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2)内容摘要:
C、 6 次 四、计算。 ( 30 分 ) 用竖式计算。 ( 18分) 90- 47= 56247。 8= 69= 37+ 4654= 81- 32- 27= 42- 34+ 57= 数一数 算一算。 ( 8 分) ( 1)数笑脸。 ( )( ) =( ) ( )( ) =( ) ( 2)小鸟飞来了。 ( )( ) =( ) ( )( ) =( ) ( )247。 ( ) =( ) ( )247。 ( ) =( ) 五、画一画。 ( 8 分) 请在横线。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2)
相关推荐
在一起的角没有数。 第四题:数角第二道出错较多。 第五题:看图列式第二题出错多。 第十题:解决问题。 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不透,不能正确的理解图中信息的意思,列式出错。 还有的学生得数写错。 至使丢分较多 二、今后要采取的方法与措施 要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在教学中的巨大作用,使教学更具生动性、具体性
5824= 18+12247。 4= 42247。 69= 6(4940)= 72+4= 8+16247。 4= 12+43 = 81247。 9247。 3= 7(5+2)= (29+20)247。 7= 54247。 5= (7540)247。 5= 56247。 (5042)= 7299= 72308= 124+5= (6020)247。 8= 15247。 54= 3649= 5(
电影院 小猪家 小狗家 小鹿家 小猴家 小兔家 60 米 40 米 70 米 50 米 ( ) ( ) ( ) ( 北 ) ( ) ( ) ( ) ( )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 2 小猪要到小猴家玩,它可以怎么走。 ⑴小猪从家出发,向南走到( )家,再向( )走到小猴家。 ⑵小猪从家出发,向( )走到小狗家,再向( )走到
题,充分体现 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乘法知识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共同解决 问题。 在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直至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习的方向,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由于是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共同的提高;由于是由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辨认,仔细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 启发:拍的是同一间教室,为什么照片会不一样呢 ? 得出结论:同一个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拍到的照片是不一样的。 ,探索例二 指导观察,出示例题图介绍 “小猴 ” 谈话:你能分别说一说 “小 青 、小 明 、小 玲 、小 梅 ”各拍到了 “小猴 ” 的哪一面吗 ?(小组讨论 ) 引导:在小组内把准备好的玩具摆在桌子中间, 4位同学下位相互观察。 谈话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