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5月适应性练习理综试题(三)(2014.05)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启用并使用之前山东省烟台市 2014 届高三 5 月高考适应性练习(三)理综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 两部分,共 16 页。 满分 300 分。 考试用时 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科目、县市区和科类填涂在答题纸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l C N 14 O 16 4第 I 卷(必做,共 )注意事项:1第 I 卷共 20 小题。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 2、涂在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题,每小题 5 分,共计 65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就会向突触间隙释放神经递质。 直接参与这一突触信息传递过程的一组细胞器是A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囊泡细胞膜B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囊泡线粒体C内质网高尔基体 囊泡细胞膜D内质网高尔基体 囊泡2对秀丽隐杆线虫研究表明,一种叫做 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能结合到其他基因的“开关上,影响其表达,从而控制受精卵的性别发育方向。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受精作用发生时精子和卵细胞不依靠细胞膜相互识别B受精卵发育中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受到严格的遗传程序性调控C基因编码蛋白质的过 3、程不发生碱基配对D基因的表达只有一种起始密码子3右图为神经(N) 、免疫 (I)和内分泌(E) 系统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体温调节中信息传递由 I 到 N 再到 盐平衡调节中 N、E 之间属于分级调节CN、I 之间在功能上存在反馈调节D右图可作为血糖调节模型4下列生物实验中,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A线粒体被健那绿染色后可维持活性数小时,显微镜下看到的是生活状态的线粒体B酶的活性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唾液淀粉酶在中性环境时空间结构会受到破坏C在酸性条件下,酵母菌产生的酒精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灰绿色D在根尖分生组织中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5现 4、存的马科动物有 7 个物种,其中有 3 种驴和 4 种马,它们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我国的普氏野马是其中一种。 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马科动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的染色体组是相同的B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因此马科动物是共同进化的C普氏野马和藏野驴杂交,由于基因重组后代是可育的D马科动物每年都会换毛一次,这一习性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地球表面形成了大气碳库、陆地碳库、海洋碳库和岩石碳库等,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某海域海洋藻类呈 “J”型增长,对海洋碳库的影响可忽略不计B土壤有机碳的积累能全面反映群落演替 5、的历程C植物碳的固定与释放过程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全过程D大气碳和土壤有机碳的相互转变与太阳光照直接相关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可对钢管进行电化学保护B利用高压氧舱治疗煤气中毒是依据平衡移动原理C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需加适量盐酸防止被氧化变浑浊D用 去溶液中的 +与用 去溶液中的 +的原理相同8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蒸发皿可用来研磨块状固体物质B锥形瓶作为反应容器时一定不能加热C分液漏斗不宜盛装碱性溶液D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测氨气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主族的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其化学性质一定相似C同周期金属元素的氧化物 6、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第A 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稳定性减弱而还原性增强10下列与有机物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溴水可以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B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检验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区分乙烷和乙烯11下列有关现象或反应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选项 现象或反应 原理解释A 将溶液加入到过量的氨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H)3不溶于碱C 电解饱和食盐水没有放出 阳极可能没有选择惰性材料D 向无色溶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12将 Q 和 R 加入到密闭体系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3Q(s)+R(g) 7、2W(g)。 平衡 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1 00 a 00 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该反应的 始时 在 A 点,斜面上且距离斜面顶端足够远,此时连接m1、m 2 的细绳与斜面平行且恰好伸直。 当 静止释放运动到圆心 O 的正下方 C 点时细绳突然断开,不计细绳断开瞬间的能量损失。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 么点运动到 C 点的过程中,m 1 的机械能一直减少B当 动到 C 点时,m 1 的速率是 率的 2 倍C细绳断开后,m 1 能沿碗面上升到 B 点Dm 1 最终将会停在 C 点20如图所示,边长为 2L 的正方形虚线框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 8、为 B。 一个边长为 L 粗细均匀的正方形导线框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导线框的对角线与虚线框的对角线在一条直线上,导线框各边的电阻大小均为R。 在导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以恒定速度 v 沿对角线方向进入磁场,到整个导线框离开磁场区域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线框进入磁场区域时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B导线框中的感应电流大小保持不变C导线框的对角线 一半进入磁场时,导线框 a、c 两点间的电压为 24线框的对角线 一半进入磁场时,整个导线框所受安培力大小为2I 卷(必做 157 分+ 选做 36 分,共 193 分)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1第 共 18 道题。 其中 2130 9、题为必做部分, 3138 为选做部分。 2第 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 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选做部分考生须从中选择 l 道物理题、1 道化学题和 1 道生物题作答。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所选题号用 2B 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 【必做部分】21(1)(7 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动能定理”实验时,其主要操作步骤是:中小车的质量 M=码的总质量 m=源的频率 f=50然后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 他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最满意的一条,如图乙所示。 把打下的第一点记作 0,然后依次取若干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未画出,用厘米刻度尺测得各相邻 10、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d 2=d 3=d 4=d 5=d 6=把钩码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合力,计算出从打下计数点 0 到打下计数点 5 时合力所做的功 W=J,把打下计数点 5 时小车的动能作为小车动能的改变量,计算出 J。 (当地重力加速度 g=m/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根据以上计算可见,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相差比较大。 通过反思,该同学认为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钩码质量没有远小于小车质量,产生系统误差B钩码质量小了,应该大于小车质量C没有平衡摩擦力D没有使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进行测量(2)(9 分) 为了测量一电阻的阻值 有以下器材:蓄电池 E,电流表 A,电压 11、表V,滑动变阻器 R,电阻箱 关 2,导线若干。 某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实验的主要步骤:a闭合 开 节 R 和 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合适,记下两表示数分别为 1;b闭合 持 值不变,记下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分别为 2。 按电路图在实物图乙上连线;写出被测电阻的表达式 (用两电表的读数表示);由于电流表、电压表都不是理想电表,则被测电阻足的测量值 真实值(选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18 分)如图所示,光滑曲面 水平面 滑连接于 B 点,端连接内壁光滑、半径为 r=四分之一细圆管 口 D 端正下方直立一根劲度系数为k=25N m 的轻弹 12、簧,轻弹簧下端固定,上端恰好与管口 D 端齐平。 质量为 m=l 小球在曲面上距 高度为 h=从静止开始下滑,进入管口 C 端时与管壁间恰好无作用力,通过 压缩弹簧。 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表达式为, x 为弹簧的形变量,小球与 的动摩擦因数21 g=10 m/:(1)小球达到 B 点时的速度大小 2)水平面 长度 s;(3)在压缩弹簧过程中小球的最大速度 23(22 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二象限内有场强大小为 E、沿 x 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在第一象限内有一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图中未画出) ,磁场方向垂直面,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的边界与 x 轴相切于点 P(2L,0)。 两个质子(质子质量 m 13、,电荷量 q,不计重力)a、b 以相等的速率沿不同方向从 P 点同时射入磁场区,其中 a 的速度方向沿 y 轴正方向,b 的速度方向与 x 轴正方向的夹角 =30o,a、b 经过磁场后都垂直于 y 轴进入第二象限,a 通过 y 轴上的点 Q(0,L),a、b 从开始进入磁场到第一次射出磁场的时间差为 1)求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和质子在磁场中运动速度 v 的大小;(2)求质子在电场中运动离 y 轴的最远距离 x;(3)两个质子离开电场后会先后经过同一点 M,求质子 b 从开始运动到经过 M 点的时间 t;(4)若只将第二象限内的匀强电场方向变为沿 y 轴负方向,仍使 a、b 以原来的速度射入磁场区,求 a、b 经过 x 轴上的两点间的距离 x。 24(12 分)雾霾环境中的致癌因子可能通过改变正常细胞中遗传物质的结构或功能使其变为癌细胞。 年老体衰的人细胞发生癌变后,癌细胞特别容易冲破细胞识别作用,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老人易患癌症原因可能是 能力降低,导致机体无法识别并杀死癌变细胞。 (2)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改变正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而使其产生变异,变异的来源可能是。 亲代这些变异会通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