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省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理综试题(四)(2014.04)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提优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四)本试题卷分第 I 卷和第 两部分。 满分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卷(共 120 分)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3 K 39 5 6 一、选择题(本题共 17 小题。 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期核膜解体,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B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板上C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末期产生细胞壁,形成两个新细胞2下图表示培育转基因抗植物病毒番茄的过程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 A 需要限 2、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合酶的参与B过程 B 通常需要用 理,以提高番茄细胞壁的通透性C过程 C 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抗植物病毒基因一旦整合到番茄细胞的染色体上,就能正常表达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利用细胞分裂素浸泡的方法促进种子的萌发B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可诱导细胞染色体加倍C干旱时植物体内脱落酸的含量将减少D乙烯对植物根、花、叶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效应是抑制作用4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胚胎移植时,通常需用激素处理受体,使之超数排卵B胚胎干细胞培养需要先制备滋养层来抑制其分化C胚胎分割时,可采用酶处理囊胚,将内细胞团细胞分散开D培养不同时期胚胎的培养液所含的成分不同5将记录 3、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纤维的适当位置(如右图所示) ,给该神经纤维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 R 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 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 右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丙三个种群的数量增长方式均为逻辑斯谛增长B若某条件引起种群乙变为曲线丙所示情况,则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最可能的是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C一般情况,气候是影响曲线中 波动的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D用铜、铝、铁三种元素的先后顺序是铁、铜、化汽油、植物油、甘油均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在试管中加乙醇,然后加冰醋酸,需用蒸 4、馏水将滤纸湿润就能使滤纸紧贴在漏斗瓷板上D实验室用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铵溶液反应制取硫酸亚铁铵晶体时,素编号元素性质 X Y Z W E F G 010 157153最高或最低化合价 23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与 H 形成的化合物能与元素 X 与 F 形成的化合物反应B元素 G 与 W 比较,非金属 G 比 W 强,所以其 单质的反 应活性也是 G 比 W 强C元素 G 与 E 形成的分子 空间构型呈平面三角形D元素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易溶于水的强碱甲乙丙时间a 0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分子式为 烃,其一氯代物经消去反应所得烯烃只有一种,C 4名称是 2热息痛的水 5、解产物之一 具有两性C 具有清炎杀菌作用, 1 有机物最多能与 2生2醇依次经消去、加成、取代、氧化、取代反应可制得乙二酸二乙酯11高氯酸铵(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分之一,通过电解P 的流程以及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流程中“一次分离”的操作是蒸发结晶、趁热过滤B电解过程中,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222,电解槽中溶液的 高C若电解槽为隔膜式电解槽,隔膜应为质子交换膜D电解槽中阳极的反应式为:2O2e - =H+12工业上用 产燃料甲醇。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 2(g) 3)OH(g)。 图 1 表示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图 2 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 2 6、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42 和一定量的 , 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图。 b 表示使用了催化剂;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B当压强不同时(P 1 B. C. , S0,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2 分)。 (2)kJ/ (2 分)(3)2 分) 540(2 分) ,减小(1 分)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 分)(4)B (2 分)28 (1)防止乙酸酐水解; (2)布氏漏斗、抽滤瓶、 (增加:安全瓶,题中已修改此处不用加了)(3)滴加 液不再产生气泡;防止产生 率太快,将液体冲出烧杯。 (4)不同物质在扩散剂中扩散的速率不同。 (5)蒸馏;水浴加热(6)质谱法或核磁共振氢谱(每空 2 分 7、,共 14 分)29 (1)2 分) ; (2) (2 分) ;O=C=O;(1 分)(3) (2 分)3) (2 分) (4 1 分)(6) (3 分,一步 1 分)2014 年浙江省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理科综合(生物)四解析】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形成染色体,而不是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 细胞板在末期形成,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 有丝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 2C;【解析】形成重组 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接酶参与。 提高目的基因的导入效率的常用方法:若受体为细菌,则常用 理;若受体为植物细胞,则可选择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受体细胞培育成完整植株需用植物组织培养技 8、术。 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有可能出现异常表达。 3A;【解析】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都具有促进种子萌发。 赤霉素不具有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功能。 干旱时植物体内脱落酸的含量将增多。 乙烯对植物根、花、叶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效应随植物种类不同可能出现促进作用或抑制作用。 4D;【解析】胚胎移植时,通常需用激素处理受体,使之同期发情。 胚胎干细胞培养需要运用胚胎成纤维细胞制备成饲养层,抑制胚胎干细胞的分化。 不同阶段的胚胎进行胚胎分割时,可采用的方法有一定的差别,若胚胎处于卵裂期可以采用酶解法或机械法,囊胚则只能运用机械法分割,且要求等份分割。 由于不同时期的胚胎对营养的需求不同,所有培养不同时期胚胎的培养液所含 9、的成分不同。 5A;【解析】神经纤维的膜电位指膜内电位减去膜外电位的差值,如静息电位为含义是:膜内电位假设膜外电位为 0膜内电位为题中电表的左侧电极接在膜内,右侧电极接在膜外,故静息时的电位测量值约为+60经纤维接受适宜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当左侧电极位置达到峰电位时,膜内外的电位情况为:膜内约为外约为 位差约为+40内流的过程,既降低了膜外电位,同时使膜内电位升高)。 此时右侧电极(0左侧电极(存在电位差,因此曲线不会降到 0。 6B;【解析】丙曲线所表示的环境容纳量明显高于乙曲线所表示的环境容纳量,因此引起种群乙变为曲线丙所示情况的原因是食物丰富、生活场所增大等环境条件变得更适宜了。 30【解析】 10、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土壤含水量和氮肥对蓖麻光合速率的影响,所以自变量为土壤含水量和氮肥,而因变量的检测指标是叶绿素含量、 吸收速率。 为了排除光照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需要过一段时间轮换植株位置。 乙组的氮肥比甲组充足,叶绿素含量高,光反应产生的 ,光合速率高。 丁组的土壤含水量比乙组低,叶片的气孔开度小, 吸收速率小,碳反应弱,光合速率低。 丙组与丁组对比说明施氮肥能促进蓖麻叶绿素的合成,但对光合速率无显著影响。 【参考答案】 (14 分,毎空 2 分) (1)土壤含水量、氮肥 叶绿素含量、 吸收速率 (2)排除光照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乙组氮肥充足,叶绿素含量高,光反 11、应强 丁组土壤含水量低,气孔开度小, 收速率小,碳反应弱,光合速率低。 (4)施氮肥能促进蓖麻叶绿素的合成,但对光合速率无显著影响。 31【解析】本题以小鼠为实验材料,以促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与分析以及绘图能力。 解答试题时要找准自变量和因变量,紧扣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见右图)来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注意的就是反馈调节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参考答案】 (12 分,实验结果作图 4 分,其余毎空 2 分)(1)研究促甲状腺激素对小鼠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的影响(2)(4 分)甲状腺激素浓度天数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浓度注射时间 注射物失效时间甲乙丙丁甲:A 12、 组甲状腺激素浓度乙:B 组甲状腺激素浓度丙:B 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浓度丁:A 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浓度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说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浓度的变化要滞后于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否则错误;注射物失效时间后,4 条曲线都需要向正常水平靠近(可以不到正常水平),否则错误。 )(3) 促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合成与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甲状腺激素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合成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导致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浓度下降;当外源性促甲状腺激素失效后,甲状腺激素降到正常浓度,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也随后上升到正常浓度 每只小鼠注射适量且等量生理盐水32【解析】实验一的 眼卷翅自交,F 2 赤眼卷翅:赤眼长翅=2:1 ,实验二的 眼卷翅自交,F 2 赤眼卷翅:赤眼长翅:紫眼卷翅:紫眼长翅=6:3:2:1,说明赤眼对紫眼显性,卷翅对长翅显性,两对性状。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