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新坐标物理一轮复习作业-实验 五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对应学生用书第 87 页)1(2013 届固原模拟) 在利用橡皮筋“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每次选取纸带后,我们应选取纸带上的哪些点来求小车的速度()A间距均匀的B间距不均匀的C间距均匀的与不均匀的都可D最好是间距均匀的,若纸带上没有间距均匀的,也可用间距不均匀的2如图 557 所示,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关于橡皮筋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 557A橡皮筋做的功可以直接测量B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C橡皮筋在小车运动的全程中始终做功D把橡皮筋拉伸为原来的两倍,橡皮筋做功也增加为原来 2、的两倍3(2013 届青海省西宁五中模拟)某兴趣小组在做“探究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前,提出以下几种猜想:Wv,Wv 2,W 他们58(a) 所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 Q 处固定一个速度传感器( 用来测量物体每次通过 Q 点的速度 )在刚开始实验时,有位同学提出,不需要测出物体质量,只要测出物体从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和读出速度传感器的示数就行了,大家经过讨论采纳了该同学的建议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58(1)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物体质量的理由是什么。 (2)让物体分别从不同高度无初速度释放,测出物体从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 3、L 4读出物体每次通过速度传感器 3、 Q 的速度v1、v 2、v 3、v 4并绘制了如图 558(b)所示的 Lv 图象根据绘制出的Lv 图象,若为了更直观地看出 L 和 v 的变化关系,他们下一步应该作出 ()ALv 2 图象BL 图象 图象 DL 图象1v 1v(3)本实验中,木板与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会不会影响探究出的结果。 59(2012四川高考 )某物理兴趣小组采用如图 559 所示的装置深入研究平抛运动质量分别为 、B 小球处于同一高度,M 为 A 球中心初始时在水平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使 A 球沿水平方向飞出,同时松开 B 球,B 球自由下落A 球落到地面 N 点处, B 球落到地面 P 点处测得 球 4、距地面的高度是 m,M、N 点间的距离为 m,则 B 球落到 P 点的时间是 _s,A 球落地时的动能是_J( 忽略空气阻力,g 取 9.8 m/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 5510 所示,实验主要过程如下: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510(1)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 W、2W 、3W (2)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 v1、v 2、v 3(3)作出 Wv 草图;(4)分析 Wv 图象如果 Wv 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 Wv;如果不是直线,可考虑是否存在 Wv 2、Wv 3、W 等关系是()A本实验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 5、分别为 W、2W、3W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并在每次实验中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 1条橡皮筋进行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 W,用 2 条、3 条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 2 次、第 3 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是 2W、3WB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补偿的方法,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C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D根据记录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小车获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以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距离来进行计算6(2013 届杨陵检测)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 5511 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功与速度 6、变化的关系” 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图 5511将一块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桌面上,在长木板的另一端固定打点计时器;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跨过定滑轮连接小车和钩码;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把小车拉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接通电源,从静止开始释放小车,得到一条纸带;关闭电源,通过分析小车位移与速度的变化关系来研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如图 5512 所示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点 O 为纸带上的起始点,A、B、C 是纸带上的三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均有 4 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 A、 7、B、C 到 O 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为 50 :图 5512(1)打 B 点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 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本实验中,若钩码下落高度为 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 当钩码下落 ,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_(用 h1、h 2、W 1 表示)图 5513(3)实验中,该小组同学画出小车位移 x 与速度 v 的关系图象如图 5513所示根据该图线形状,某同学对 W 与 v 的关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AW vBWv 2CW DWv 31 【解析】橡皮筋完全恢复后不再有力对小车做功,小车做匀速运动,纸带上的点间距是均匀的,故 A 对,B、C 错;若纸带 8、上没有间距均匀的点,说明纸带太短,橡皮筋还没完全恢复原状纸带已完全通过打点计时器,在这种情况下应选用更长的纸带,或者是因为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需重新平衡摩擦力,故 D 错【答案】【解析】橡皮筋做的功等于橡皮筋所释放的弹性势能,但无法直接测量,橡皮筋的条数成倍增加,弹性势能也会成倍增加,即做功成倍增加,但橡皮筋只是在释放弹性势能的一段时间内才做功,故 A、C 错,B 对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与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当拉伸为原来的两倍时,橡皮筋的做功变为原来的 4 倍,故 D 错【答案】【解析】(1)因为 WE k,而 Wmg()L,E k 12式两边都有 m,所以探究 W与 m.(2)由于题图(b)是关 9、于“Lv”的图象,该图象为曲线,不便于直观地看出L和 以下一步应作出“L v 2”图象,应选 A.(3)在实验中,由于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所受的合力是确定的,即 F 合mg( ),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不会影响 L和 答案】(1)见解析(2)A(3)不会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解析】小球 据 h 点的时12间 t s0.5 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xv 0t,得 m/sm/所以 0Ekm (J0 12【答案】0.5 s【解析】由于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此时的速度是小车的最大速度,也是做功后的最终速度,故求此速度应用匀速那一段的数据,而不应该使用从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数据来算,故选 D.【答案】【解析】(1)由题意知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 T5 s50s,v B 102 m/sm/)若钩码下落 外力做功 W1,当钩码下落 外力做功 )由于 WF 合 x,且 F 合 为定值,因此 Wx,由图象知 x与 以 W据图象,当 v 增大,合外力做的功 W 肯定不正确1 【答案】(1)(2) 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