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近四年高考试卷分类汇编 力、受力分析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受力分析1. 2013 年上海卷6秋千的吊绳有些磨损。 在摆动过程中,吊绳最容易断裂的时候是秋千A在下摆过程中 B在上摆过程中C摆到最高点时 D摆到最低点时2. 2013 年上海卷8如图,质量 mAm B 的两物体 A、 B 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 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 B 的受力示意图是3. 2013 年上海卷18两个共点力 2 大小不同,它们的合力大小为 F,则AF 1、F 2 同时增大一倍,F 也增大一倍 BF 1、F 2 同时增加 10N,F 也增加 10加 10N,F 2 减少 10N,F 一定不变 D若 2 中的一个增大, 2、F 不一定增大4. 2012 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 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5. 2012 年上海卷6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 50N,分力 方向与合力 F 的方向成 30角,分力 大小为 30N。 则 (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A)F 1 的大小是唯一的 (B)F 2 的力向是唯一的(C )F 2 有两个可能的方向 (D)F 2 可取任意方向6. 2012 年物理海南卷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的质量和速度大小的乘积成反比B体水平加速度大小与其质量成反比7. 2012 年物理海南卷8下列 3、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B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加速,不可能使物体减速C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减速,也可能使物体加速D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加速,也可能使物体减速8. 2011 年理综广东卷16如图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 P 在 力作用下保持静止。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 1 3 BF 3 3 F 3. 2011 年海南卷5如图,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 速下滑,斜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 )A等于零 B不为零,方向向右 4、C不为零,方向向左 D不为零,v 0 较大时方向向左,v 0 较小时方向向右10. 2011 年理综福建卷16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 行。 初速度大小为 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 A 处滑上传送带。 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 v2v1 甲世昌的博客 t 2 时刻,小物块离 A 处的距离达到最大Bt 2 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C 0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D0 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11. 2011 年理综山东卷19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 a、b 置于 5、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固定于墙壁。 开始时 a、b 均静止。 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 所受摩擦力,b 所受摩擦力 ,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AF 小不变 BF 向改变 C 然为零 DF 向向右12. 2011 年理综浙江卷14如图所示,甲、已两人在冰面上“拔河”。 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 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1 6、3. 2011 年江苏卷9如图所示,倾角为 的等腰三角形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足够长的轻质绸带跨过斜面的顶端铺放在斜面的两侧,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 现将质量分别为 M、m(M m)的小物块同时轻放在斜面两侧的绸带上。 两物块与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在 角取不同值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两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总是相等 B两物块不可能同时相对绸带静止C M 不可能相对绸带发生滑动 Dm 不可能相对斜面向上滑动14. 2013 年重庆卷4题 4 图 1 为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的示意图,让小球由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滑下,然后在不同的 角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最后 7、推理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加速直线运动。 分析该实验可知,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与各自最大值的比值 y 随 变化的图像分别对应题 4 图 2 中的M m 绸带10 题 4 图 1 题 4 图 2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和 B 、 和C 、和 D 、和15. 2013 年山东卷14、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伽利略发现的规律有()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C、忽略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D、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16. 2013 年广东卷20如图 8,物体 P 8、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P 的上表面水平。 现把物体 Q 轻轻地叠放在 AP 向下滑动BP 静止不动C P 所受的合外力增大DP 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增大17. 2013 年浙江卷19如图所示,总质量为 460热气球,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的加速度为 热气球上升到 180m 时,以 5m/s 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 若离开地面后热气球所受浮力保持不变,上升过程中热气球总质量不变,重力加速度 g=10m/于热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受浮力大小为 4830速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保持不变C从地面开始上升 10s 后的速度大小为 5m/ 5m/s 匀速上升时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 2302014 设和逻辑推理相结 9、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 O 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 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减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 、3。 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 O 点等高的位置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19. 2014 年物理江苏卷8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 2 m 和 m, 10、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g. 现对 A 施加一水平拉力 F,则A当 F 3 ,A 相对 B 滑动D无论 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理综山东卷14、如图,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 某次维修时将两轻绳各剪去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 木板静止时,F 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F 2 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 ( )A、F 1 不变,F 2 变大 B、F 1 不变,F 2 变小C、 大,F 2 变大 D、F 1 变小,F 2 理 11、综山东卷15、一质点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如图。 在图中标出的时刻中,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的有( )A、t 1 B、t 2 C、t 3 D、t 4 理综广东卷14如图 7 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 P 在支撑点M、 N 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 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B. N 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世昌的博客 N 处受到的摩擦力沿水平方向第 5 节 力、受力分析 答案及解析1. 2013 年上海卷6答案:秋千摆到最低点时吊绳中拉力最大,吊绳最容易断裂,选项 D 正确。 2. 2013 年上海卷答案:物体 A、 B 叠放在一起, 12、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由于物块与竖直墙面之间没有压力,没有摩擦力,二者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间没有弹力作用,物体 B 的受力示意图是图 A。 3. 2013 年上海卷答案: 1、F 2 同时增大一倍,F 也增大一倍,选项 A 正确。 F 1、F 2 同时增加 10N,F 不一定增加 10N,选项 B 错误;F 1 增加 10N,F 2 减少 10N,F 可能变化,选项 C 错误。 若 2 中的一个增大,F 不一定增大,选项 D 正确。 4. 2012 年理综新课标卷答案 析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是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 A 正确 C 错误。 没有力作用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匀速直线运动,B 错 D 正确。 5. 2012 年上海卷6 答案:图所示以 F 为圆心,以 30N 为半径画一个圆弧,与 两个交点,这样有两种可能,因此 C 正确。 7. 2012 年物理海南卷世昌的博客。2015年高考近四年高考试卷分类汇编 力、受力分析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函数单调性课件ppt
调增函数; , x y o 2yx( 2)函数单调性是针对某个 区间 而言的,是一个局部性质。 ( 1)如果函数 y =f(x)在区间 I是单调增函数或单调减函数,那么就说函数 y =f(x)在区间 I上具有单调性。 在单调区间上, 增函数的图象是 上升 的,减函数的图象是 下降 的。 判断 2: 定义在 R上的函数 f (x)满足 f (2) f(1),则函数 f (x)在
函数单调性与导数说课
数切入,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动态演示,化静为动,动静结合,并在特例中渗透概念的要点与思想,引导学生观察原函数的单调性与导函数的关系 . . 问题 :观察 图像的单调区间,并说明相应区间导函数 的变化情况,完成空格 . 几何画板演示 完成后思考从这个特殊函数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吗。 可以用什么来判断单调性呢。 (1)运动员从起点到最高点 ,离水面的高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即 时, 是单调 . 此时 ,
三年级上册语文小摄影师教案设计
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巩固词语 纸团 墙报 鞠躬 打量 吩咐 摆弄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角色演读,体 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