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初中生物运输作用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统一整体 品尝烤甘薯,分析其甜味的营养成分 评价:通过练习题检测本课的学习效果 吸引:欣赏小品《茎的罢工》。 4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吸 引 创设情境、设问 ①发放烤甘薯块根,让学生品尝味道,分析其主要有机成分 ② 设问:甘薯块根中的淀粉来自哪里。 ③追问:叶产生的淀粉等有机物通过哪种器官运输至根。 (茎) ④过 渡:茎的哪部分运输有机物。 (抛出核心问题并出示木本茎结构图) ①学生品尝、回味甘薯的甜味,推断: 甜味甘薯含有淀粉 ② 推断 1:叶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③ 推断 2:连接根和叶的茎能运输有机物 ④ 猜 想:有机物运输部位在韧皮部(或木质部)。 激趣、产生求知动力,通过提问诊断学生的前科 学 概念。 探 究 怎样证明猜想的正确性。 (到现实中寻找答案 出示枝瘤) ①观察枝瘤并寻找 切口上下方的差异。 ②追问: 为什么在切口上方形成瘤状物。 (给出如下提示, 引导学生思考)。 a,瘤是什么 ? b,瘤状物内的细胞数量如何变化。 c,瘤状物部位的有机物是否过剩。 d,瘤状物部位的有机物来自哪里。 e,有机物能运输到切口下方吗。 总结: 有机物通过韧皮部的筛管向下运输的。 ①学生通过观察发现: 在切口 上方形成瘤状物,而切口下方无显著变化。 ②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内查字典了解“瘤”的本质, 解答并交流前三小问的答案。 通过交流发现:植物的有机物来自叶片光合作用;剥去树皮后,有机物不能向下运输,说明运输有机物的筛管位于韧皮部。 提供递进性的问题串,间接引导学生的探究过程,学生各 抒 己见、交流、分享探究结论。 解 释 ① 水果增产有绝招:果农将果枝剥去一圈树皮,增加水果的产量。 ②提问: 环剥果枝为什么能增产。 ③ 解释农业上的整枝现象。 ① 学生组内交流。 ②质疑,再运用枝瘤实验获得的概念分析: 环剥果枝是有机物储存在 果实里,从而增产。 ③拓展:调整果枝的光路、水路等措施,有利于给果实通水。北师版初中生物运输作用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 我们实行月测月圈,教师每月要对学生进行至少一次测试,完成一次成绩汇总,教师要坐到一起对全班学生的各科成绩做一次全面分析,确定下一个月各个学生的发展目标和班级三率的提高目标。 教导处负责汇总记录。 对毕业班六年级的月测月圈,教导处要亲自组织,每周要对进行教学的内容进行一次测试,将测试试卷和汇总成绩单上报教导处,教导处根据分析要及时反馈,提出意见或建议,指导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多选 下列四幅图所反映的物理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的是()解析:A 中子弹和木块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竖直方向所受合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B 中在弹簧恢复原长过程中,系统在水平方向始终受墙的作用力,系统动量不守恒;C 中木球与铁球的系统所受合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D 中木块下滑过程中,斜面始终受挡板作用力,系统动量不守恒答案:光滑水平面上,用等大反向的 2
也便于学生更为直观地获得 (4)的结论; (4)一般而言,学生通过 试 验以及上面 (2) (3)的图表容易猜想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为 3 的频率最大.理论上.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为 2, 3, 4的概率依次为 41,21,41 ,应该说,经过 30次实验,学生基本能够猜 想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为 3 的频率最大.这里一定要保证 试 验的次数,如果 试 验次数太少,结论可能会有较大出入; (5)有了
面积。 3)将图形分成原来的 1/4 数原来图形的一半再乘 4 得出面积。 4)用大的面积(整个方格纸的面积)减小面积(空白部分的面积)来得出图形的面积。 学生要有其他方法只 引导学生观察蓝色图形的特点,然后探索求蓝色图形的面积的方法。 体会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 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还有
移 3 格,描下来。 ( 3):再把三角尺向左平移 2 格,描下来。 ( 4):观察拼出的图形像什么。 ,铅笔和三角尺是怎样才能平移到图 3 的位置。 追问:你是如何找出平移几格后图形的位置的。 师总结方法 平移都是沿直线运动的。 旋转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 平移铅笔:先向右平移 5 格,再向下平移 2 格; 也可以先向下平移 2 格再想右平移 5 格。 平移三角尺:先向右平移 3 格,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