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西省 康杰中学 高三第三次四校联考理综试题(2014.02)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临汾一中 忻州一中 康杰中学 长治二中【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300 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3 S:32 6第卷 (选择题 126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定发生的是A. 甲细胞发生了脱分化过程 B. 甲细胞正在发生凋亡C. 乙细胞将不断进行减数分裂 D. 乙细胞的蛋白质成分发生了改变2. 胰液分泌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右图为胰 液分泌调节的部分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咀嚼食物引起胰腺 2、分泌胰液的调节方式属于条件反射B. 食物进入胃内后,引起胰液分泌的调节方式为体液调节C. 激素 A 能作用于胰腺与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有关D. 激素 B 作用于胰腺后很快被灭活导致激素的作用时间短3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 器打出若干圆片,平均分成四组,各置于相同的密闭装置内,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分别置于四种不同温度下t 1t 2t 3t 4。 测得光照相同胰液咀嚼食物神经中枢乙甲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结果如下表。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温度 t1 t2 t3 2 的增加值(相对值/mgh) 2 的消耗值(相对值/mgh) 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均为 3、t 4 温度下装置内 增加量与细胞呼吸消耗的 均给予 24 小时光照,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均大于 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图中,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B. 乙图的 b 处神经纤维膜对 的通透性强C甲图的结构中发生的信 号变化需要消耗 体内乙图所示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方向是 ab确的有 A.“35S 标记的 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若未经搅拌就进行离心,则上清液放射性低B.“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的实验中,散速度是因变量C. 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两个实例都说明基淀粉酶分支基因插入外来列皱粒甜度高淀粉少蔗糖多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分支基因结构异常患者支 4、气管粘液增多白功能异常因结构异常 个碱基细菌繁殖肺部感染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淀粉分支酶基因发生的变化C图中 因和淀粉分支酶基因都发生了基因突变D因结构异常后无法进行转录和翻译7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在结冰路面上撒盐,是利用盐与水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热,促使冰雪融化B. 蛋白质、棉花、核酸、粉、豆油都是由高分子组成的物质C. 利用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玉米塑料”(主要成分为聚乳酸)替代一次性饭盒,可减少白色污染的产生D.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8分子式为 与 液反应放出 苯环上一氯代物有两种的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 3 种 5、B. 4 种 C. 5 种 D. 6 种9液体燃料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无需气体存储装置等优点。 一种以肼(N 2燃料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该电池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为电解质。 下列关于该燃料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B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4 4e - = 4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应采用多孔导电材料, 以提高电极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并使它们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D该燃料电池持续放电时,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小10塑化剂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增塑剂 由邻苯二甲酸酐与环己醇反应制得: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取代反应,不能发生消去 6、反应 D. 溶于水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 的溶液中: 、 、 能大量共存24B在甲、乙两烧杯的溶液中,共含有 、K 、H 、 、 六种离子。 23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含其中 3 种离子并呈蓝绿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含有的 3 种离子是 K 、 、3C在含有 S 2 、四种阴离子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3 23固体后,浓度变化最小D常温下水电离出 c(H )c()10 20 的溶液中: 、 、S 2 、能 4大量共存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 铜做电极电解 液的反应方程式:22H 2O 2 24H C常温时,浓度均为 的 液和 液等体积混合,其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为 7、 c() c( )c(H 2D在蒸馏水中滴加浓 W 不变13下表中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或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液的试管中滴加5 滴 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 液,产生黄色沉淀。 常温下,取少量 体溶于适量的蒸馏水,再加入硝酸酸化的 液。 检验 的氯元素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 8、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设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 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 ,当 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t 时刻的瞬时速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C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微元法15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 m 的物体 A 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 在粗糙竖直杆 圆环上。 现用水平力 F 拉住绳子上一 点O,使物体 A 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但 圆环仍保持 9、在原来位置不动。 则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 摩擦力 环对杆的压力 变化情况是AF f 保持不变,F N 逐渐增大 BF f 逐渐增大,F N 保持不变CF f 逐渐减小,F N 保持不变 DF f 保持不变,F N 逐渐减小16在空中某一高度将一小球水平抛出,取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初速度方向为 轴正方向,y 轴正方向,得到其运动的轨迹方程为 y=a 为已知量) ,重力加速度为 g。 则根据以上条件可以求得A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a(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消失。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a( 杂质的 H)2 样品,放入水中搅拌成浆状后,加入足量饱和氯化镁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蒸馏水洗涤。 除去 10、H)2 样品中的 H)2 物体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C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D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17我国于 2013 年 12 月 2 日凌晨成功发射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12 月 10 日 21 时20 分, “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成功实施变轨控制,从 10000环月圆轨道,降低到近月点 15月点 100椭圆轨道,进入预定的月面着陆准备轨道,并于 12 月 14 日 21 时 11 分实现卫星携带探测器在月球的软着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不考虑地球大气层的阻力,则 “嫦娥三号”的发射速度可以小于 已知“嫦娥三号”在 100环月圆轨道上飞行的周期及万有引力常量,则可求出月球的平均密度C若已知 11、“嫦娥三号”、 “嫦娥一号 ”各自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高度(高度不同) 、周期和万有引力常量,则可求出月球的质量、半径D “嫦娥三号”为着陆准备而实施变轨控制时,需要通过发动机使其加速18一台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 51,原线圈接入电压为 220V 的正弦交流电,各元件正常工作,一只理想二极管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图所示,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为 51B电压表的读数约为 44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20 ,则 1 分钟内产生的热量为 2904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动,则两电表读数均增大19如图所示,虚线 别为椭圆的长轴和短轴,相交于 O 点,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分别处于椭圆的两个焦点 M、 N 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 、 B 两处电势、场强均相同BC 、 D 两处电势、场强均相同C在虚线 O 点的场强最大D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在 O 处的电势能大于在 B 处的电势能20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轨道,其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