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东省高考仿真模拟冲刺卷理综试题(一)(2014.03)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014 年山东省高考仿真模拟冲刺卷(一)(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 卷和第 两部分,共 12 页。 满分 30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第卷(必做,共 107 分)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N 14 O 16 S 32 6 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 13 小题,每题 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生物体物质和结构基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真核细胞 复制和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B细胞膜的成分有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的糖类C抗体是蛋白质,合酶也是蛋白质D细胞核只具有储存和复制遗传物质的功能2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倍镜观 2、察的视野右上角有一不清晰物象时,应换用高倍物镜并调节细准焦螺旋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剪取洋葱根尖 23原因是其内可找到分生区细胞C用斐林试剂检验某组织样液,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其中一定含有葡萄糖D选取经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联会现象3右图是描述某种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 A 代表兔同化的能量,a 代表兔摄入的食物,则 b、c 可分别代表被下一营养级摄入和排便的能量流动途径B若 A 代表叶绿体基质,a 代表光,则 b、c 可分别代表该场所产生的H和 A 为调节中枢,a 为渗透压升高,则 b、c 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减少和产生渴觉D若 A 代表人 3、体 B 细胞,a 为抗原刺激,则 b、c 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4对下列四幅图所对应的生物活动叙述错误的是 ( )A (1)图中虚线能正确表示适当升高温度,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B (2)图中若要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则药物作用的时期最可能是在 S 期C (3)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时,则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为 4 个D (4)图中的基本单位不相同,约有 20 种A 因 频 率11/2 因 频 率11/2P F F 2 3 aB b 种 类 型 第 二 种 类 型 第 三 种 类 型乙甲4 5时 间种 群 增 长 素 率Aa 基 因 表 达 载 体 受 体 细 胞 小 鼠 4、 皮 下效 应 细 胞骨 髓 瘤 细 胞小 鼠抗 的单 克 隆 抗 体 P F F 果蝇有一种缺刻翅的变异类型,这种变异是由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缺失引起的,并且有纯合致死效应。 已知在果蝇群体中不存在缺刻翅的雄性个体。 用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然后让 雄雌果蝇自由交配得 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缺刻翅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B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CF 1 中雌雄果蝇比例为 1:1DF 2 中雄果蝇个体占 376右图表示某草场以牧民的定居点为核心统计牧草覆盖率的变化情况,3 年中的气候条件基本相同。 分析该图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牧数量最大的是第 2 年,最少的是第 3 年B放牧 5、数量与放牧范围呈正相关C第 2 年该草场的营养结构最复杂D定居放牧和轮牧相结合有利于提高载畜量7近来雾霾频现, “据监测纳入公众视野 “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雾霾有可能产生丁达尔现象B近来雾霾的形成与工业排放的烟气有关系C “有必要纳入空气质量评价指标D雾霾天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8下列关于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 2 分子的结构较稳定,因而氮气不能支持任何物质燃烧B23g 和 合气含有 氮原子(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C用向上排空气法或者排水法收集D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瓶内是因为硝酸易挥发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硫 6、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 B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 + 3l(4 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 体: H 2OD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和溶液:+ 3 H 2O H ) 3(胶体) +3H+10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烷和乙烯分别与 应均有二氯乙烷生成,反应类型相同B纤维素 水 解 葡萄糖 氧 化 放能量维持人体生命活动)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 液鉴别D汽油、水煤气、石蜡和纤维素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11臭氧是常见的强氧化剂,广泛用于水处理系统。 制取臭氧的方法很多。 其中高压放电法和电解纯水法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明不正确的是 ( )A高压放电法,反应的原 7、理为:3O 2 2 高压放电出来的空气中,除含臭氧外还含有氮的氧化物C电解法,电极 b 周围发生的电极反应有:3H 23+6H+;22+4H+D电解时,H +由电极 a 经聚合固体电解质膜流向电极 5, 的醋酸溶液(I)和 pH=l l 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 和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1B将 I 稀释 ,溶液中 c(、c()均减小CI 和 液混合,若 c()c(H +) ,则氢氧化钠过量DI 和 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 c(c ()c(H +)c()13如图,25时,在含有 +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发生反应 Sn(s) +Pb(s)H 体系中b 2+)和 c 8、( 变化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增大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 O 3) 2 固体后,c(+)不变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 c(+)增大,说明该反应H 0Dc(+)曲线表示正反应的快慢,c(+)曲线表示逆反应的快慢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7 小题,共 42 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4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史实的是 ( )A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B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C楞次发 9、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D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15如图所示,A 为静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 为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C 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P 为 B、C 两卫星轨道的交点已知 A、B、C 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相对于地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 A 和卫星 C 具有相同大小的线速度B物体 A 和卫星 C 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C卫星 B 在 P 点的加速度与卫星 C 在该点的加速度一定相同D卫星 B 在 P 点的线速度与卫星 C 在该点的线速度一定相同16如图所示,有一对等量异种电荷分别位于空间中的 10、a 点和 f 点,以 a 点和 f 点为顶点作一正立方体现在各顶点间移动一试探电荷,关于试探电荷受电场力和具有的电势能,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在 b 点和 d 点受力大小相等,方向不同B在 c 点和 h 点受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在 b 点和 d 点电势能相等D在 c 点和 h 点电势能相等17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各元件后,闭合开关 S,L 1、L 2 两灯泡都能发光在保证灯泡安全的前提下,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向左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L 1 亮度不变 BL 1 变亮 CL 2 功率变小 DL 2 变亮18如图,直线 a 和曲线 b 分别是在 11、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a 和 b 的位置线,由图可知 ( )A在时刻 t1,a 车追上 b 车B在时刻 t2,a、b 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 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D在 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比 a 车大19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 d,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小孔正上方 处的 P 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2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与极板接触)返回。 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 ,则从 P 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 )3到下极板上B在下极板处返回C在距上极板 处返回2距上极板 处返回520两根足够长 12、的光滑导轨竖直放置,间距为 L ,底端接阻值为 R 的电阻。 将质量为 m 的金属棒悬挂在一个固定的轻弹簧下端,金属棒和导轨接触良好,导轨所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垂直,如图所示。 除电阻 R 外其余电阻不计。 现将金属棒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 ( )A释放瞬间金属棒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属棒向下运动时,流过电阻 R 的电流方向为 a属棒的速度为 v 时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 F =2电阻 R 上产生的总热量等于金属棒重力势能的减少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卷(必做题 157 分+选做题 36 分,共 193 分)【必做题】21 (I) (8 分)图(a)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 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 M、重物的质量 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s; 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让物块从光电门 A 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 A 和光电门 B 所用的时间t A 和t B,求出加速度 a: 多次重复步骤求 a 的平均值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 回答下列问题:(1)测量 d 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 1示数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 2)物块的加速度 a 可用 d、s和t A 和t B 表示为 a=。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