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步步高第二轮专练课件习题 专练17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运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分析多过程问题(限时:45 分钟)1如图 1 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个粗糙的 圆弧轨道,其半径 R0.4 m,轨道的最低点14距地面高度 hm一质量 m0.1 小滑块从轨道的最高点 A 由静止释放,到达最低点 B 时以一定的水平速度离开轨道,落地点 C 距轨道最低点的水平距离 x0.6 m空气阻力不计,g 取 10 m/: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 1(1)小滑块离开轨道时的速度大小;(2)小滑块运动到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3)小滑块在轨道上运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答案(1)2.0 m/s(2) (3)解析(1)小滑块离 2、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t,初速度为 v,则xv2.0 m/s.(2)小滑块到达轨道最低点时,受重力和轨道对它的弹力为 据牛顿第二定律:FN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轨道受到的压力大小 F N.(3)在小滑块从轨道的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W f 12解得:W f所以小滑块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世昌的博客 如图 2 所示,质量为 m 1 物块,放置在质量 M2 够长木板的中间,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板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地面上方存在两个作用区,两作用区的宽度 L 均为 1 m,边界距离为 d,作用区只对物块有力的作用:作用区对物块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右,作用区对物块作用力 3、方向水平向左作用力大小均为 3 N将物块与木板从图示位置(物块在 作用区内的最左边) 由静止释放,已知在整个过程中物块不会滑离木板取 g10 m/s (1)在物块刚离开区域时,物块的速度多大。 (2)若物块刚进入区域时,物块与木板的速度刚好相同,求两作用区的边界距离 d;(3)物块与木板最终停止运动时,求它们相对滑动的路程答案(1)2 m/s(2)1.5 m(3)3 1)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Fmgma a 2 m/s 2F 1 1 2a m/s.(2)区域内,对木板:由 a .5 m/s 2物块到达区域边缘处,木板的速度:m/域后:对物块:由 mgma m/s 2对木板:a M2a .5 m/ 4、s 2当物块与木板达共同速度时:v m1a v M1a dv 1.5 (3)由于 F以物块与木板最终只能停在两作用区之间由全过程能量守恒与转化规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x 3 图 3 所示,一劈形滑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高 2 m,底角分别为 37、53 ,A、B 两小物块质量分别为 kg、m B4 轻绳连接,通过滑梯顶端的小滑轮跨放在左右两斜面上,轻绳伸直时,两物块离地高度 m,在滑轮处压住细绳,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1,g10 m/s 2,7 0.6,3(1)若在压绳处突然剪断绳,求 A、B 下滑过程中加速度之比;(2)若松开绳,求 B 滑到底端时的速度大小;(3) 5、松开绳,当 B 滑到底端后,A 沿斜面继续向上滑行的距离答案(1) (2) m/s(3) 153 10051解析(1)对 A 分析F Am 7m 7对 B 分析F Bm 3 3又 F上所述,解得 7 73 3637(2)由动能定理:m m m 3m 7)x (mAm B)h A 73 3x 5 3联立解得 B 滑到底端的速度 v m/)A 沿斜面上行,a A7 g 76.8 m/s 2由 v 2a Ax Av Av m/世昌的博客 :x A 板运动是一项陆地上的“冲浪运动” ,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与趣味性下坡式滑行轨道可简化为如下模型:如图 4 所示,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滑行轨道,其中 ab、段均为倾 6、角 37的斜直粗糙轨道,一段半径为 R5 m 的光滑圆弧,圆弧与 切于b 点,圆弧圆心 O 在 c 点的正上方已知 间高度差 m,间高度差 m,运动员连同滑板的总质量 m60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后从 c 点水平飞出,落在轨道上的 e 点,经短暂的缓冲动作后沿斜面方向下滑间的高度差 m,运动员连同滑板可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取 g10 m/s 2,370.6,7 4(1)运动员刚运动到 c 点时的速度大小;(2)运动员(连同滑板 )刚运动到 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3)运动员(连同滑板 )在由 a 点运动到 b 点过程中阻力对它做的功答案(1)8 m/s(2)1 368 N,方向竖直向下 ( 7、3)1 680 1)物体从 c 到 e 点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H 2H 3 s1.5 2 H2g 2910间的水平距离为 x m12 7 934从 c 到 e 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故 m/s8 m/ )在 c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Nm 601060 N1 368 25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运动员对轨道的压力为 1 368 N,方向竖直向下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3)由 a 到 c,由动能定理可知1 R7)W f f1 680 J.【必考模型 2】直线运动、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经历直线运动、1直线运动:水平面上的直线运动、斜面上的直线运动、传送带上的直线运动.2圆周运动:绳模型圆周运动、杆模型圆周运动、拱形桥模型圆周运动.3平抛运动:与斜面相关的平抛运动、与圆轨道相关的平抛运动.,类模型一般不难,各阶段的运动过程具有独立性,只要对不同过程分别选用相应规律即可,。2015年高考步步高第二轮专练课件习题 专练17
相关推荐
亿美元。 3 材料反映了什么。 你能从这部影片中找到哪些美国特色的价值观。 学生探究思考回答,教师归纳。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表现: ( 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 2)文化产 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 大 表现: ( 1)随着民 主 法制的发展,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应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处理电磁感应问题(限时:45 分钟)1(2014浙江24) 某同学设计一个发电测速装置,工作原理如图 1 所示,一个半径为R0.1 m 的圆形金属导轨固定在竖直平面上,一根长为 R 的金属棒 端与导轨接触良好,O 端固定在圆心处的转轴上转轴的左端有一个半径为 r 的圆盘,圆盘和金属棒盘上绕有不可伸长的细线,下端挂着一个质量为 m0.5
e’s surprise 33. take pride in sth. 34. pay attention to 35. be able to 与 can 36. give up doing 37. no more 38. go to sleep 三、重点语法 反意疑问句 反意疑问句的提问部分的结构是: 助动词 (be / will / do / have ) / 情态动词 (can /
,本人设计讨论、采访和辩论一共 3 个任务活动。 活动 1:深化阅读的 2 个问题的讨论。 1)What problems might she have while working in the forest? 2)What do you think of her? Give examples to support what you think. 活动 2:学生扮演 Jane Goodall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选修 34(限时:45 分钟)1(2014山东38)(1)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以波源 O 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为计时零点,质点 A 的振动图像如图 1 所示,已知 O、A 的平衡位置相距 0.9 m,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图 1a波长为 1.2 源起振方向沿 y 轴正方向c波速大小为 0.4 m/点 A 的动能在 t4 s
任务一:我来比画,你来猜(激发学生对人物写生的学习兴趣) 导学要点: ,同学们来猜他是谁。 (从五官、脸型、发型、体型、衣着、动作等方面描述。 ) ,对比不同人物的外形,找到抓住其特征的方法,找到抓住其特征的方法,并可以对其进行夸张。 小结:在观察时,同学们往往先看面部,画的时候也先画头部,从而比例失调,而正确的观察法应是先从整体出发,后去观察局部,这样在绘画时才能更好的构图,从整体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