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的动物参考教案内容摘要:
佳小组。 选用课堂常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 1)分组讨论选用什么乐器。 在乐曲的什么部分伴奏。 ( 2)小组汇报。 总结下课。 随笔:学生能够运用听赏模拟动物的叫声来记忆歌词,能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云雀》。 欣赏乐曲 《四小天鹅舞曲》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云雀》,体验乐曲带给人们欢快的情绪,认识小提琴,了解它的音色。 4 / 7 通过欣赏《四小天鹅舞曲》,记忆乐曲的旋律主题,并了解一种艺术形式 ——芭蕾舞。 教学过程: 欣赏乐曲《云雀》。 ( 1)初听乐曲:你听到了什么。 (鸟叫) ( 2)介绍曲名:罗马尼亚乐曲《云雀》。 ( 3)再听乐曲: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 4)再听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 5)介绍小提琴:出示小提琴的图片及演奏方式图,聆听小提琴优美华丽的音色。 ( 6)完整聆听乐曲,体验乐曲欢快的情绪。 欣赏《四 小天鹅舞曲》: ( 1)欣赏动画片《天鹅湖》的片段,简单介绍故事情节,引出乐曲《四小天鹅舞曲》。 ( 2)初听乐曲: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 3)记忆主题:教师在钢琴上弹奏,学生哼唱记忆。 ( 4)再听乐曲:乐曲主题反复出现几次。 ( 5)观看芭蕾舞剧《天鹅湖》片段:四小天鹅舞。 ( 6)教师钢琴演奏《四小天鹅舞曲》。 活动:听乐曲填序号。 ( 1)将听赏过的乐曲的图标贴在黑板上。 ( 2)教师播放乐曲的片段(主题),全体学生选择乐曲图标,并说出曲名。 顺序:《口哨 与小狗》、《云雀》、《大象》、《荫中鸟》、《四小天鹅舞曲》、《快乐的小熊猫》、《狮王进行曲》。 ( 3)教师播放乐曲的主题,学生在书上填写序号。 顺序: ① 《大象》 ② 《口哨与小狗》 ③ 《荫中鸟》 ④ 《四小天鹅舞曲》 ⑤ 《狮王进行曲》 ⑥ 《云雀》 ( 4)教师将此次练习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将评价记录在音乐网页中。 总结下课。 5 / 7 随笔:欣赏音。音乐中的动物参考教案
相关推荐
( 3) 1970 年 4 月 24 日,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 ( 4) 1992 年,中共中央做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 5) “ 长征 ” 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 6) “ 神州四号 ” 飞船的成功发射。 结尾( 27— 30 段) ∶ (回到现实)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三、 解决几个问题: 1、本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 有两层含义 ∶
数以万计 的马蜂一下子把大棕熊 叮 成了一团大蜂球, 咬 它 蜇 它 …… 大棕熊如何应对。 大棕熊 任 它们怎么 叮 就是 不理睬 ,它的熊皮厚的很,不怕蛰„„ 引导分角色读,注意人称变化。 马蜂: 我们 哪能善罢甘休 , 我们 群起而攻之 , 数以万计 的 我们 把 它 叮 /咬 /蛰 成一团大蜂球,叮 /咬 /蛰 它 叮 /咬 /蛰 它 …… 大棕熊: 任 你 们怎么 叮 /咬 /蛰 我
积”说一说: 课桌的桌面 比 数学书的封面 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 让学生试着说。 通过封闭图形感知面积 师:我们还学过一些图形,请大家看屏幕。 (屏幕出示 4 个平面图形) 师:请大家看这 4 个图形, 大家摸一摸它们的面积。 师 : 再出示几个 丌是封闭图形。 问:它们有面积吗。 师。 像这样的封闭图形 才有面积。 师板书。 归纳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积。
能用自己的话说一下什么叫面积吗。 生汇报完后师小结面积定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获得多种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抽象出面积概念,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 比较面积大小,探索 面积单位 3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现在,你们每个小组都有三种不同颜色的彩纸, 并且同 种颜色彩纸的大小 相等 , 请同学们任选两张, 同桌为一组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估测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些单位实际大小 的观念。 教学难点: 经历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建立 1 平方米、 1 平方分米、 1 平方厘米大小的表象。 教学准备 1 平方厘米、 1 平方分米、 1 平方米的学具、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