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优化高考物理(浙江专用)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配套课件+配套文档 专题六 自选模块第2讲课时演练知能提升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2015高考浙江自选模块)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单选)()A所有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等B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C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 射线D只要光照射金属电极的时间足够长,就能发生光电效应(2)如图所示,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 A 和 B 的质量分别为 80 100 们携手远离空间站,相对空间站的速度为 0.1 m/ B 向空间站方向轻推后,A 的速度变为 0.2 m/s,求此时 B 的速度大小和方向解析:(1)有些原子核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但大部分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并不相等,故选项 A 错误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 2、,电荷数也守恒,选项 B 正确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光子,并不辐射 射线,故选项 C 错误如果照射光的频率低于该金属的极限频率,无论照射时间多长,都不能发生光电效应,选项 D 错误(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 Am B)v0m m 入数值解得 m/s,离开空间站方向答案:(1)B(2)m/s离开空间站的方向2(1)以下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A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B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C根据玻尔理论,一个氢原子由 n4 能级跃 3、迁到较低能级时,最多能释放 3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D 14C 是放射性同位素,能够自发地进行 衰变,在考古中可利用 14C 的含量测定古生物年代(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物块 A、B,质量分别为3 kg,m B6 们之间由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开始时绳子完全松弛,两物块紧靠在一起现用 3 N 的水平恒力 F 拉 B,使 B 先运动,当轻绳瞬间绷直后再拉 A、B 共同前进,在 B 总共前进 m 时,两物块共同向前运动的速度为 23m/s,求连接两物块的绳长 世昌的博客 :(1)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 4、变,选项 A 错误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选项 B 正确根据玻尔理论,当一个氢原子从n4 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放出 3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分别是 n4 跃迁到n3,n3 跃迁到 n2,n2 跃迁到 n1 所释放的光子,选项 C 正确自然界中含有少量的 14C, 14C 具有放射性,能够自发地进行 衰变,其半衰期恒定,因此在考古中可利用14C 来测定年代,选项 D 正确(2)当 B 前进距离 L 时,由动能定理 ,得 ,此后 A、B 以共同速12 2B 2动量守恒 (mAm B)后 A、B 一起匀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可得:v v 2 x,x 5、L,解得:L 1)A(2)2015杭州模拟)(1) 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有一群处于 n4 能级的氢原子,若原子从 n4 向 n2 跃迁时所发出的光正好使某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则: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中共有_种频率的光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从 n4 向 n1 跃迁时发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2)如图所示,质量为 2m 的小滑块 P 和质量为 m 的小滑块 Q 都可看做质点,与轻质弹簧相连的 Q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P 以某一初速度 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求: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P、Q 的速度大小;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解析:(1)n4 向 n2 跃迁时所发出的光正好使某种金 6、属产生光电效应, 2以该金属逸出功 发出 6 种频率的光,光子能量分别为 110.2 3E 1 1 4E 3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E 4E 2 3E 2中大于或等于 有 4 种n4 向n1 跃迁时发出的光子能量为 据光电效应方程 kW 0,可得 0.2 2)当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P、Q 速度相等,设为 动量守恒定律:2(2m m)v 1 v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能量守恒定律得:2m(2mm)v E 2 21解得:E m 1)42) 均为 v 34(1)某光电管的阴极 K 用截止频率为 0 的金属钠制成,光电管阳极 A 和阴极 K 之间的正向电压为 U,普朗克常量为 h,电子的电荷 7、量为 的紫外线照射阴极,有光电子逸出,光电子到达阳极的最大动能是_;若在光电管阳极 A 和阴极 K 之间加反向电压,要使光电子都不能到达阳极,反向电压至少为_(2)1928 年,德国物理学家玻特用 粒子( 击轻金属铍 ( ,发现有一种贯穿42 94能力很强的中性射线查德威克对该粒子进行研究,进而发现了新的粒子中子写出 粒子轰击轻金属铍的核反应方程;若中子以速度 与一质量为 静止氮核发生碰撞,测得中子反向弹回的速率为 核碰后的速率为 中子的质量 m 等于多少。 解析:(1)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和动能定理可知 h),即eUh;在光电管阳极 A 和阴极 K 之间加反向电压,要使光电子都不能到达阳极 8、,反向电压至少为 U ) 6C 2 12 10由动量守恒得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m 1)eU ) 6C n 2 12 101)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A所有元素都有可能发生衰变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有关C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D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 、 和 三种射线(2)如图,质量分别为 mA、m 、B 静止在地面上方,B 球距地面的高度 h0.8 m,A 球在 B 球的正上方先将 B 球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将 A 球释放当 A 球下落 t0.3 s 时,刚好与 B 球在地面上方的 P 点处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瞬间 9、 A 球的速度恰好为零已知3力加速度大小 g10 m/略空气阻力及碰撞中的动能损失求:B 球第一次到达地面时的速度;P 点距离地面的高度解析:(1)自然界中绝大部分元素没有放射现象,选项 A 错误;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只与原子核结构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选项 B 错误、C 正确;原子核发生衰变时,不能同时发生 和 衰变, 射线伴随这两种衰变产生,故选项 D 错误(2)由于两球碰撞时间极短,并且没有能量损失,所以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碰撞前后总动能相等,分别列方程求解设 B 球第一次到达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运动学公式有 2h0.8 m 代入上式,得 m/s.设两球相碰前后,A 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10、v1(v10),B 球的速度分别为 v于碰撞时间极短,重力的作用可以忽略,两球相撞前后的动量守恒,总动能保持不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规定向下的方向为正,有 m m 12 21 12 2 12 2设 B 球与地面相碰后的速度大小为 vB,由运动学及碰撞的规律可得 vBv B设 P 点距地面的高度为 h,由运动学规律可得h 联立式,并代入已知条件可得h1)C(2) 4 m/s 1)人们发现,不同的原子核,其核子的平均质量( 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与原子序数有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 )A由图可知,原子核 A 裂变成原子核 B 和 C 时会有质量亏 11、损,要放出核能B已知原子核 A 裂变成原子核 B 和 C 时放出的 射线能使某金属板逸出光电子,若增加 射线强度,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C在核反应堆的铀棒之间插入镉棒是为了控制核反应速度D在核反应堆的外面修建很厚的水泥层能防止放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2)质量分别为 kg,m 23 小车 A 和 B 静止在水平面上,小车 A 的右端水平连接一根轻弹簧,小车 B 以水平向左的初速度 A 驶来,与轻弹簧相碰之后,小车 A 获得的最大速度为 v6 m/s,如果不计摩擦,也不计相互作用过程中机械能损失,求:小车 B 的初速度 A 和 B 相互作用过程中,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解析:(1)A 裂变 12、成 B、C,放出能量,A 对;增加入射光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B 错;镉棒能吸收中子,可控制核反应速度,C 对;修建很厚的水泥层能防止放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D 对(2)由题意可得,当 A、B 相互作用弹簧恢复到原长时 A 的速度达到最大,设此时 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m 1vm 2 0 12 12 2解得:v 04 m/s.第一次弹簧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设此时 A、B 有相同的速度 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 1m 2)v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等于系统动能的减少量:E (m1m 2)v212 20 12解得 E6 1)B(2) 4 m/s 6 1)(2015浙北三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 )A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在辐射光子的同时,轨道也在连续地减小B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则半衰期减小C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 2 次 衰变和一次 衰变,核内质子数减少 3 个D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2016版优化高考物理(浙江专用)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配套课件+配套文档 专题六 自选模块第2讲课时演练知能提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