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南省益阳市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2014.02)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014 届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201402)时间:150 分钟 满分:300 分 命题:龚向东、余国新、徐慧明第卷(选择题,共 126 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在试卷的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果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40一、选择题:本卷共 13 小题。 每小题 6 分。 在每个小题给 2、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种酶是 419 个氨基酸形成的蛋白质。 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做出 5 种不同长度的该酶的片段,并分别测定其活性如图所示,分析该酶最可能具有活性的部分是A第 1 号氨基酸到第 43 号氨基酸 B第 44 号氨基酸到第 85 号氨基酸C第 196 号氨基酸到第 419 号氨基酸 D第 197 号氨基酸到第 302 号氨基酸2如图曲线表示黄豆在适宜温度、浓度为 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在 y 点时改变某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的变化。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与 y 点相比较,x 点时叶绿体中 y 点时,适当升高温度可导致曲线由变为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 3、源免费下载地址 制约 x 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D制约 z 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3. 洋葱是常见的生物学实验材料,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4右图为某雄性动物细胞内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B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C图中含有 8 条脱氧核苷酸链DA 与 a 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5某线性 子含有 5000 个碱基对(,先用酶 a 切割,把得到的产物用酶 b 切割,得到的 段大小如下表。 酶 a 和 b 的识 4、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该 子中,a 酶与 b 酶的识别序列分别有 3 个和 3 个B、a 酶与 b 酶切出的粘性末端能相互连接C、a 酶与 b 酶切断的化学键都是磷酸二酯键D、用 a 酶切割与线性 同碱基序列的质粒,得到 4 种切割产物6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小白鼠吸入 18呼出的二氧化碳一定不含 18O,尿中的水则大多是 15N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大肠杆菌,子代中所有的大肠杆菌都会有放射性C用 3H 标记的亮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运输过程D用 14C 标记二氧化碳研究光合作用中碳的转移途径7下列关于物 5、质的使用合理的是 A 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烧菜时可加入适量B 使用青霉素时,不用进行试验直接静脉注射C 为了防止龋齿,人人都要使用含氟牙膏D 误食重金属盐而引起的中毒的急救方法是服用大量的豆浆或牛奶a 酶切割产物 (b 酶切割产物 (100;1400;1000;5001900;200;800;600;1000;300;200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用 列说法正确的是A500 葡萄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为 液中的阴离子总数大于 电解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少 64g,则外电路导线上不一定通过 2粉在 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 知某有机物 和 B,B 能氧化成 C。 若 A、C 都能 6、发生银镜反应,则 考虑立体异构) A3 种 B4 种 C5 种 D6 种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 某强碱弱酸盐 液与 盐酸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则混合溶液中 c(c() c(c(相同条件下,向氨水、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后,两溶液的 者减小,后者增大C室温条件下,将 盐酸 1 氢氧化钠溶液 合,混合后溶液 ,假设混合后忽略体积变化,则 b=109。 D 4 的 液中:c()c(H 2B)c(B 2-)11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 下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 a;X、Y 是两块电极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电镀铜,则 Y 为铜电极,电解 7、液 a 可以是硫酸铜或氯化铜溶液B若 X 为铁电极、Y 为石墨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在两极分别滴加酚酞,X 极变红色C若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加入 氢氧化铜溶解,刚好恢复到通电前的浓度, X、Y 为铂电极,a 溶液为 250过一段时间后,两极均得到标准状况下 体,则原混合液中 述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A 证明盐酸酸性比醋酸强用同一电路测等体积盐酸、醋酸溶液的导电性B 证明 性比 将 入 液中C 证明钠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向 液中投入金属钠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往溶液中加入淀粉13. 如图所示,隔板 I 固定 8、不动,活塞可自由移动,M、N 两个容器中均发生反应:A(g) + 2B(g) xC(g)H=1,向 M、N 中都通入 1 2混合气体,初始M、N 容积相同,保持温度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x=3,达到平衡后 A 的体积分数关系为:(M)(N)B若 x3,达到平衡后 B 的转化率关系为:(M)(N)C若 )Dx 不论为何值,起始时向 N 容器中充入任意值的 C,平衡后 N 容器中 A 的浓度均相等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14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 9、中正确的是 A安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是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的运动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计算出太阳与地球间引力的大小D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的观点,说明处于电场中电荷所受到的力是电场给予的15如图 1 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推力 F 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 通过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监测到推力 F、物体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规律如图 2 所示。 取 g= 10m/A物体的质量 m = 1.0 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s 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W= D前 2s 内推力 F 做功的平均功率= 0 1 2 3F/Nt/ 22v/(mt/16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倾 10、角为 的斜面,其表面绝缘。 一个带正电的滑块放在斜面上,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当加上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后,滑块与斜面仍相对地面静止,则 A滑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一定变大B斜面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可能不变C滑块对斜面的压力一定变大D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一定变大17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放置质量为 M 的三角形斜劈,斜劈顶端安装光滑的定滑轮,细绳跨过定滑轮分别连接质量为 物块m 1 在斜面上运动,三角形斜劈保持静止状M N I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 下匀速运动,则斜劈受到水平面向左摩擦力B若 斜面向下加速运动,则斜劈受到水平面向右的摩擦力C若 斜面向下运动,则斜劈受到水平面的支持力大于(m 1+ 11、) 上运动,则轻绳的拉力一定大于 据中新社 3 月 10 日消息,我国将于 2011 年上半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2011年下半年发射“神舟八号” 飞船并与“ 天宫一号”实现对接。 某同学得知上述消息后,画出“ 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假想图如图所示,A 代表“ 天宫一号”,B 代表 “神舟八号”,虚线为各自的轨道。 由此假想图,可以判定 A “天宫一号”的运行速率大于“神舟八号”的运行速率B “天宫一号 ”的周期小于“神舟八号”的周期C “天宫一号 ”的向心加速度大于“神舟八号”的向心加速度D “神舟八号”适度加速有可能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19如图所示,质量为 12、M、长为 L 的木板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 m 的滑块放置在木板左端,滑块与木板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f,用水平的恒定拉力 F 作用于滑块当滑块运动到木板右端时,木板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为 s,滑块速度为 板速度为 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中,F 做功大小为 221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F 越大,滑块到达右端所用时间越长C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 越大,s 越小D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f 越大,滑块与木板间产生的热量越多20如图所示,圆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某一初速度沿圆的直径方向射入磁场,粒子穿过此区域的时间为 t,粒子飞出此区域时速度方向偏转 60角,根据上述条件可求下列物理量中的A带电粒子的比荷B带电粒子的初速度C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D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21 航空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风洞试验,简化模型如图 a 所示,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停放相距 0 m 的甲、乙两车,其中乙车是风力驱动车。 用弹射装置使甲车获得 0 m/s 的瞬时速度向乙车运动的同时,乙车的风洞开始工作,将风吹向固定在甲车上的挡风板,从而使乙车获得了速度,测绘装置得到了甲、乙两车的 vt 图象如图 b 所示,若甲车的质量与其加速度的乘积等于乙车的质量与其加速度的乘积,且两车始终未相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