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1]内容摘要:
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① 设置阶梯式问题,对学生进行探究思路引导。 问题 1: 氧化 剂和还原剂直接接触进行反应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经过一系列能量 燃燃 料料 电电池池 生活中的电池 我国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车 普通干电池 风云 3 卫星上的电池 摄像机专用电池 神舟六号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第 4 页 转换环节才能转化为电能。 那么要使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不经过热能,而直接转化为电能,所要解决的第一问题是什么。 问题 2: 若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在不同区域进行,那么,怎样架设桥梁使电子从还原剂区域转移到氧化剂区域,同时形成电流。 问题 3: 怎样知道所架设的桥梁中有电子流过。 如何从电学角度考虑仪器选择和组装问题。 ② 实验探究:原电池及其原理。 第一小组:实验探究一 问题 1:简述实验现象 问题 2:反应中哪种物质失去 电子。 哪种物质得到电子。 问题 3: Zn 是通过什么途径将电子转移给溶液中的 H+的。 问题 4:怎样想办法让这种电子的转移变成电流。 第二小组:实验探究一 问题 1:简述实验现象 稀硫酸 稀硫酸 锌片 铜 片 实验 1: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实验 2:铜片插入稀硫酸中 稀硫酸 锌片 铜片 稀硫酸 锌片 铜片 A A A 实验 3: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稀硫酸中 实验 4:锌片和铜片导线连接插入稀硫酸中, 导线间接上电流表 第 5 页 问题 2:反应中哪种物质失去电子。 哪种物质得到电子。 问题 3:电子从 Zn 到溶液中 H+经历了哪种途径。 问题 4:导线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问题 5:电流计在这个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③ 师生互动、分析现象、总结规律: 学生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教师播放微观的 flash 动画,使学生加深对原理的理解。 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1]
相关推荐
能够掌握两人间关门的方法,懂得关门的时机 分组 2 防 2 练习 分小组讨论 分组突破关门模仿练习 5 对 5 模拟练习 3 内容: 二一二联防 重点: 内线协防和协防内线 能够掌握对于内线协防的技巧 全场 2 防 1 练习 3 防 3 内线协助练习 212 联防 内外配合练习 4 内容: 二一二联防 重点: 整体协作 能够掌握 二一二联防 防守 ,整体配合,协防互助。 212 联防对位移动
能 燃烧 热能 蒸汽 机械能 发电机 电能 原电池 【 实验探究 】 实 验 步 骤 现 象 锌片插入稀硫酸 铜片插入稀硫酸 锌片和铜片上端连接在一起插入稀硫酸 【 问题探究 】 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现象又怎样。 为什么。 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反应式怎样书写。 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 【 学生探究
察记录(你看到了什 么。 ) 结论(小组讨论) 实验 2: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起来,在锌片和铜片导线之间接入电流表。 电流表偏转 电路中有电流通过; 化学能 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教师】电流表偏转啦。 电流产生啦。 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分析,这是什么装置 ? 【生】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板书】原电池定义: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小组讨论】
( 2)、元素相互化合时,其原子个数比都有确定的数值,如不是这个数目之比,就不能形成稳定 的 化合物。 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叫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有不同的数值,还有正负之分。 查阅课本 85页表 42,小结: ( 1)、 一般规律 : 氧元素通常显 价,氢元素通常显 价。 金属元素通常显 价,非金属元素显 价或 价。 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 化合价。 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