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 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一、应急预案一、停电或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1、接到停电通知后,了解停电时间,根据情况立即做好停电准备。 备好应急灯、手电筒、氧气枕、吸引器(蓄电池)等。 2、突然停电后,立即开启照明应急灯,并立即寻找抢救病人机器运转的动力方法。 任何人员不得离开手术间及病人。 护士长或值班室人员立即与电工组联系,了解停电的原因及时间,根据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并做好记录。 3、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病人,备好氧气枕及简单呼吸器等,使用简单呼吸器维持呼吸。 连硬麻醉及麻醉清醒病人,应做好心理安慰工作,手术人员在手术间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引起病人恐慌。 4、设备维修员与护士长要加强巡视,了解各手术间手术进行情况及应急照明情况。 特殊情况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对无法使用电刀止血的病人,应备好止血材料和止血药品,以备急用。 二、病人病情突然发生变化的应急预案1、应立即通知医生、护士长或值班护士,组织人员积极配合医师及麻醉师进行抢救。 2、立即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 3、必要时通知相关科室进行会诊。 4、某些重大抢救或特殊病人抢救,应按规定及时通知医务处或院总值班室。 5、做好病情及抢救记录。 三、病人坠床/摔倒的应急预案1、病人不慎坠床,摔倒,立即奔赴现场,马上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2、首先判断病人意识,并立即测血压、心率、呼吸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医生到场后,协助进行检查,提供信息,遵医嘱进行正确处理。 4、如病情允许,将病人移至手术床上。 5、遵医嘱开始鼻翼的检查及治疗。 6、向上级领导汇报(夜间通知院总值班室)。 7、认真记录坠床/摔倒病人的经过几抢救过程。 四、病人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1、病人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所输液体,更换输液器,并维持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相应的处理。 2、情况严重时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3、建立护理记录,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4、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部和药剂科。 5、输液器和药液及时封存以备检验。 五、病人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1、病人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生理盐水,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2、报告医师及护士长,并保留未输完的血袋,以备检验。 3、对病情较重的病人,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师进行紧急救治,并给氧气吸入。 4、一般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安慰病人。 5、按要求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6、怀疑溶血等严重过敏反应时,保留血袋及抽取病人血样一起送输血科。 7、加强巡视及病情观察,做好抢救记录。 六、停水和突然停水的应急预案1、接到停水通知后,尽可能多备用水。 2、突然停水时,白天与维修组联系,夜间与院总值班室联系,汇报停水情况,查询原因,并做好记录。 七、遭遇暴徒的应急预案1、遇到暴徒时,护理人员应保持头脑冷静,正确分析和处理发生的各种情况。 2、设法报告保卫处,夜间通知院总值班室,寻求在场其他人员的帮助。 3、安抚病人家属,减少在场人员的焦虑、恐惧情绪、尽力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及国家财产安全。 4、暴徒逃走后,注意其走向,为保卫人员提供线索。 5、主动协助保卫人员的调查工作。 6、尽快恢复正常医疗护理工作,保证病人的医疗安全。 八、火灾的应急预案1、发现火情后,立即呼叫周围人员组织灭火,同时报告保卫处及上级领导,夜间电话通知院总值班室。 2、根据火势,使用现有的灭火器材和组织人员积极扑救。 3、发现火情无法扑救,马上拨打 119 报警,并告知准确方位。 4、关好临近房间的门窗,以减慢火势扩散速度。 5、将病人撤离疏散到安全地带,稳定病人情绪,保证病人生命安全。 6、尽可能切断电源、撤出易燃、易爆物品并抢救贵重仪器设备及科技资料。 7、组织病人撤离时,不要乘坐电梯,可走安全通道。 叮嘱病人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可能以最低的姿势或匍匐姿势快速前进。 九、地震的应急预案1、地震来临,值班人员应冷静面对,关闭电源、水源、气源、热源,尽力保障人员的生命及国家财产安全。 2、发生强烈地震时,需将病人撤离病房,疏散至广场、空地。 撤离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维护好秩序,安慰患者,减少病人的恐惧。 3、紧急情况不能撤离时,叮嘱在场人员及病人寻找有支撑的地方蹲下或坐下,保护好头颈、眼镜,捂住口鼻。 4、维持秩序,防止混乱发生。 5、注意防止有人趁火打劫。 十、发生差错事故的应急预案1、一旦发生差错事故,应立即通知护士长。 2、控制局面,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抢救,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尽可能减少损坏。 3、保留相关的物品或药品,以便化验检查。 ,4、事情过后,护士长组织相关人员,详细了解事情经过及发生原因。 24小时内当事人写出事情经过、发生的原因。 5、按程序上报护理部。 科室根据有关情况写出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上呈护理部。 十一、停气的应急预案1、突然停气时,消毒人员应立即询问锅炉房停气的原因,了解故障情况,汇报护士长。 2、护士长了解情况后,应立即与总务处联系,了解停气的时间及范围,如系局部故障造成的临时停气,应及时与供应室联系,考虑到供应室物品的灭菌。 3、如停气范围为全院性,了解情况后,应及时汇报医务部,护理部,总务处等上级部门,协商解决手术室物品灭菌问题。 二、安全管理措施一、接送病人的安全管理措施1、接病人工作人员每日检查手术推车性能,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提出以便维修。 2、接病人前将手术通知单按所在科室楼层进行分类,有顺序接送,先接清醒配合的病人,后接有特殊情况的病人,如老人、小儿、精神异常者及脑科手术病人等。 3、到病房后,与病房护士点清术中所带药品、物品,并按手术通知单、病历认真核对病人的姓名、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及手术时间等,核对无误后在手术通知单上签字,并认真检查术前准备情况,如术前用药、试敏,检查假牙、首饰是否取下,嘱病人大小便。 4、协助将病人平移到手术推车上平躺,注意病人移动时要将手术推车一侧紧靠在床边,工人靠在手术推车另一侧将推车固定,防止病人移动时推车移位,摔伤病人。 5、所有病人(不合作的小孩儿除外)必须有手术推车接送,禁止不行。 推车过程中要保护好病人,工人站在病人的头部,面对行驶的方向,将床挡扶起,嘱病人把手放在身体的两侧,不要握床挡。 病人躺在担架车的正中,不要将病人的头或教露出车端,被子要将脚盖住,推车速度适中,动作轻、稳。 尤其对老病人要注意询问病人的感受,以免晕车。 6、将病人接至换车室后,手术室接病人护士要再次认真查对病人的姓名、年龄、手术间等项目,给病人戴好一次性帽子,进行内外车交换,交换车子是特别注意:两推车对接,握住衔接的锁把并卡紧,将两推车的轮子均固定好。 交换车时动作要轻、稳,车两边要有人保护。 7、接病人护士与工人一起将病人安全送到每个手术间,注意要将推车紧手术床并固定好,再嘱病人慢慢移至手术床,上好约束带,盖好被子,并做好心理护理与解释工作,减少其恐惧感。 若病人解小便,护士协助病人并在外走廊便入污桶内,严谨不行去厕所解大小便,以免发生意外。 8、晨会期间接病人护士要将各手术间的门打开,经常迅速各手术间病人情况,小儿、老人、神志不清或病情严重的病人,应及时与护士长联系安排巡回护士到手术间守护病人,必要时及时与麻醉师、术者联系,以防止意外发生。 9、术毕有术者、麻醉师、巡回护士、工人一起将病人抬至手术推车上,搬动齐纳检查各种管路并固定好,以防搬动引起引流管滑脱。 搬动病人过程中一定要将推车紧靠手术床并固定化,车、床两边均有人保护。 10、局麻病人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应与工人一同至换车室,以保证病人安全,然后由工人将病人送回病房。 如有特殊情况,巡回护士应与工人一同将患者送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交接用物及病人。 11、硬模外麻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病人手术结束后,带好呼吸气囊,氧气袋,由术者、麻醉师、巡回护士共同送病人回病房,途中医护人员应守护在病人头侧,注意观察病情,有特殊情况及时处理。 二、手术体位的安全管理措施1、手术前巡回护士应仔细检查病人皮肤,检查受压部位及手术区皮肤是否完整,对昏迷、消瘦、小儿(身体有无抓伤) 、长期卧床及外伤病人尤其应该注意,如有异常及时与病房护士、手术医生沟通,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 2、手术床单应平铺无折皱,病人的皮肤不能与托手板、尺布等橡胶物品直接接触,勿与金属床、头架、器械托盘等金属物接触,应用敷料阻隔以防使用电刀时导电灼伤。 3、摆放手术体位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暴露病人,并注意保暖。 4、给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病人眼睛涂眼药膏,防止角膜干燥划伤。 头面部手术病人眼睛用保护膜保护,防止消毒液溅入眼内灼伤角膜。 耳部手术病人用棉球堵塞耳道,防止消毒液流入耳内,灼伤鼓膜。 5、摆放体位时病人的骨隆突处应用软垫衬托,防止受压、破损。 手术时间较长,如:心脏手术、断指再植等手术病人躯干及枕部应垫凝胶垫(圈)。 6、平卧位时颈下垫软垫保护颈椎,上肢外展不得超过 900 以免损伤臂丛神经。 膝关节下垫软垫,避免膝关节过伸,造成术后疼痛或神经损伤。 踝关节下垫软垫,防止足跟受压。 7、俯卧位时注意避免呼吸运动受限。 在胸腹下垫俯卧位垫时注意腹部的位置置于垫子中空处,避免受压。 小腿要垫高,使脚尖自然下垂,保持功能位。 硬模外麻醉或清醒病人,巡回护士术中注意帮助病人变换面部受压位置,防止面颊部长时间受压。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颈椎手术病人,面颊受压处垫马蹄形凝胶圈,并确保眼球不受压。 术中严密观察病人防止插管脱落。 8、侧卧位胸部垫软枕,在垫高手术部位的同时,注意舒展健侧肢体,避免大血管、腋神经受压,保证输血输液通畅。 肾脏手术时腰桥要对准手术部位摇起 1015不要过高,防止腰椎滑脱,手术结束将腰桥及时放平。 9、截石位时髋关节外展应小于 900 在不影响暴露手术野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腿部支架对肢体的牵拉,固定肢体时要衬垫,松紧适度,观察双下肢末端皮温,保持静脉回流良好,术后轻轻拍打下肢,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10、婴幼儿皮肤娇嫩,进行各种操作应轻柔,尽量避免拖、拉、推等动作。 固定体位及束缚压脉带应用棉垫衬托,防止损伤皮肤。 四肢不过分牵引,以防关节脱位。 11、体位固定好后,检查并妥善固定命脉通路,确保术中输血输液的通畅及静脉给药的方便。 12、手术结束应将病人手术区域皮肤的血迹拭净擦干,包裹敷料。 三、物品清点的安全管理措施(一)确保清点物品数目的准确1、清点物品时,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必须看清实物仔细清点,巡回护士复述一遍,确保首次清点准确无误,并规范、准确记录。 2、清点纱布时,应松开纱布外包裹,将纱布都开,分块仔细清点,防止纱布粘在一起影响清点的准确性。 3、清点纱布垫时,将垫子充分展开,分块仔细清点,防止两块纱布垫粘在一起。 4、清点器械时,需重复清点两遍,对点和单点各一遍。 缝针清点两遍,第一遍从针尖清点,第二遍从针尾处清点,一确保清点数目的准确性。 5、清点时,注意检查器械的螺丝是否松动脱落,电刀头是否完整、缝针是否弯曲,仔细检查器械功能,保证器械的完整性。 6、棉球、头皮夹、脑棉清点:棉球一个个仔细检查后清点,防止两个粘在一起。 头皮夹数量较多,易滑动,应五个一组,分组清点。 脑棉应检查棉絮的质量、脑棉的缝线是否牢固,是否两块粘在一起。 (二)防止器械纱布等遗留体腔1、手术开始前,按物品清点要求仔细清点器械、敷料、缝针等,准确记录。 2、随病人带入手术间的敷料、绷带以及消毒区所用的纱布、纱布球等与手术台上能够混淆的物品,应在手术开始前,全部送出手术间。 手术过程中任何人不得将纱布、缝针等物带入或带出手术间。 3、手术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手术创口周围整洁,暂不用的物品应及时交还洗手护士,不得随意放置或堆积在手术创口周围。 4、手术过程中,手术台上增加或去取下的敷料及器械等,应由巡回护士及时、准确记录。 5、体腔和深部手术创口内填入纱布垫或留置器械时术者要及时通知助手和洗手、巡回护士,体腔内的纱布垫必须有长带或用巾钳夹住,留于创口外。 体内留置的物品需要带回病房时,巡回护士应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手术医师签字,并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 6、从手术台取下或落在地上的纱布(垫) 、器械、缝针等巡回护士要及时收回,放在固定的地点保养,便于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清点,术后交洗手护士刷洗或做好交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