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说课稿内容摘要:
,充分调动学生的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 ②讨论法: 讲述赤壁之战时,曹操号称 80 万大军,却在“谈笑间”“灰飞烟灭”,组织学生讨论 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的原因。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即为 三国鼎立局面 是怎样 形成 的。 所以在课程讲述完成之后,提出此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注意问题的启发性、针对性、活泼性和层次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心理意向。 ③ 辩论法: 在本节课的最后,组织一场小型辩论赛,辩论的主题:评说曹操。 本节课围绕的一个中心人 物即为曹操,曹操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一个奸臣的形象,但也有人称曹操为“治世之能臣”,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举行辩论,使学生学会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 ④ 阅读指导法 : 本课有三个重要表格,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填写表格, ⑤ 练习法 : 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考察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 3. 教学 手段:为更好地实现导学目标,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 便于学生直观理解,增强信息量(充分集合文字、相关图片和影像资料),同时可以营造情境氛围作为学生活动的补充。 老师教得好,不如学生学得好,“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对学生进行学法上的指导尤为必要。 学法指导包括课前预习指导、课堂活动指导和课后迁移巩固。 通过课前预习指导,引导学生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两次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课堂上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情境创设、问题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课后通过反馈练习和拓展延伸的问题引导学生扩展思维,认识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 四、说教程 课前准备 歌曲 林俊杰《曹操》, 学生 欣赏音乐,思考歌曲名称。 用音乐营造课堂氛围,让历史“走近”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导入 学生所知道的三国人物及故事。 以学生所熟悉的历史人物及故事入手,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述新课 一、曹操统一北方 出示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示意图) 师: 通过这张图同学们可以得到哪些 信息。 学生: (略) 同学们再仔细看图,从图上的割据形势来看,哪些。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说课稿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三年级_美丽的小兴安岭_教案
) 师:有没有同学觉得这句话里面有个字用得特别好。 (抽)好在哪里呢。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再相机出示具有对比意义的两句话: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春天,树木长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 学生不难发现用“抽出”的好处。 b、那么作者又是怎么来写雪水的呢。 (用了一个象声词“淙淙”)这个象声词说明水流的 声音大吗。 (不大)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水流的象声词。 (学生自由记忆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1
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 ?”可以怎样列式 ?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272247。 34= ( ) (2)探索“ 272247。 3439。 的笔算方法。 ①提问: 272247。 34 可以怎样试商 ? 师: 为什么要把 34看作 30试商 ? 你估计商应是几 ? ② 学生 独立尝试。 让学生根据估计的商,试着算一算。 学生尝试计算时,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在笔算中出现的问题。 ③交流算法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00
引入新课。 ⒉ 教学例题 ⑴ 出示例题图,提出问题,引出算式。 提问: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要知道 “ 四年级一班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 ” 可以怎样列式。 ⑵ 探索 “ 272247。 34” 的笔算方法。 ① 提问: 272247。 34 可以怎样试商。 为什么要把 34 看作 30试商。 你估计商应是几。 ② 学生独立尝试。 让学生根据估计的商,试着算一算。 师巡视指导。 ③ 交流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