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模拟试卷物理卷 2015032009582956638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理综卷共 150 分钟 满分值:理综卷共 300 分,物理部分 120 分第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每道小题都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 6 分,多选、选错或不选得 0 分)1其它学科题目。 14、 【 原创 本题背景为湘湖音乐喷泉,重点考查学生在逆平抛运动中的灵活建模能力 】下图是闻名遐迩的湘湖音乐喷泉的一副照片,在湖面上,N 个圆形高压喷头均匀分布在湖面上的同一个水平圆周上,倾斜的高压喷头将水喷射至最高处时,正好汇聚到一处,形成照片中的图样,蔚为壮观。 已知水柱最高处离喷头竖直高度为 H,喷头的直径为 D,水的密度为 ,不考虑水之间的相互影响,则图中空中水 2、的质量最接近的表达式是A、 B、 C、 D、【原创本题设计了四个情景,均涉及到物理模型的建立或者物理规律的应用】小尼同学在自主学习时,对四个具体物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你认为小尼的处理方法或者观点没有明显错误的是A、两个半径均为 r 的空心金属球,带电量均为+Q,均置于绝缘基座上,球心相距 3r,小尼认为:两球间的库仑力小于。 219盏 能灯的铭牌上标注“直流 5V,小尼认为: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该节能灯的热功率等于 、采用如下方案测量鞋底与桌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将鞋子摆在水平桌面上,从静止开始,用水平弹簧秤逐渐增加拉力,并且记下刚好拉动鞋子时拉力的大小 ,再竖直悬挂鞋1下静止时拉力的大小 3、 ,小尼认为:鞋底与桌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大于。 2F 2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一片枫叶从树上飘落,落地速率为 ,小尼认为:考虑到空气阻力的存在,可以推知由【 原创 背景是世界无动力跳伞高度世界纪录】2012 年 10 月 14 日,一名跳伞员从离地 39度的外太空纵身跃下,创造了高空跳伞高度的新世界纪录和无动力突破超音速的记录,跳伞员携带的传感器记录下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跳伞员在跳下以后的第 32 秒启动小伞,第 41 秒达到最大速度 1173km/h,第261 秒启动大伞,第 542 秒脚触地面,已知 39空的重力加速度 g 值是 ,动和水平偏移,则对于跳伞员(包含随身携 4、带的所有装备)的分析正确的是A 到 之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0之后直到停止运动,一直未出现失重状态41C 时刻速度和加速度都最大D 时刻机械能和动能都达到最大【改编据第 29 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改编】在寒冷天气,为了防止汽车挡风玻璃结霜,可用通电电阻加热图示为 10 根阻值皆为 3的电阻条,和一个内阻为 在要使整个电路中电阻条上消耗的功率最大,应选用电阻条的根数及其连接方式是( )A、6 根,并联接入B、6 根,串联接入C、 10 根,并联接入D、10 根,串联接入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每道小题都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 6 分,少选得3 分,多选、选错或不选得 0 分)18 5、、 【原创素材来自电脑音乐播放器截图】为了研究乐音的物理规律,某同学用计算机录制下优美的笛声 后在电脑上用软件播放,分别得到如下图(a)和图(b)的两个振动图像,由此可以判断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 频率之比约为 2:3B、 周期之比约为 2:3C、 空气中传播的波速之比为 3:2D、 空气中传播的波长之比为 3:219、 【 改编 根据 2006 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第 24 题计算题改编】如图,一块足够长的浅色长木板,静止地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一个煤块静止在该木板上,煤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 突然,使木板以恒定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煤块将在木板上划下黑色痕迹。 经过某一时间 t,令 6、木板突然停下,以后不再运动。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煤块可视为质点,不计煤块与木板摩擦中损失的质量。 则在最后煤块不再运动时,木板上出现的黑色痕迹的长度可能是( )A、 B、 v0 t C、v 0 t 、0 1020、 【 原创 将书本打滑和斜面问题结合起来,重点考察摩擦力 】在一块固定的倾角为 的木板上叠放质量均为 一本英语词典和一本汉语词典,图甲中英乙中汉语词典在上,均由静止释放,发现图甲中两本书恰好一起匀速下滑,图乙中两本书一起加速下滑,已知两本书的封面材料不同,但每本书的上下两面材料都相同,近似认为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等,设英语词典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汉语词典和木板之间的动 7、摩擦因数为 、英语词典和汉语词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甲 图乙A、 3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 21C、图乙中汉语词典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甲中英语词典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2第二卷21、 【 原创 分别考察万用表的存表状态和橡皮筋的特性 】 (10 分)(1 ) 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结束后,下图中的电表旋钮状态符合实验操作规程的是(填“甲”或“乙” ) ;(2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中,某同学用一根橡皮筋替代弹簧,将橡皮筋系在铁架台的横梁上,在橡皮筋的下端逐个加挂钩码,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橡皮筋对应的长度,根据数据,已由计算机描绘出“弹力与 8、橡皮筋长度的关系”如下,并且由计算机拟合得到弹力 y 与橡皮筋长度 x 之间的数据关系是 ,则:0 40 60 80 100 120 140橡 皮 筋 长 度 (力(N)由此可得出结论是。 这根橡皮筋的劲度系数 k=。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N/未悬挂钩码时橡皮筋的原长是。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14 【 原创 避开复杂的理论推导,重点考察基础知识 】 (10 分)世昌的博客 “探究滑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的中段粘上均匀的薄砂纸,砂面朝上,还选用了质量为 100g 的长方体木块、一段较长的棉绳、一盒钩码(单个质量为 50g) 、电磁打点计时器、 9、纸带、复写纸、学生电源和导线若干,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时在小车上加载四个钩码,在棉绳的右端悬挂三个钩码,接通电源,释放小车,成功打出了一条纸带,纸带的局部如图乙,大部分点的时刻和速度的对应关系已经描绘在图丙里。 图甲 图乙(1 )根据图乙,请计算 刻点的瞬时速度,填入下表中。 时刻(s ) m/s ) )根据上述表格中的五组数据,请在图丙中描绘出对应的五个点,再根据图中所有的点,描绘出最能反映出木块运动性质的 图像。 丙(3 )根据上述图像,请说明滑块的运动性质: (4 )在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实验进行了反思:A 同学认为本实验有必要在左端垫上小垫块以平衡摩擦力, B 同学认为没有必要,你认为 10、的观点正确; C 同学认为本实验中三个钩码质量太大,有必要换质量更小的配重,以满足“重物质量 m 远小于滑块质量 M”这一条件,D 同学认为没有必要,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同学们都认为可以由实验数据粗略计算出木块与砂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其值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3、 【 原创 力电综合考察】 (16 分)如图所示,绝缘的水平桌面上方有一竖直方向的矩形区域,该区域是由三个边长均为 L 的正方形区域 尾相接组成的,且矩形的下边 桌面相接。 三个正方形区域中分别存在方向为竖直向下、竖直向上、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其场强大小比例为 1:1:2。 现有一带正电的滑块以某一初速度从 E 点射入场区,初速度 11、方向水平向右,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已知滑块在 域所受静电力和所受重力大小相等,桌面与滑块之间的滑动摩擦因素为 力加速度为 g,滑块可以视作质点。 求:(1 )滑块进入 域时的速度大小。 (2 )滑块在 域运动的总时间。 24、 【 原创 背景是热点问题 电除尘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的结合】 (20分)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 米 的细颗粒物称做 在空气中的含量称作 ,单位是毫克每立方米。 某校“趣小组”自制了一台静电除尘器,装置呈圆筒形,下图为其截面图。 高压电极的负极位于中轴线上,由 A、B 两段金属构成,A 段较粗呈杆状,B 段较细呈针状,收尘区由半径为 R 的圆柱形的金属筒壁构成,接高压 12、电源的正极。 圆筒中气体分子中的电子和带正电的部分由于受到方向相反的强大的静电力而电离。 一部分细颗粒物吸附了电子而带负电,所有带负电的细颗粒物都飞向筒壁,最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筒底,空气因此而变得清洁。 在一次试验中,含尘气体由底部吹入,气流速度恒为 v,高压电源的恒定不变,工作电流恒为 I,经监测,入口处的含尘气体的 为 ,出口处1M 值降为 ,若视细颗粒物均为直径为 D、密度为 的均匀球体,且不计2k 相互之间的影响,忽略含尘气体带入的电荷。 (1 )电离主要发生在高压电极的 A 段附近还是 B 段附近,并且简述理由;(2 )求细颗粒物平均吸附的电子个数 n 和抵达收尘区时的平均动能 E。 高中物 13、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 【 原创 背景是获得 2013 年浙江省物理年省一等奖的自制教具】 (22 分)图示为真空室内的一套静电实验装置,在 A、B 平行极板相距为 H,A 板的中央有一个圆形小孔,A 板上方电场不计。 一个质量为 m 的金属小球静置于 B 板的中央,当给 A、B 两板加上电压 U 之后,小球将向上弹射,且第一次的弹射高度为 B 板上方 2H。 若每次小球经过小孔之后电量都减半,电性不变,每次与 B 板碰撞之后,动能减半,电量恢复为第一次离开 B 板时的电量,不计其余过程中小球电量的变化,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视小球为点电荷。 (1 )小球第一次弹射出去时所携带的电量 q。 (2 )以 B 板为参考,求小球在反复弹射之后所能达到的极限高度。 高考模拟试卷物理答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