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步步高全国专用第三轮增分练习2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 运动学规律和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题型 3运动学基本规律的应用1 “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如图 1 所示,它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潜水器假设某次海试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 v 时开始计时,此后“蛟龙号”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 t 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 t0(t0t)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图 1A. B(1 ) v(t 2解析蛟龙号上浮时的加速度大小 a ,根据逆向思维,可知蛟龙号在 刻距离海平面的深h a(tt 0)2 v(t 2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 v 时发生位移 接着速度变 2、化同样的 v 时发生位移 该质点的加速度为()A(v) 2( ) B21v)2v) 2( ) v)2解析设匀加速的加速度为 a,质点的速度分别为 v1、v 2 和 v v 22 21v v 223 2且 v2v 1v 3v 2 :a(v)2 正确,B、C、D 错误3如图 2 所示,物体自 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 A、B、C 三点,其中 A、 m,B、C 之间的距离 m若物体通过 l1、l 2 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A 之间的距离 l 等于()图 2A. m B. 3C. m D. 9答案物体的加速度为 a,通过 l1、l 2 两段位移所用的时间均为 T,则有:v B 2T 3、m/s,由 l2v l 1v 得:l1 m,所以 l l 1 m,C 正确12 12 84如图 3 所示,一物块从一光滑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顶端 O 点无初速度释放后,先后通过P、Q、N 三点,已知物块从 P 点运动到 Q 点与从 Q 点运动到 N 点所用的时间相等,且 度为 3 m,度为 4 m,则由上述数据可以求出 长度为()图 3A2 m B. m D3 解析设相等的时间为 t,加速度为 a,由:x,得加速度:a 的速度为 的平均速度:v Q 32t 72Q 间的距离:x 94t2 98则 度:x OPx OQx m3 m 58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 航天飞机是一垂直起飞、水平降落的载人航天 4、器航天飞机降落在平直跑道上,其减速过程可简化为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航天飞机以水平速度 陆后立即打开减速阻力伞(如图 4),加速度大小为 动一段时间后减速为 v;随后在无阻力伞情况下匀减速直至停下,已知两个匀减速滑行过程的总时间为 t,求:图 4(1)第二个减速阶段航天飞机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航天飞机降落后滑行的总路程答案(1) (2)v 图,A 为飞机着陆点,C 分别为两个匀减速运动过程,C 点停下A 到 B 过程,依据 vv 0:第一段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 1 v a1 到 C 过程运动的时间为:t 2tt 1tvv 0:B 到 C 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 v2v 2:20第一段匀减速的位 5、移 2a1 0 2v v(v)2xx 1x 2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如图 1 所示, A、B 两球质量相等,光滑斜面的倾角为 ,图甲中,A 、B 两球用轻弹簧相连,图乙中 A、B 两球用轻杆相连,系统静止时,挡板 C 与斜面垂直,弹簧、轻杆均与斜面平行,则在突然撤去挡板的瞬间有()图 1A两图中两球加速度均为 B两图中 A 球的加速度均为零C图乙中轻杆的作用力一定不为零D图甲中 B 球的加速度是图乙中 B 球加速度的 2 倍答案去挡板前,挡板对 B 球的弹力大小为 2,因弹簧弹力不能突变,而杆的弹力会突变,所以撤去挡板瞬间,图甲中 A 球所受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B 球所受合力为 2,加速度为 6、 2;图乙中杆的弹力突变为零,A、B 球所受合力均为 ,加速度均为,故图甲中 B 球的加速度是图乙中 B 球加速度的 2 倍,故 A、B、C 错误,D 正确2如图 2 甲所示,木箱中的斜面上静止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木箱竖直向上运动的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物体始终相对斜面静止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分别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2A在 0t 1 时间内,F N 增大,F f 减小 B在 0t 1 时间内,F N 减小,F f 增大C在 t1t 2 时间内,F N 增大,F f 增大 D在 t1t 2 时间内,F N 减小,F f 减小答案 在 0t 1 时间内,根据 7、速度时间图线知,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逐渐减小,对物体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上有:F F mg F ,知加速度减小,则支持力 摩擦力 小在 t1t 2 时间内,根据速度时间图线知,物体做减速运动,加速度逐渐增大,对物体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上有:F F ) F ,加速度逐渐增大,知支持力 摩擦力 渐减小故 D 正确,A 、B 、C 错误3如图 3 为用索道运输货物的情景,已知倾斜的索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37,重物与车厢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物与车厢仍然保持相对静止状态,重物对车厢内水平地板的正压力为其重力的 ,70.6,7么这时重物对车厢地板的摩擦力大小为()图 3ABD解析将 a 沿水平和竖 8、直两个方向分解,对重物受力分析如图水平方向:F f Nmgma y 由 4三式联立解得 正确4如图 4,固定斜面,光滑,粗糙,A、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从 C 点由静止下滑,下滑过程中 A、B 保持相对静止,则()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 在 时,A 受三个力作用B在 时,A 受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C在 时,A 不可能受三个力作用D整个下滑过程中,A、B 均处于失重状态答案 ,整体的加速度 a ,隔离 A,对 A 受力分析,有:(mB)F fAm 得 ,可知 A 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作用故 A 错误;设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在 ,整体的加速度 a,隔离 A,对 A 受力分析,有:m F 9、 m 得 m ,方向沿斜面向上,所以 A 一定受三个力故 B 正确,C 错误;整体下滑过程中,加速度沿斜面向下,A、B 均处于失重状态在 ,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不处于失重状态故 D 错误5如图 5,质量 m5 物块 (看做质点)在外力 作用下正沿某一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 小为 50 N,方向斜向右上方,与水平面夹角 37,F 2 大小为 30 N,方向水平向左,物块的速度 小为 11 m/ m 时撤掉g10 m/ 5(1)物块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撤掉 后,物块在 6 s 末距初始位置的距离答案(1)2)2 1)物块向右做匀速运动: 1( 1)联立解得: 2)撤掉 : m/1 m/0 255设经过时间 右运动速度变为 0,则:t 1 1 x 1 .5 :a 2 1 m/s 2 s 向左运动的位移:x 2 12.5 物块在 6 s 末距初始位置的距离:xx 2(x 0x 1)12.5 m(5 m5.5 m)2 m.。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