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前抢分必做二轮专题复习资料 终极猜想13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对直流电路计算及动态分析的考查(本卷共 6 小题,满分 60 分建议时间:30 分钟 )命题专家寄语新课标高考中,对本部分知识往往结合电磁感应、交流电、自感等知识综合考查,并联特点1在如图 1 所示的电路中,当可变电阻 R 的阻值增大时 ()AA、B 两点间的电压减小B通过 电流 大C通过 R 的电流 I 增大D通过 R 的电流 I 减少图 1图 22三个相同的电压表接入电路中,如图 2 所示,已知 的示数为 8 V,V 3表的示数为 5 V,那么 的读数应是 ()A5 V B3 V C 8 V D大于 3 V,小于 5 功、电功率3如图 3 所示,当滑动变阻器 2、 滑动片向右移动时,两电压表示数变化的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图 3AU 1U 2 B电阻 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C电阻 功率一定增大 D电源的输出功率先增大后减小4如图 4 甲所示电路中,电流表 阻相同,A 2 与 联,当电路两端接在电压恒定的电源上时,A 1 的示数为 3 A,A 2 的示数为 2 A;现将 2 串联,如图 4 乙所示,再接在原来的电源上,那么 ()图 4AA 1 示数必增大, 数必增大B 数必增大,A 2 示数必减小C 数必减小,A 2 示数必增大DA 1 示数必减小, 数必减小四十七、非纯电阻电路5一个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器 D,其电流 3、I 随它两端的电压 U 的关系图象如图 5 甲所示,将它与两个标准电阻 2 并联后接在电压恒为 U 的电源上,如图 5 乙所示,三个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均为 所示的电路,仍然接在该电源的两端,设电阻器 D 和电阻 2 消耗的电功率分别是 1、P 2,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P 14P 2 BP DP 2 C 路动态分析6如图 6 甲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 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P 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图乙中三条图线分别表示了三个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 6图线 a 表示的是电压表 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 4、化的情况图线 c 表示的是电压表 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此过程中电压表 示数的变化量 电流表示数变化量 I 的比值变大此过程中电压表 示数的变化量 电流表示数变化量 I 的比值不变A B C D参考答案1D电阻 R 的阻值增大,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通过 1减小,故 B 错误;电阻 A、B 间电压增加,故 A 选项错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A、B 间电压增加,R 2的电流增加,而总电流减小,故 R 中的电流减小,故 C 选项错误,D 选项正确2B 设三个电压表的内阻均为 数分别为 2、U 3有 ,得 ,又有 ,得 V,故本题答案 V R 2 选项3C 滑片右移,总电阻减小,总 5、电流增大,即 II, 滑片移动前,有 r,滑片移动后,有 EU 2Ir ,解得 1U 2U 2(II )r,即 U 2 (II)r,得 2增大,故电阻 2 增大,U 1减小,电阻 1于电源的内阻 r 未知,故电源的输出功率的变化不能确定由.4B 由题知通过 A,通过 A,R 2 联部分的总电阻将减小,则通过 1两端的电压也增大,并联部分的电压减小,通过 本题答案为 5C 当三个电阻并联接到电压为 U 的电源上时,消耗的功率都是 P,说明此时三个电阻的阻值相等,因此两个定值电阻 2,有 P 然接在该电源的两端,则 并联的阻值小于电阻 以 1 U,D 与 世昌的博客 ,则流过 2 I,由 PI 2R 得 项 A 错误,选项12C 正确由 P 得:P D项 B、D 均错误 电压表 测量定值电阻 UI 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正确; 示数的变化量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的比值为 r 是电源内阻,误; 示数的变化量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的比值为 rR 1是确正确;根据图中 a、b 图线的斜率可判断,a 图线的斜率大,其斜率大小为 rR 线的斜率为电源内阻 r,即 a 图线是电压表 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正确故选项 C 正确。2016年考前抢分必做二轮专题复习资料 终极猜想13
相关推荐
,思考: ( 1)课文具体写了一件什么事。 ( 2)八位抗联女战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课文主要讲了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八名女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突围,毅然放弃渡河,主动吸引敌人火力,在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投江殉国的事。 那么八位女战士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掩护部队进行转移的。 (是在日本鬼子追赶部队,没有发现她们的情况下,主动吸引敌人的火力,掩 护部队转移的。 ) 6— 9 自然段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1将质量为 100 物体从地面提升到 10 m 高处,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 g10 m/s 2)()A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 04 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 04 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04 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少 04 2如图 1 所示,a、b 两物块质量分别为 m、2m,用不计质量的细绳相连接,悬挂在定滑轮的两侧
想一想:诗中的哪两个词语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 什么样的雨称为 “寒雨”呢。 “寒雨”怎么样呢。 “秋风秋雨秋煞人”, “寒雨”不仅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暗淡气氛。 谁“孤”呢。 仅仅是“楚山孤”吗。 还有谁是孤零零的。 让我们带着无限的离愁再来齐读这两句诗。 指名读。 ( 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诗写了些什么。 “冰心”从字面上看是什么意思,实际上诗人想说明什么。
从四季常青的东海之滨飘到了北京城。 (缩句) 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感到一点留恋。 (改为双重否定句)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去了。 (改变语序,意思不变) 小明参加了市里的 作文 竞赛,取得了第一名冠军。 (修改病句) 红红的阳光从东方升了起来。 (修改病句) 八、思维拓展。 ( 4分) 说话的角度不同,理解的意思也就不同。 有一家鞋店门口挂着一个宣传牌,上面写着
验,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从整体看学生发挥的还比较理想。 下面我将逐题进行分析。 三、各题情况分析: 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部分,由于复习扎实,出错很少。 阅读部分是《新方案》中的,第一个课内阅读出现问题很少,第二个课外阅读,学生的答案概括不完整,需 要培养学生 的理解概括能力。 写作部分,有的学生没有 认真审题 ,有
生发言 (运动会、拔河比赛、歌咏比赛、演讲比赛、大扫除、安全演练、大课间活动„„ ) 师。 你 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次活动 ?为什么印象深刻。 小组讨论,交流。 指名反馈。 师。 你 觉得这些活动中的场面描写中都包括些什么。 (场地布置 、人物活动、观众表现等 ) 师 : 那么, 你 觉得在对这些活动的场面描写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讨论交流 指名反馈,集体评议。 师 小结板书: ⑴