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会议记录内容摘要:

消防安全会议记录 消防安全会议记录时间 地点 会议室 主持人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会议主题: 学习学校消防安全实施方案会议内容:学校消防安全实施方案彻落实教育部、公安部颁布的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进一步提升我校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根据县教育局工作委员会,公安局关于消防安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原则,前移火灾预防关口,以提高学校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四个能力”为核心内容。 全面提升我校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优化校园消防安全环境,有效防范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工作任务(一)二)全面落实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 到“火情发现早、小火灭得了”。 到“能火场逃生自救,会引导人员疏散”。 做到消防设施标识化、消防常识普及化”。 三、工作要求(一)提高思想认识。 (二)严格落实标准。 (三)加强检查督导。 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将认真落实“四个能力”建设,努力创建“平安校园”。 营造良好的校园消防安全氛围。 消防安全会议记录时间 地点 会议室 主持人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会议主题: 公民的消防安全责任会议内容:公民的消防安全责任一学习和掌握预防火灾科学知识,严格遵守消防法规,积极主动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二自愿保护消防设施,不损坏、不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埋、压、圈占消火栓。 不占用防火间距。 不堵塞消防通道。 三不携带火种进人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四火灾发生后应立即报告火警;私有通信工具应无偿为火灾报警提供便利;不谎报火警。 五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消防安全会议记录时间 地点 主持人参加人员:会议主题: 灭火的基本原理会议内容灭火的基本原理 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 根据这些基本条件,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或终止燃烧的连锁反应而使火熄灭以及把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 这就是灭火的基本原理。 冷却法:如用水扑灭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通过水来大量吸收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最后使燃烧终止。 窒息法:如用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来降低氧浓度,使燃烧不能持续。 隔离法:如用泡沫灭火剂灭火,通过产生的泡沫覆盖于燃烧体表面,在冷却作用的同时,把可燃物同火焰和空气隔离开来,达到灭火的目的。 化学抑制法:如用干粉灭火剂通过化学作用,破坏燃烧的链式反应,使燃烧终止。 消防安全会议记录时间 地点 主持人参加人员:会议主题: 火灾分类、灭火的基本措施会议内容:火灾的分类火灾分为 A、B、C、D 四类(. A 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2. B 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3. C 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4. D 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指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灭火的基本措施1、扑救 A 类火灾:一般可采用水冷却法,但对于忌水的物质,如布、纸等应尽量减少水渍所造成的损失。 对珍贵图书、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卤代烷、干粉灭火剂灭火。 2、扑救 B 类火灾:首先应切断可燃液体的来源,同时将燃烧区容器内可燃液体排至安全地区,并用水冷却燃烧区可燃液体的容器壁,减慢蒸发速度;及时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将液体火灾扑灭。 3、扑救 C 类火灾:首先应关闭可燃气阀门,防止可燃气发生爆炸,然后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4、扑救 D 类火灾:如镁、铝燃烧时温度非常高,水及其他普通灭火剂无效。 钠和钾的火灾切忌用水扑救,水与钠、钾起反应放出大量热和氢,会促进火灾猛烈发展。 应用特殊的灭火剂,如干砂等。 5、扑救带电火灾:用“1211”或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效果好,因为这三种灭火器的灭火药剂绝缘性能好,不会发生触电伤人的事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