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实验室仪器进行期间核查方法内容摘要:

检测实验室仪器进行期间核查方法 检测实验室仪器进行期间核查方法1 期间核查定义期间核查是指: 为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而对设备示值(或其修正值或修正因子)在 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是否保持其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或扩展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的一种核查。 2 期间核查的目的期间核查(的对象是测量设备(包括测量仪器、测量标准、参考物质、 辅助设备等,通常可简称为设备)。 期间核查的目的是“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期间核查作为检测实验室测量过程的监控手段之一,对检测实验室 出具的检测数据准确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在两次周期性检定校准间隔内对检测设 备的中间检查,亦即,在校准后,使用中的被核查仪器的校准值 扩展不确定度区间±U;或者使用中的被核查仪器的实际值XS 的变化是否超出其允许误 差限±。 以判断设备是否保持上次校准时的各项计量性能指标,保证测量过程受控。 一旦 发现测量 过程控制发生偏离,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由于设备或校准状 态失效而产生的成本和风险,保证测量过程的受控状态,有效地维护实验室和客户的利益。 3 期间核查的主要对象不是所有的设备都需要进行期问核查。 通常来讲,期间核查的对象主要是新购设备,使用频 次高的和使用环境恶劣的检测设备;主要或重要检测设备;不够稳定、易漂移、易老化且使 用频繁的检测设备;经常携带到现场检验、校验的设备;运行过程中有可疑现象发生的检验 、校验设备;选择对关键参量的检测质量影响较大的检测设备。 期间核查主要是核查测量仪 器、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的系统漂移,即其长期稳定性。 必须具备相应的核查标准和实施条 件的,对无法寻找核查标准(物质)的不进行期间核查。 期间核查可以提高监测质量的可靠性 ,降低出错的风险,但不能完全排除风险。 期间核查的实施以及实施频次应结合监测机构自 身的特点寻求成本和风险的平衡点。 综合以上几点,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环保所实验室需要实施期间核查的仪器包括:各类气 体采样器 ;各类气体监测仪;电化学仪器,如溶解氧测定仪、离子计、电导仪等;分析天平。 对于采用相对测量方法的仪器,一般不必进行期间核查。 包括: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 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离子发射光谱仪、色谱类仪器等。 4 期间核查的方法分类开展“期间核查”的方法是多样的,基本上以等精度核查的方式进行,如仪器间的比对、方 法比对、标准物质验证、加标回收、单点自校等都是可以采用的。 更多的期间核查是通过核 查标准来实现所谓核查标准是指用来代表被测对象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仪器、产品或其他物 体。 它的量限、准确度等级都应接近于被测对象,而它的稳定性要比实际的被测对象好。 核 查标准本身也应进行校准和确认。 使用标准物质核查。 标准物质包括各种标准样品、实物标准。 使用标准物质核查时应注意 所用的标准物质的量值能够溯源、在有效期内。 如 、离子计、电导率仪等采用定值溶液 进行核查,气体检测仪采用标准气体进行核查,气体采样器采用标准流量计等。 使用标准物 质核查时应注意所用的标准物质的量值能够溯源,并且有效。 使用仪器附带设备核查。 有些仪器自带校准设备,有的还带有自动校准系统,可以用来核 查。 如电子天平往往自带一个校准砝码。 参加实验室间比对。 与相同准确度等级的另一设备或几个设备的量值进行比较。 对保留样品量值重新测量:保留的样品性能(测试的量值)稳定, 也可以用来作为期间核 查的核查标准。 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 采用高等级的仪器设备进行核查。 5 期间核查的判定期间核查优先采用“有证标准物质”或已知校准值实际值的“核查标准”。 允许误差限判定使用被核查仪器设备的示值,必须核查其示值误差是否超出其允许误差限±,方 法归纳如表 1。 扩展不确定度区间判定使用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校准值 须核查其校 准值的变化是否超出其给定的扩展不确定度区间±U,方法归纳如表 2。 仪器设备测量结 果的不确定度(具有 95概率或 k=2 的区间)。 6 期间核查数据的应用应分析期间核查的数据,当发现数据将要超出预先确定的判据时,应采取有计划的纠正/预 防措施防止设备量值溯源失准。 接受准则:H 备技术指标稳定,继续保持。 拒绝准则:H > 1,表明设备技术指标超差,必须查找原因并迅速采取纠正措施或重新送检 定/校准。 临界预防准则: 1,表明设备技术指标接近临界,须查找原因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 施(包括增加核查次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