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电能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内容摘要:

察记录(你看到了什 么。 ) 结论(小组讨论) 实验 2: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起来,在锌片和铜片导线之间接入电流表。 电流表偏转 电路中有电流通过; 化学能 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教师】电流表偏转啦。 电流产生啦。 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分析,这是什么装置 ? 【生】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板书】原电池定义: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小组讨论】 1.在锌片和铜片表面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 2.电子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判断依据是什么。 【小组汇报】由于 Zn失去的电子经导线转移到 Cu片上,故导线上有电流通过,因此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电子由锌片流向铜片 ,根据物理学知识,电子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电流由铜片流向锌片,铜片为正极,锌片为负极。 负极 (Zn): Zn2e= Zn2+ 正极( Cu): 2H++ 2e= H2 Zn失去电子成 Zn2+进入溶液,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负极 Zn,阳离子移向正极 Cu。 【教师总结板书】 化学能   氧化还原反应 电能  2Zn2e2Zn氧化反应  2H2e2H还原反应 2e 电极总反应: Zn + 2H+ == H2↑ + Zn2+ 【过渡】原电池是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那么,要构成一个原电池需要哪些条件呢。 【提出问题】根据已具备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上述信息,你认为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 说出你的想法并与同伴交流。 【学生假设】原电池组成:两块电极(正、负极)和电解质溶液。 【小组讨论】下列装置能否构成原电池。 如果你还有疑问,你可用下列药品: Zn片、 Cu片、石墨棒、 Fe钉、稀硫酸、无水乙醇、导线、 CuSO4溶液、电流表、烧杯等设计对比实验证明你的想法。 【教师总结】形成条件一: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负极:较活泼的金属;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石墨等;形成条件二:电极需插在电解质溶液中;形成条件三:必须形成闭合回路。 用一句话可概括为“两极─液成回路” 【板书】构成原电池条件:“两极─液成回路”。 【提问】有新发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