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金鼎起重公司产品质量检验规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 次 /台 5 立柱焊接 焊缝外观平整、光滑、无焊瘤、咬边、气泡、漏焊、裂纹、未融合、焊角不足 、打磨不全: 焊缝余高 03mm 1 次 /台 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达到 JB/T055920xx 标准 1 级 1 次 /台 对接口高低差小于 : 接口间隙小于 3mm 弯曲度小于 L/20xx 两端法兰平行度小于 3mm 用卡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焊缝检验尺等检测 1 次 /台 6 横梁焊接 焊缝外观平整、光滑、无焊瘤、咬边、气泡、漏焊、裂纹、未融合、焊角不足、打磨不全:焊缝余高 03mm;焊缝高度、焊缝长度、间断长度符合图纸; 1 次 /台 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达到 JB/T055920xx 标准 1 级 1 次 /台 上翼板对接焊缝距回转中心大于 2m; 左右腹板焊缝错开大于 20xxmm; 对接错边小于 1mm; 接口间隙 13mm; 水平弯板 L/20xxmm,不得有 S 弯曲。 用卡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焊缝检验尺等检测 1 次 /台 7 组装 下绕度≤ R/250; 臂架自由回转; 起升高度、有效半径小于目标值的 5%; 起升机构的运行速度177。 15% 起升机构的起升速度177。 10% 漆膜厚度每层 2535μm,总厚度 70~ 105μm 噪声≤ 85DB( A) 主回路对地绝缘电阻≥ 用卡尺、游标卡尺 、千分尺、秒表、塞尺、漆膜测厚仪等检测 1 次 /台 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检验规程 前言 为规范产品检验,确保制造质量,特编制此规程。 主题内容 为规定产品出厂及制造过程中检测项目、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露天作业的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一般项。 编制依据 检测项目和技术要求, A 项是依照 JB/T566320xx《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面定: B 项是依据本公司制造过程的需要而定。 检测方法是参照 1987 年全国行业 检规程并结合实际经验而定。 项目代号 A 项为出厂检验项, B 项为过程检验。 机加工件属外购件未列入此规程中。 材料和配套件按《采购、外协检验规程》进行检验。 钢材表面除锈检验 主梁腹板、盖板、工字钢、槽钢、角铁等重要构件应进行预处理并处理之后进行检验。 其它构件可采用预处理,也可采用手工除锈,再涂漆前进行检验。 下料检验 主梁构件下料后进行全部检验,并填写检验记录,其它结构件可进行抽查,抽查数据登记在检验员工工作日志中。 本规程检验内容包含包厢和桁架。 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检验规程 序号 代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计量单位 检测方法 1 A 主梁上拱度 ( ~) S、且最大上拱度在跨中S/10 范围内 mm 水准仪检测法:将主梁按检测条件摆好(见附件),首先测量支腿底座板(或横担)中心处工字钢的标高,检查主梁是否达到垫平的要求,然后测量跨中处工字钢的标高,则拱度值 F=( a1+ a2b) /2a a2两支腿中心处工字钢标高, b跨中处工字钢标高 2 A 主梁有效悬臂上 翘度 (~)L1/(L2)、 L1/(L2)左(右)悬臂有效长度 mm 将主梁按检测条件摆好(见附件),用水准仪分别测量支腿座板(或横担)中心处工字钢标高和有效悬臂部工字钢的标高,则上翘度 F1(2)a1( 2)h1( 2) F1(2)左(右)悬臂上翘度 a1( 2) 左(右)支腿座板(或横担)中心处工字钢的标高。 h1( 2) 左(右)悬臂有效长度端部工字钢的标高 3 A 主梁的水平旁弯 F0=L3/20xx mm 将主梁按条件摆好(见附件),在主梁两端第一块大筋板离上盖板约 100mm的腹板分别放一个等高块(高度为 h),拉一 ~ 的细钢丝,测量跨中三块大筋板处钢丝与腹板的距离,F0=|Hh|( H跨中三值中的最大值) 4 A 主梁腹板局部平 面度 1m长度内受压区离上盖板 H/3 区或≤ 、其余区域≤ mm 用 1m 的直尺紧靠在主梁腹板的任意位置和任意方向,用塞尺测量平尺与腹板最低点的距离,即为平面度差值,如有凸出时,用塞尺测量平尺两端与腹板的距离,取其平均值 5 A 桁架梁杆和腹杆 的直线的偏差 △ ( a 为杆件长度) mm 用直尺 (长于杆件长度 )靠在杆件长度上(或拉钢丝),测量直尺(或钢丝)与杆件弯 曲处的最大距离 6 A 起重机跨度极限 偏差 S≤ 10m 时,△ S=177。 6mm,且两侧跨度 S≤26mm 时,△ S=177。 8mm且两侧跨度 S1和 S2的相差不大于 8mm; S>26mm 时,△ S=177。 10mm,且 S1 和 S2的相差不大于10mm mm 以支腿座板为基准,用钢卷尺测量一座板内侧至另一座板外端面之间的距离,内、外端面交换在侧一值,两个数值不同时取平均值( S1)S2+△ 1+△ 2与理论跨度之差即为跨度极限偏差,(△ 1为测量修正无误差为 ;△ 2为钢卷尺修正值,见附件) 7 A 主梁两只腿座板中心线跨度误差 177。 mm 用钢卷尺测量两座板实际中心线的距离尺寸A1,则 |A1A|即为误差值( A中心跨度名义尺寸值) 8 A 主梁两座板高低 差 ≤ 2 mm 先将主梁调平,再用水准仪测量两座板面的标 高,两值一差即为高低差 9 A 主梁地板平面 度误差 ≤ 、且不许中间凸起 mm 直尺靠在平面任意方向,用塞尺测量其间隙 10 B 刚性支腿与主 △ H0≤ H0/20xx(H0支腿 mm 用水准仪校正主梁腹板中心线达水平,测量 梁在跨度方向的垂直度 高 度 ) 座板平面在跨度方向的水平偏斜,偏斜值即为垂直度偏差值 11 B 支腿直 线度 △ x≤ 、△ y≤( H1 为 支腿高度) mm 在支腿高度方向上拉一钢丝,测量钢丝与杆 件弯曲处的最大距离 12 B 盖板对接焊缝和腹板对接焊缝错开距离 > 200 mm 用钢卷尺测量 13 B 盖板对接焊缝错开主梁中心距离 上翼缘板> 800 mm 用钢卷尺测量 14 B 工字钢接头错开主梁中心距离 > 200,且接头个数≤ 2个且最短长度≥ mm 用钢卷尺测量 15 B 工字钢接头高低差 应磨平 mm 目测 16 B 外观 板面规整、美观,不得有 以 上的凹凸痕迹及焊疤、焊渣、飞溅物等 mm 目测 17 B 支腿高度差 H2≤ 10mm( S≤ 26m) H2≤ 15mm( S> 26m) mm 用带弹簧秤的钢卷尺分别测量两支腿的高度,钢卷尺拉力值 150N,两支腿的实测值与公差值之差即为高度差值 18 B 支腿两座板平面与支腿中心线的垂直偏差 沿跨度方向≤ 1 沿行走方向≤ 1 mm 用水准仪将支腿中心线校水平,从支腿两端中心线距离,处吊线锤紧贴座板平面,测量座板上、下部平面与锤线之间的,每一座上、下部的实测距离值之差的绝对值即为该座板平面与支腿中心线的垂直偏差。 将 支腿旋转90176。 ,照此法测量另一方向。 19 B 支腿座板中心 线错位 沿跨度方向≤ 1 沿行走方向177。 2 mm 用水准仪将支腿中心线校水平,再测量两座板中心线水平线的标高 a a2,则 |a1a2|a 即为错位值,( a中心线名义距离)。 将支腿旋转 90176。 ,照此法测量另一方向。 或以支腿中心线为基准,分别测量两座板中心线距离,求错位值。 20 B 两座板不可配 高度值 ≤ 3 mm 用钢尺测量两座板高度,其值即为不可配高度值 21 B 两座板的平面 度偏差 ≤ mm 将直尺紧靠于座板平面的任意位置任意方向,用塞 尺测量其间隙,间隙值即为平面度偏差值 22 B 下横梁扭曲 ≤ 3 mm 参照支腿扭曲检测或以弯板为基准测量座板 横向水平偏差 23 B 起重机左(右)端车轮的水平偏差 △ L≤ L/1000( L 为测量长度),且一轴线上一对车轮的偏斜方向应相反 mm 在同一端梁两个车轮外端面下部贴紧轮缘用Φ 的尼绒线拉紧成直线,用塞分别测量两轮端面与拉线之间的间隙,并测出尼绒 线在车轮端面范围的长度 L,计算偏斜值。 24 B 起重机左(右)端车轮的垂直偏差 △ L≤ L1/400( L1为测量长度) 1) 在车轮基准一侧吊垂 线,用塞尺测量线与轮面上下部的距离及测量长度,计算偏斜值。 2) 将框式水平仪垂直面紧靠在车轮外端上,下部垫塞尺,使水平仪达到水平,所垫塞尺总厚度即为偏斜值。 25 B 同一下横梁上的两车轮的同位差 △ L≤ 2 用Φ 的钢丝拉一测量基准线,测出各车轮端面与基准线之间的距离,距离差即为同位差。 附录 一、 门架检测条件 支撑点为支腿连接座板,若不以座板为支撑点则主梁跨中上拱度和悬臂上翘度应加修正值,修正值由工艺确定。 测量须在无日照情况下进行 二、 跨度检测条件 钢卷尺拉力值和修正值 起重机跨度 m 拉力值 N 钢卷尺截面尺寸 10 13 15 15 修正值 mm 10 150 14 18 22 26 30 35 40 0 45 50 0 55 60 钢卷尺温度应和起重机一致,不得摆动并自然下垂。 桥式起重机检验规程 为规范产品检验,确保制造质量,特编制此规程 主题内容 规定产品出产及制造过程中检测项目、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适应范围 适应于在一般环境中工作的双梁、单腹板梁及桁架等起重机一般项,包括通用桥式起重机的全部和专用桥式起重机的相同或类似部分(不同部分按技术要求和工艺文件另行检验),其取物 装置为吊钩、抓斗、电磁吸盘或二用、三用。 编制依据 检测项目和技术要求, A 项是依照 GB/1440593(通用桥式起重机)和 GB/1440793(通用桥式和门式起重机司机室技术条件 )而定。 B 项是根据本公司制造过程的需要而定。 检测方法是依照 1987 年全国行业检规程结合本公司的长期实践经验而定。 项目代号 A 项为厂检验项, B 项为过程检验项。 机加工件属外购未列入此规程中。 材料和配套件按《采购、外协件入库检验规程》进行检验。 钢材表面除锈检验 主梁腹板、盖板和轨道等重要构件应进行预处理并在 之后即行检验。 其它构件可采用预处理也可采用手工除锈再涂漆前进行检验。 下料检验 主梁构件下料后应进行全部检验,并填写检验记录,其它构件可进行抽检,抽查数据登记在检验员工作日志中。 序号 代号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计量单位 检验方法 大车桥梁 钢丝绳检测方法 将桥架按检测条件摆好(见附件),在主梁上翼缘板宽度中心拉一φ ~φ 钢丝(即铺好小车轨道是,可偏离中心避开轨道压板)挂 150N 重锤,两端梁中心处置放等高梁棒,并使其预断梁盖板垂直,测量主梁中点五块处筋板的上盖板与 钢丝之 间的距离,计算拱度、拱度值 F=hh1 △ (h— 等高棒高度, h1―上盖板与钢丝之间距离最大值△ — 钢丝自重修正值(见附表 ) 水平仪检测方法 将桥架按检测条件摆好,用钢板尺和水平仪在主梁上翼缘板上平面测量两端端梁中心及主梁跨中三块筋板处的水平值,计算出拱度值, F=A1— (h1+h2)/2(A1— 中间三个点中的最大值, h1 、 h2— 两端点的值 ) 1 A 主跨梁中 上跨度 (~)S 是跨中 S/10 处 mm 序号 代号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计量单位 检验方法 2 A 主梁水 平方向的弯曲 对称相形和半偏轨箱行梁≤ 1/20xxS1( S1为两端始于第一块大筋板的实测长度),当 GB≤ 50t时,只能向走台侧凸曲。 全偏轨、单腹半板及桁架梁,当 S≤ 时,≤ S> 时,≤ 7。 mm 在主梁上侧(与走台相对侧)拉 — φ ~φ 钢丝挂上 150N 重锤,调整钢丝位置使其与上盖板内侧距离 100mm,并以主梁。20xx年金鼎起重公司产品质量检验规程(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