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6(自动保存的)(2)内容摘要:
0)是谁和谁相乘得的。 ( 24 10) 师:注意积 240 末位的 0 可以不写。 (板书: 24 10 的积) 师:这一步求的是什么。 生: 10本书的价钱。 师:第三步算什么。 生:把 48 和 240 加起来。 师 :得多少 ?(师相机板书: 288) 是谁和谁乘得的 ?( 24 12 的积) 师: 表示什么意思。 ( 12 本书也就是一 套书的价钱) 【设计意图 :启发学生思考、探讨,使全体学生都在探讨、交流中清楚了解笔算的过程和算理】 (三) 深化研究,优化算法 优化算法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 我们才开始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大家就能想到用不同的计算方法算出 24 12 的结果了,老师好佩服你们哦。 师:在这些算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方法。 生:我喜欢第一种,因为它容易理解。 生:我喜欢第二种,因为竖式计算比较清楚简捷。 :方法 2 是将方法 1 分步计算的过程用竖式的形式表示出来,当我们理解之后采用竖式笔算的方法,不仅使计算过程清晰,而且还便于检 查。 随着学习不断深入,它的优势将会更明显。 【设计意图 : 通过赏析、比较,使学生 明白竖式笔算的重要性。 】 ,深化算理 同学们来说说怎样计算 24 12,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24 12=288 (元) 百 十 个 位 位 位 2 4 1 2 ———— —— 4 8 „„ 24 2 的积 2 4 „„ 24 10 的积 (个位的 0 不写) —————— 2 8 8 师生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 笔算乘法,是分 三步进行计算的,先用 第二个因数 个位上的数去 依次 乘 第一个因数的个 位 、十位、百位数 , 乘得的 积的末位数与 因数的 个位对齐; 再用 第 二个因数 十位上的数 依次 去乘 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十位 数 , 乘得的积的末位数要 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最后把两次 乘得到的积相加。 【设计意图 :再现计算过程,加深理解笔算方法】 (三) 巩固练习 1. 把相关的结果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2 3 3 1 1 3 3 3 _________ —。三年级下册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6(自动保存的)(2)
相关推荐
呼吸, 煤等燃料的燃烧 光合作用 二 氧 化 碳 的 循 环 山 洞 下表为空气中 CO2含量对人体的影响 空气中 CO2的含量 /% 症状 经数小时无任何症状 无意识地呼吸次数增加 出现局部刺激症状 呼吸量增加 呼吸困难 意识不清,不久导致死亡 数秒后瘫痪,心脏停止跳动 灯火实验 由 CO2分子 由 C、 O元素 构成 组成 无色、无味气体 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能溶于水
实验步骤: ( 2)装药品,固定装置 ( 3)加热 ( 4)收集气体 ( 5)先把导管移出水面, 后熄灭酒精灯。 药品 平铺 在试管底部 导管伸入试管不能太长 铁夹夹在离试管口 1/3处 原因 :不利于气体的排出 (使药品受热均匀) 试管口略向 下 倾斜 用酒精灯的 外焰 先均匀预热 ,再集中在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 等有 连续 的气泡产生时再收集 原因: 防止冷凝水倒流至试管底部 ,炸裂试管
clock。 课件展示 At,at,at o’ clock, o’ clock, o’ clock At one,at two,at three o’ clock At,at,at o’ clock, o’ clock, o’ clock At four,at five,at six o’ clock At,at,at o’ clock, o’ clock, o’ clock At seven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半径为 R 的圆是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的横截面(纸面)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一电荷量为 q(q0) 、质量为 m 的粒子沿平行于直径 方向射入磁场区域,射入点与 距离为 R/2,已知粒子射出磁场与射入磁场时运动方向间的夹角为 60,则粒子的速率为(不计重力)A B C D案】B【解析】粒子带正电,根据左手定则
( 2)滑片 P在最右端 U=6 V R1=20 Ω I39。 R2=80 Ω U1= V 答: ( 1) A~ A ( 2) 100 Ω 拓展知识: 两个电阻串联:总电阻 R =R1+R2。 I39。 = = = A U1 R1 V 20 Ω R= = = 100 Ω U I39。 6 V A 例 3.如图所示, R2=20 Ω,电流表的示数为 A,电压表的示数为 12 V。 求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