验中,潜艇内的显示屏上显示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最后返回水面 10全过程的深度曲线(a)和速度图像(b) ,则有 A潜艇内人员感到超重发生在 0 8 11、时间段内B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是 ( a)图中 表本次最大深度,应为 720艇在 8间段内机械能守恒18如图所示,一个匝数为 N = 100 匝的线圈以固定转速 50 转/秒在匀强磁场中旋转,其产生的交流电通过一匝数比为 n1:n 2 = 10:1 的变压器给阻值 R = 20的电阻供电,已知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 20V,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阻 R 消耗的电功率为 10过线圈平面的最大磁通量为 150C t = 0 时刻流过线圈的电流不为零Dt = 刻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为5019如图所示,两平行导轨 ab、直放置在的匀强磁场中,匀强磁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12、,将一根金属棒 在导轨上使其水平且始终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 现在金属棒 通以变化的电流 I,同时释放金属棒 其运动。 已知电流 I 随时间的关系为 I=kt(k 为常数,k0),金属棒与导轨间存在摩擦。 则下面关于棒的速度 v、加速度 a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有A B C D20如图所示,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绝缘轻质弹簧直立于地面上,上面放一个质量为m 的带正电小球,小球与弹簧不连接。 现将小球向下压到某位置后由静止释放,若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离开弹簧的过程中,重力和电场力对小球做功分别为 球离开弹簧时速度为 v,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的电荷量保持不变,则上述过程中A小球的电势能增加 B弹 13、簧弹性势能最大值为 W 212C弹簧弹性势能、小球的电势能和小球的重力势能三者之和可能一直在减小D小球和弹簧组成系统的机械能增加 径为 r 带缺口的刚性金属圆环在纸面上固定放置,在圆环的缺口两端引出两根导线,分别与两块垂直于纸面固定放置的平行金属板连接,两板间距为 d,如图甲所示,有一变化的磁场垂直于纸面,规定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为正,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在t0 时刻平行板之间的中心位置有一电荷量为 q 的粒子由静止释放,粒子的重力不计,平行板电容器的充、放电时间不计,取上板的电势为零。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 2s 内上极板为正极B第 2s 末粒子回到了原来位置C第 2s 末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V/m) 4s 末粒子的电势能为 (J)共 19 小题,共 174 分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